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字| CBNData,作者|张晨曦,编辑|钟瑞。
“刚毕业做艺术家,毕业做博主一年,毕业做艺考老师三年。”
近五年来,短视频和直播平台的迅速崛起,吸引了一大波大学生。有艺术院校背景的博主通常会凭借自己的颜值和音乐或舞蹈天赋获得更多关注。
然而,这种相对单一的组合正在逐渐失败。
根据Cas Data 《2020抖音KOL生态研究》的报告,在涨粉最快的TOP500账号中,由于曲目本身拥挤,内容缺乏创新,颜值、音乐、情感、美颜、舞蹈等类别都在下滑。也就是说,艺术生不仅需要“美”,还需要复杂的竞争力,比如颜值剧情、颜值美食。
图片:cass数据《2020抖音KOL生态研究》。
萧畅就读于南京艺术学院。2020年毕业后,小昌在大学继续副业,成为一名全职美妆博主。据小昌观察,他身边很多同行误以为长得好看就可以当博主。“学艺术的人都有很强的赚钱欲望。虽然有剧组或者拍摄经历,但这不是真正的职场。(做博主)如果判断不是很准确,很容易走弯路。”
CBNData消费站(以下简称C站)浏览了沪宁多所高校的春季招聘信息,发现MCN不仅招聘艺术类毕业生。综合性大学的毕业生越来越受到青睐,成为“业余博主”的理想人选。
在上海大学,MCN番茄蛋发布了多达30位美容博主的招聘信息。上海MCN的招聘时间为2-3个月,横跨成都、上海、广州。MCN,一个像西红柿和鸡蛋一样的跨城校招,还有北京的绿藤文化。清腾获得哔哩哔哩1000万元投资,2月在哔哩哔哩MCN榜单中排名第一。
MCN,开始从上游筛选人才。他们不仅仅是寻找高价值人才,而是寻找综合素质更好的内容创作者。
# #“加入这家MCN后,平台的不断下沉让我选择离开”
在南京,南京头套、最美妆容和西西里传媒是三大著名MCN。
南京头条成立于2011年,以本地生活资讯起家。拥有南京头条、南京美食等账号,在短视频领域拥有近3300万Tik Tok粉丝。西西里传媒成立于2014年,旗下人才包括岳跃宇宙、科贝大学评价;最年轻最美的妆容成立于2017年,她旗下的美妆师叶恭子成为全网的头部轰动人物。
毕业前一个月,小昌签下了MCN的一个。
从高中开始,小昌就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生活。到了大学,小昌对美容产品更感兴趣,喜欢购买和研究,自然成为了一名美容博主。当时和MCN签合同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对方是真心的。“他们两年来看我四五次,我觉得老板可能会更欣赏我。在临近毕业的时候找工作,我的想法是找一个欣赏我、理解我的老板。”
小昌的姐姐陈子是南京艺术学院2019届毕业生。她发现朋友圈里有三分之一的朋友现在在这三家mcn工作。
CBNData消费者站与最美妆容进行了简短交流。这家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C站,
“现在大家(南京本地的MCN)看到这两所学校(南艺和南光)的学生,我们公司很多人都来自南艺。”
陈子向C站证实了这一点,“南艺只是在为这些MCN人孵化人才。”
严格来说,小昌不是通过学校招聘路径加入的,也不是业余的。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他在内容创作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在一定程度上为他后来的离职埋下了伏笔。
小昌在这个MCN呆了大约半年。在与C站的沟通中,小昌没有抱怨任何同事,也没有抱怨任何具体细节,促使他离开的根本原因是平台的快速变化。
这个MCN主要是搞Tik Tok的,而小昌之前的主阵地是微博。“Tik Tok节奏快,目标用户群体相对下沉,与我个人的设计和风格不是特别匹配。”
当他还是一名全职博主的时候,小昌为Tik Tok写的美文内容相对来说比较常规,还在他的接受范围之内。出乎意料的是,仅仅在过去的两三个月里,平台变得更加下沉。为了适应平台的变化,小昌所在的MCN重新规划了博主的发展。然而,小昌做出的调整让他无法接受。
挣扎了3个月后,小昌选择了离开。“这是一个及时的止损。”
# #MCN发展到了一定阶段,需要自己培养人才
根据番茄蛋MCN的联合创始人罗凯的说法,Tik Tok的生态变化确实是所有平台中最快的。
自2019年成立以来,番茄蛋一直以哔哩哔哩为基地。今年已经扩展到小红书,有视频号。
,始终没有涉足抖音,“倒不是平台不好,就是入场晚了,再加上平台本身变数也很大。对我们这样的团队来说,很难作为后来者有所起色,(不做抖音)这是一个预判。”目前蕃茄蛋MCN有强合作关系(团队参与选题、创作、运营)的up主有50-60位,加上其他一些商务合作up主,合作达人数量超过了100名。今年年初,蕃茄蛋蕃茄蛋甚至还在广州并购了一家同样主营B站的MCN。
蕃茄蛋MCN旗下部分up主
根据蕃茄蛋的规划,这一批招聘结束后,将由广州公司主要负责美妆达人的孵化。
签约成熟达人和孵化素人,是两条完全不同的路径。开启校招,从上游去挖掘人才,需要MCN付出更多的人力和财力,同时接受更低的成功率。
不远千里从北京来到上海做校招的青藤文化,曾在去年12月接受《新商业情报NBT》采访时曾提到,刚开始公司主要物色B站已有的up主签约,但B站创作者独立意识非常强烈,社区一度对签约MCN的抵触感很强,这种抵触从近两年开始才逐渐减弱,而成长起来的up主后续解约的概率更高。
根据青藤文化的经验,素人B站账号的孵化成功率大概在5%。公司测试的基准线是投入10万流量成本,素人账号需要在3个月内达到10万粉丝,才算是孵化成功。
青藤文化在上海师范大学招聘博主
3个月,几乎是MCN行业公认的孵化周期――多家MCN都曾向C站证实了这点。
罗锴同样认为时间限度是3个月,至于粉丝数需要达到多少,取决于up主做哪个分区,“不同分区用户基数本来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从在平台物色已有up主,到从零开始孵化素人,罗锴认为这是因为MCN发展到了不同阶段,“现在我们已经能够证明团队能把这件事做好,而且有了方法论,当然希望有更大的基盘去筛选好的苗子。”
今年蕃茄蛋的校招招聘分为三类,一是最主要的博主,二是剪辑,三是管培生。
蕃茄蛋在上海大学招聘美妆时尚博主,招聘人数为30人
在创业初期,蕃茄蛋主要招聘有经验的“熟手”,但后来发现相关人才还是很稀缺,比如广告公司出身的剪辑,其实并不一定适应B站中长视频的剪辑节奏和风格,“上海本身不是一个娱乐文化非常发达的地方,我们觉得还是有必要去培养一批符合我们需求的人才。”
## 颜值,不再是红人最重要的衡量标准
毕业不到一年,小畅同学们的去向分为三类:一类签了经纪公司,往艺人方向发展;一类没想好做什么,接一些通告拍摄的兼职;另一类像小畅一样,做了博主。
毕业近两年的梓宸,身边同学的选择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一部分人去了MCN,还有很多人做起艺考老师。对于艺术院校的毕业生来说,这是最后的退路。它跟当初的梦想无关,但比起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娱乐圈和竞争激烈的红人行业,反而是一份最为稳妥安定的工作。
离开当初那家MCN后,小畅继续着博主事业,新签了公司。这家新公司的负责人更懂美妆,旗下美妆红人的内容风格与小畅类似,主营阵地也是小畅习惯的微博和小红书。
但红人与娱乐圈,依旧存在鸿沟。在小畅看来,就算已经成为一名知名博主,大家在同学聚会上还是会羡慕一个三流的演员,“进入娱乐圈是鄙视链的顶层,现在也是如此。”
小畅乐于接受自己的博主身份。他进入大学的2016年,也是短视频行业起飞的时间――抖音创立于2016年9月。小畅身边的同龄人,比小畅受到了更大的冲击和影响,“我不知道如何形容这种感觉,很多人似乎不是很理智。他们觉得这一行赚钱很容易、没难度,长得漂亮好看就可以。”
MCN更加青睐什么学校的博主?
罗锴认为,这个问题的答案取决于主营内容和平台。如果选择抖音,整个平台的展示机制中,最核心的要素是化学反应和视觉冲击,“从这个角度来说,当然是从艺术类院校更容易找到外形、气质上符合他们平台方向的博主。产品机制影响到上游的变化。”
罗锴告诉C站,对于蕃茄蛋而言,长相不是面试最终考核的方向,最多是个加分项,“从人的角度来说,想在B站做好博主,有颜、有趣、有才,三个支点满足两个就很好,颜值不是必备的。”
从事MCN创业近两年,罗锴感受到最大的变化是年轻人的选择,“以前觉得4A广告公司很酷,现在觉得做一名博主会让他们眼睛放光。年轻人对职业的认知产生了变化。”
比起博主,罗锴更愿意把他们定义为“内容创作者”。
罗锴解释,如果想在B站做一名优秀的内容创造者,需要为用户提供服务和价值,自身需要不断输入与输出,“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是不是专业艺术高校的毕业生不是很重要,但如果有相应的专业知识、或是至少对某一个领域抱有好奇心,愿意去钻研和输入,这才是最重要的。”
越来越多的95后、00后涌入红人经济领域。在感慨后浪汹涌的同时,年轻一代的心智是否成熟、能否抵抗高压和相对不可控的网络舆情,同样值得大众关注。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名校学生做起了博主、up主。他们的学历光环是一种无形资本,是出圈和跨界的附加值,也是粉丝用来“炫耀”的资本。
B站百大UP主老番茄,毕业于复旦大学金融系;美妆头部红人小猪姐姐,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美食领域头部账号曼食慢语,毕业于北京大学药学专业;因为《脱口秀大会》迅速走红的李雪琴,同样是北京大学毕业生;与库克对话的何同学,就读于北京邮电大学。
往前几年,当网红被视为某种轻松、不务正业的选择。如今,当代年轻人做网红的门槛越来越低,大众接纳度越来越高,但红人领域再也不是以颜值为唯一衡量标准的产业。
做一名内容创作者,看起来入行门槛很低。越往后,考验的越是创作者本人的知识储备和视野。
“一个比较好的大学本科或是研究生毕业,当然会占优势。当有了基础的对世界、社会、知识的认知能力,才可能证明你能够去持续的输入输出。”罗锴说道。
培养一名网红不易,培养一名生命周期长的网红更难。
*应采访对象要求,梓宸、小畅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