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支架置入后,由于金属支架暴露在血管内皮外,容易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再狭窄等并发症,因此一般需要双重抗血小板(阿司匹林+P2Y12抑制剂)聚集治疗(DAPT)。
一段时间以来,欧美指南建议出血风险高的患者应选择短DAPT方案(3 ~ 6个月),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DAPT推荐疗程应 12个月。
几个月。
目前,药物涂层支架一般用于冠状动脉支架。药物支架植入后,约6-8%的患者在1年内出现再狭窄,3年内发生率为2.9%。因此,支架植入后严格服用双重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可以降低支架再狭窄的可能性。冠状动脉支架植入后,部分患者的支架在4周左右即可被血管内皮覆盖,1年内大部分可完全覆盖金属支架的小梁,因此支架血栓形成的概率会明显降低。因此,冠状动脉支架术后一般需要一年的双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简单来说,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可能会出现再狭窄、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因此需要强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进行预防。一年后,支架几乎完全被血管内皮包裹,大多数只能用一种抗血小板药物治疗。
目前,一些新的P2Y12抑制剂,如普拉格雷和替格瑞诺,可以同时抑制嘌呤能(ADP-P2Y12依赖性)和非嘌呤能(血栓素A2)。
依赖于)血小板信号,在抗血小板聚集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可能作为药物涂层支架术后的单克隆抗血小板治疗。目前国外正在进行一些相关的临床研究。但目前,尤其是对于部分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冠脉支架植入术后心肌梗死的患者,仍需进行双重抗血小板聚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