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元年”已经过去两年,在01, 6年后众多短视频企业“遍地开花”,在01, 7年短视频发起绞杀战,短视频行业巨头之间的竞争陷入僵局,新玩家纷纷入场。随着内容行业的兴起,短视频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用户的观看习惯也逐渐稳定。018年的短视频之风持续吹,尤其是最近几个月,360和百度几乎同时宣布推出自己的短视频产品。今日头条和网易宣布全部。
短视频方面,微博首次推出新视频产品酷炫,腾讯复兴微视,近两个月发布多项更新.
过去几个月,行业巨头在竞争中也发生了易位。根据易观数据,2007年第三季度,01短视频行业的前三大用户分别是第二拍、Aauto Quicker和西瓜视频。
而春节后至今抖音已经登上Appstore排行榜的第一位
根据QuestMobile的数据,春节期间,Tik Tok的日常生活直接从3000万增加到6000万,“南Tik Tok北阿托更快”的情况越来越明显。
虽然短视频行业的竞争已经白热化,但新玩家不断涌入市场,互联网巨头纷纷将短视频领域布局为自身品牌战略规划的重点。
其最大的原因就是短视频行业已经培养了大量稳定的用户基础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相对固定的娱乐消费项目。
大众为何沉迷短视频?
01
碎片化阅读、粉尘化媒介的消费转变
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的阅读习惯和视觉消费偏好不断刷新,从过去的文字阅读,到静态图片,再到今天的动态图像。
代表着人们的摄取信息“视觉化”和社会的视觉文化转向。随着智能移动终端向日常生活的渗透,人们的阅读习惯变得碎片化、娱乐化。人们习惯于随时随地在手机上查找、阅读、吸收信息,尤其是娱乐信息。短视频满足了人们对信息摄取的即时性、便捷性和真实性的消费需求。
在在即时性方面,短视频时常一般不超过30秒,用户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浏览;的短视频。
在便利性方面,相较于长视频而言,短视频对带宽和流量的要求都相对较低,涵盖信息又比静态图片和gif要更多;
在真实性方面,诸如快手、抖音等短视频内容的一大特点就是贴近生活、平民化
与电影、电视剧的视觉叙事由艺术渲染、剪辑、加工不同,短视频呈现的是以普通人为主体的搞笑化、游戏化的“现实生活缩影”。
02
“审丑式”的观看取向
短视频被视为内容行业黑马的原因就在短视频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和包容性,个体生产内容具备低门槛、选材广的特点.短视频中的幽默、夸张、恶搞、讽刺等草根叙事内容不同于注重“观赏”的影视剧,是为连接大众生活而产生的。而大众开始看短视频并不是出于“审美”的观看需求。
更多是出于“审丑式”的解构,通过虚拟空间中的形象表达,实现用户与现实的想象联想。
比如Tik Tok上的#逆天化妆术#里面丑陋的外表是违背传统审美标准的,但是却成为了用户喜爱的内容。
trong>03技术降低视觉产品生产门槛
自短视频的诞生起,与传统长视频最大的区别就不仅在于观影方式的转变,还在于“看”与“被看”的关系转变, 由过去的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 专业生产内容)到现今的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 用户生产内容) 。
智能手机拍摄水平以及摄像应用程式的不断升级,使得人们拍摄、制作视频内容的门槛越来越低。尤其是当抖音、美拍、快手等摄像应用具备加滤镜、加贴图、变脸变声等过去只在图片应用中出现的特效,人们主动进行视觉输出的欲望被激发。由于技术提供了视频生产的便利性,短视频不仅能满足现今用户个性化、猎奇性的观影需求,还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用户表现自我的需求,
04
小众文化的精准定位
《小众行为学》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试图满足所有人,最后失去所有人。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要给用户足够的吸引力就要找准鲜明独特的定位,让用户可以清晰地了解、找到他们想获取的信息。
纵观短视频行业中的各大APP, 抖音是以“音乐类短视频”的定位推出市场的;梨视频则标榜“资讯类短视频”;西瓜视频主推“个性化推荐”
。短视频应用根据用户的浏览习惯和兴趣爱好自动进行内容推送,本身就是一个“小众化”的选择行为。而在短视频的演进过程中,从大众到小众的市场细分就更为明显了,如抖音的传播推广一开始以猎奇、好玩的H5形象出现,到后来选择《中国有嘻哈》作为合作伙伴,是一个层层递进的小众化、精准化定位过程。
短视频的发展困局
尽管目前短视频的热度仍未褪去,随着内容产业的市场格局逐渐成熟,短视频也开始回归理性,整个行业面临的发展困局不容忽视。
01
内容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内容生产门槛低、生产制作者平民化、行业竞争激烈的原因, 短视频内容也普遍存在低俗化、媚俗化、虚假性、高风险等问题
。在用户流量越来越稀缺的情况下,无论是短视频平台或者是内容生产者都极尽其所能去吸引眼球,反而造成优质内容的大幅减少。
同时, 平台对内容缺乏合理的监管制度
,也容易造成不当信息的传播,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例如日前新闻报道,父亲模仿抖音视频操作不当结果导致女儿严重受伤的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02
用户留存难度较大
大众一开始接触并使用短视频应用的原因大部分在于猎奇心态, 唯有持续、稳定的优质内容输出才能真正实现用户留存
。但面对大多数短视频平台内容同质化、内容水平参差不齐的现况,用户与平台之间没有建立起牢固的使用习惯或情感联系,用户粘性较低。尤其是平台在营销和头部创作者的补贴上不可能持续大量投入,后续如何实现用户留存是各短视频平台需要深思的问题。
03
商业模式的创新
正如大多数的创业行业一般,商业模式的开辟往往是行业能否继续生存的关键因素,其中, 内容变现是短视频行业的薄弱环节
。根据今日头条的研究显示,2017年短视频内容创作团队中59.87%没有明确的市场营销人员分工,有47.9%
不能盈利。除了广告变现和打赏机制之外,短视频行业能否形成稳定、持续、成熟的变现机制和商业模式成为行业未来发展的一大问题。
【看更多互联网、科技圈、创业和投资内幕和爆料,欢迎关注 《意外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