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精神文化匮乏的体现 短视频是精神文化吗

  

  来源:光明日报   

  

  【文化评析新时代需要健康的审美观(11)】   

  

  近年来,在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努力下,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逐渐把我国的文艺创作带入了繁荣发展的阶段。然而,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现象,如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等。甚至在从业者中出现了一些行为,如丧德失范、违法违规等。尤其是近段时间,一些表演者频频遭遇高薪、阴阳合同、违法违规、伤害民族感情等不良行为。这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有的艺术家不懂大德,不守公德,不修身,缺乏职业素养,却想不劳而获,甚至漠视法纪,不仅破坏了自己的前途,破坏了行业生态,影响了文艺事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也造成了极其恶劣、不可逆转的社会影响。最近中宣部发布了《关于开展文娱领域综合治理工作的通知》,很准,很有必要。   

  

  马克思说劳动创造了美。文艺工作者只有通过艰苦奋斗,不断提高职业素质、职业道德、思想修养和道德责任感,才能创作出给人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和审美启迪的文艺作品。特别是具有广泛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的艺人,不仅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有着重要影响,也是全社会精神面貌、时代特征、思想文化的具体表现,所以他们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回顾中国电影一百多年的历史,每个时代都涌现出一大批德才兼备的著名艺术家。他们脚踏实地,任劳任怨,通过奋斗和创造,在文艺创作上取得了突出成绩。他们也有高尚的人格修养和社会责任感。一大批文艺工作者在文艺创作中始终坚持艰苦奋斗,在思想作风、道德品质、艺术美德等方面树立了榜样。他们以高尚的美德和高超的技艺赢得了人民的广泛认可,也是年轻一代学习的榜样。   

  

  从这些著名的文艺艺术家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文艺工作者的成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无论是专业技能还是思想道德修养都需要长期的培养和沉淀。文艺工作者要想成功,需要在“德”和“艺”两方面弘扬劳动创造之德,勤于劳动,善于创造,从根本上杜绝不劳而获的不正之风,脚踏实地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争取知行合一,在文艺作品中也歌颂劳动之德,讴歌为生活而奋斗。   

  

  因此,文艺工作者的艺术观与艺术作品的价值、功能和使命密切相关。近年来,作为培养新时代优秀文艺工作者的重要阵地,我国艺术院校越来越重视艺术观念教育,不断加强以人为本的艺术观念教育。当然,艺术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文艺工作者要自觉接受艺术观教育,坚持用优质产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时尚。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一定要牢记初心使命,永葆人民情怀,更加努力,多练真本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努力创作出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体现中华文化精神、体现中国人民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欣赏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   

  

  (作者:侯光明,系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