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加入百合妈妈读书会!
(此处已添加圈卡,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文|百合妈妈
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期末考试就要到了。很多老师在课堂上反复叮嘱孩子们,要抓紧时间认真复习,争取考出好成绩。
听到这个消息,有的孩子因为担心考不好而紧张,有的孩子因为担心考不好而失眠,还有的孩子则会接连作噩梦。.
大多数孩子在面临重要考试时或多或少都会有些焦虑。但由于焦虑程度不同,表现出两种情况,一种是“中度紧张”,另一种是“考试焦虑”。
*适度紧张:
虽然一想到考试就害怕,但只要进入学习状态,这种想法就会消失。
虽然睡觉不像平时那么实际,但是醒来很有活力;
虽然第一次在考场拿到试卷时心跳加速,但很快就能专心答题;
如果孩子的状态与上述情况类似,那么孩子的紧张程度在正常范围内。这种紧张感可以帮助孩子保持兴奋感,给孩子紧迫感,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有助于提高孩子的注意力和反应速度,但可以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
换句话说,在考试前、考试中有一定程度的紧张是正常的,也是必要的,在孩子的可承受范围内,不会对孩子造成不良影响,父母可以坦然面对。.
*考试焦虑:
如果一个孩子平时学习很努力,但是非常敏感、焦虑、缺乏自信,那么他的记忆力和注意力就会突然下降,生理上也会出现入睡困难、做噩梦、食欲不振等。而他又不能安心复习和逃避考试,那么他就真的对考试焦虑了,而这种状态必然会影响他在考试中的正常表现。
如果孩子有考试焦虑,家长一定要足够重视,及时找出焦虑的原因,想办法帮助孩子应对。
#孩子的焦虑从何而来?
*父母的过度严厉。
有些父母对孩子太严格了。孩子只要犯错,就会训斥、惩罚,甚至打骂,这让他们很没有安全感,心理压力很大。他们的精神总是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这很容易导致焦虑。
*父母的过度溺爱。
有些父母溺爱他们的孩子。当他们在家的时候,他们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但是他们自己做所有的事情。孩子缺乏自理能力和与同龄人交往的经验。因为缺乏自我能力,孩子在学校的时候,总是担心自己考不好会被别人嘲笑,从而产生焦虑。
*孩子自身的原因。
有些孩子平时学习不够努力,担心考不好不能跟父母解释清楚。有些孩子过分追求完美,本来成绩还不错,但是对自己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害怕会落后于人。有的孩子内心自制力不足,认为成绩不是自己努力就能决定的,总是习惯依赖外部归因等。这些紧张的心理状态也会让孩子感到压力,引起焦虑。
*父母性格的影响。
有些父母敏感、胆小、自卑,这些性格特点都会从孩子身上有一定程度的体现。
#帮助孩子有效缓解和消除焦虑的4个步骤。
A、做好沟通与安抚,给孩子吃一颗“定心丸”。
>父母要把更多的时间放到孩子身上,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经常与孩子交流、沟通,引导孩子把内心的焦虑情绪表达出来,也可以有意识地带着孩子去做一些学习以外的、孩子感兴趣的事情,帮助孩子放松心情。
如果孩子确实因为考试紧张而导致成绩不理想,
父母一定要鼓励孩子对未来充满信心,告诉孩子一次两次的失败并不能代表什么,并不能作为对一个人能力的评价,鼓励孩子对战胜考试焦虑充满信心。
要告诉孩子这些情绪反应是神经系统的正常反应,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
不需要竭力克制、过分在意,也不需要太过着急、担心,做到顺其自然,并且积极调节,是可以得到化解的。引导孩子通过自身努力,把更多的精力花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上,打有准备的仗,帮助孩子改变对焦虑的态度,给孩子吃一颗“定心丸”。
B、帮助孩子巧妙安置焦虑。
> 心理学上关于焦虑的解释:焦虑是一种以担心、紧张或忧虑为特点的复杂而延续的情绪状态,是与未能满足需要,预料到失败或者意识到某种失败的可能性的心理感受联系在一起的。
父母可以让孩子冷静下来想一想,他到底在担忧什么,然后,给孩子一张纸,让孩子尽情地把心中的一切担忧都写出来。
焦虑的本质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惧怕心理,如果把担忧都写在纸上,就可以让这些情绪无处躲藏,对孩子起到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孩子更加清晰而客观地面对这些情绪。
然后,需要帮助孩子分析 哪些是合理信念、哪些是不合理信念
,让孩子明确地知道自己的焦虑其实是由那些不合理的信念造成的,只要帮助孩子将这些不合理信念推翻,就能减轻孩子的焦虑。
关于不合理信念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它主要有3个特点:
一是非黑即白。 指的是以一种“全或无”的态度看待问题,对事物的判断要么全对,要么全错。具体到考试中,孩子可能会有这样一种信念
“我一定要考好” ,对自己有一种绝对化的要求,这种要求显然是不合理、不现实的,只会凭空给自己带来心理压力,而于事无益。
二是以偏概全。 指的是不能正确看待失败,轻易否定自己,把一次失败看成是永久性的失败,做错一件事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
不会一个知识点就认为整个考试都无法考好。
三是放大消极面。 过分夸大事情的消极面,而忽视积极的方面,在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就把结果想象到最糟糕,仿佛 一次没考好,这辈子都完了 。
C、帮助孩子树立合理信念。
(1)不盲目攀比。
要让孩子树立做好自己的信念,不要盲目和别人攀比,每个人的学习情况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强项和弱项,不要过分夸大别人的优点,也不要过分放大自己的缺点,只要尽力把自己的真实水平发挥出来,就是一种成功。
(2)相信自己。
告诉孩子不要用一次失败定输赢,一次考不好并不能说明以后也会考不好,要正确面对失败,允许自己犯错,给自己重新努力的机会,相信自己的能力,静下心来查找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才是最应该做的事情,用行动力来掌控万事万物,就会让自己的内心更笃定。
(3)怀抱希望。
人生是一场长跑,一次两次的失败算不得什么,也证明不了什么,考试失败并不代表人生失去希望,实现人生理想与价值的道路不止成绩这一条,不要花无谓的消极情绪在这些虚无缥缈的事情上,而应该振奋精神,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到当下的学习上,真正投入地做好准备,为下一次考试做准备,毕竟“明天又是新一天”。
D、运用行为训练法缓解焦虑。
行为训练法是一种对身体的各部分肌肉进行训练而达到放松目的的训练,可以帮助孩子通过消除身体的紧张,进而达到身心放松的目的。
具体的做法是先收紧身体的某个部位3-5秒钟,然后放松10-15秒钟,并且多次重复,最后活动全身完成训练。如果做完后,还是觉得紧张,可以重复一次,如果只是身体的某个部位紧张,可单独对该部位进行练习。
另外,在训练的过程中,也可以同时配合舒缓的音乐、深呼吸和自我暗示进行,让孩子在脑海中想象自己焦虑的情境,在收紧与放松的多次反复间消除焦虑。
> 如果有父母想了解更多关于“考试焦虑”的相关知识,可以直接在今日头条APP上方的搜索框内输入“焦虑”进行搜索,就能看到专家、大咖的文章和视频等内容。头条的信息量非常丰富,遇到感兴趣的问题,或者不太懂的知识,都可以在头条进行搜索。
综上所述,如果发现孩子出现了考试焦虑的情况,父母一定要多关心孩子,多与孩子交流、沟通,及时地为孩子提供一些必要的帮助,让孩子的焦虑情绪得到缓解与消除。
# 文章的最后,百合妈妈给孩子们送上2个应对考试紧张的“小锦囊”:
* 自信永远在你的右边口袋里。
这是一种快速调整自信的方法,如果在考试前感觉情绪紧张,担心考不好,可以把手伸进右边的口袋里,把“自信”从口袋里掏出来洒到自己的身上,然后面带微笑、抬头挺胸快步走,整个人的精神状态便会焕然一新。
* 遇到不会做的题就“笑”。
在考试中遇到难题时,很容易就会产生紧张情绪,这个时候也许很难笑出来,但是,如果假笑一下,装作很开心的样子,瞬间就可以缓解紧张情绪,让自己冷静下来。
祝愿孩子们都能在期末考试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 我是@百合妈妈读心理,育儿达人,多平台签约作者,我只写有温度的育儿文章,喜欢我的文章请点赞、关注、转发、赞赏!原创不易,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