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美拍录小视频能赚钱么 录视频赚钱吗

  

     

  

  自美图IPO的消息传出后,这家低调的互联网公司多次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有人质疑米托产品的盈利能力,也有人质疑米托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其资本态度的猜测。   

  

  近日,美图发布2017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期间总营收同比增长272.3%至21.798亿元,毛利增长484.4%,其中互联网服务及其他服务同比增长762%,智能硬件业务营收增长247.1%。今年年中表现的不同之处在于,米托需要对外界的质疑给出一个强有力的答案,并努力让更多投资者理解米托。美图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上半年6个月中有2个月实现了正净利润,向外界释放了几个明确的信号。   

  

  # 1.米托并非没有能力盈利。   

  

  从诞生之时起,美图就不是一家年轻的公司,或许能书写一段傲人的历史。但硬币的另一面,很多人对美图的印象还停留在“美图秀秀”的时代,导致对美图盈利能力的不信任。毕竟与此同时,光影魔术师和科牛的形象已经淡出了大多数人的视野,后来出现的百度魔图和魔人相机也没能摆脱短命的结局。   

  

  在最新的财务报告中,米托试图证明米托不是你想的那样。尤其是2017年上半年,美图实现了两个月的净利润。   

  

  一方面可以归功于包括米托手机在内的智能硬件业务的强劲增长,尤其是今年的618电商节。米托手机在JD.COM平台的销量增长达到833%,其中米托T8在4000元以上价位段排名第五,米托M8和米托T8均在天猫上取得相应价位段前十的销售成绩;   

  

  另一方面,得益于互联网服务和其他服务的增长,如在线广告、美拍直播的虚拟道具收入等。美图发布的IPO文件显示,来自智能硬件的营收占总营收的95%,但根据最新的财务报告数据,互联网服务等占总营收的比重从去年同期的4.9%上升到现在的11.3%,米托在优化调整营收结构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事实上,米托的智能硬件和互联网服务都是高利润业务。与国内其他厂商相比,美图手机在品牌溢价方面有着显著的表现。互联网服务等业务毛利率快速提升,自IPO以来首次实现正毛利。或许出色的业绩足以证明米托的盈利能力,也有利于改善米托对投资者的印象,从而赢得资本市场更多的青睐,但也有可能陷入被资本绑架的陷阱。   

  

  # 2.为什么米托不要求利润?   

  

  在权衡资本的态度和公司的未来时,美图并没有刻意吹捧资本市场。   

  

  根据米托发布的中期业绩公告,米托下半年将在人员、技术和用户增长方面加大投入,这无疑会增加支出,甚至影响米托全年的盈利表现。或许可以理解,美图选择后者是在选择取悦资本市场,谋求未来发展。   

  

  相比股价的纠结,美图果断优化了现有的产品结构和业务布局。比如在账户体系方面,米托从去年开始构建完善的账户体系,目前已经完成了拥有近2亿用户的米托账户体系。截至目前,美图旗下已有20多个应用,统一的账户体系有利于降低获客成本。尝到甜头的美图,势必会在这个领域投入更多的经验,进行数据沉淀。   

  

     

  

  此外,米托高管也多次表态,将采取平台化发展方向,美派作为社交平台已经初具规模。如何将图像处理产品从工具开发到平台,是米托发展的另一个转折点。米托的产品每天产生约2亿张照片数据,图像处理技术和账号系统形成的用户画像足以支撑米托搭建一个优秀的平台。   

  

  幸运地   

  

  # 3、人工智能时代的新秩序。   

  

  人工智能时代,秩序被重构。   

  

  人工智能离不开三大生产要素,即技术、数据和人才。用这把尺子重新检查漂亮的图片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答案。   

  

  从技术角度来看,米托的先天优势在于对图像识别场景的把握,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人脸识别和人脸检测技术。以美拍的“动态美”为例。摄像机捕捉到的每一帧都会被背景人脸识别,然后标记关键点。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将美丽的画面转化为视频图像并实时传输。技术可以孵化更多的创意产品,也有利于米托在图像处理领域走得更远,以平台的形式输出技术。   

  

  数据方面,BAT已经卷走了一半以上的用户数据,但这并不意味着垂直市场没有机会。美图20余款产品不仅带来11亿激活终端,还形成稳定的数据源。仅2016年,美图的应用就处理了超过680亿张照片,足以形成强大的竞争壁垒。   

  

  最后是人才体系。美图员工分布在厦门、北京、杭州、深圳等地。而人员的分配意味着“因地制宜”。电商业务在杭州,广告部在北京,创新业务和供应链在深圳,总部在厦门承担了主要的R&D和运营工作。有趣的是,与人工智能密切相关的米托影像实验室也分布在京、厦、深,负责计算机视觉、人脸技术,   

影像算法等,不排除吸引人才的考量。

  

由此似乎不难理解美图为何不急于盈利,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下,美图正在完成一场华丽的转身,这比短期内的正毛利重要的多。

  

# 4、美图会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因为同在香港上市的缘故,美图经常被拿来和腾讯比较。要知道腾讯在上市之初还是一家专注于即时通讯和门户的互联网公司,但如今在腾讯的财报中,来自游戏业务的营收已经超过50%,腾讯股价的一路高涨与游戏业务不无关系。

  

应该说在美图上市之前,在外界眼中还是一家纯粹的图像处理公司,上市后的频繁曝光正在改变外界的第一印象,可从美图财报透露出的信号来看,图像生意显然不是最终归宿,未来很可能将围绕下面几个方向探索。

  

首先是互联网广告和电商平台。除了来自智能硬件的营收,美图在互联网服务方面的营收结构更加多元化,既有传统的广告收入,也开始推出相关的电商产品。

  

一方面,美图超过11亿的激活终端,对信息流广告而言是一个不可或缺的载体,美拍M计划作为国内首家短视频领域营销服务平台,也不难猜测美图对于整合营销和精准营销的野心;另一方面,数据是会说话的,庞大的用户数据带来的是精准的用户洞察,比如用户喜欢化什么妆,需要什么样的衣服搭配,顺延而来的便是个性化电商服务,而美图却是也在通过“美铺”、“美图定制”等产品加强在电商场景的布局。

  

其次是图像类人工智能公司。数据是人工智能的“燃料”,特别是阿里和顺丰之间的数据战争,再次揭示了一个真理,想要赢得人工智能的船票,庞大的数据是不可或缺的。

  

倘若美图在未来三到五年内有能力突破图像识别和图像处理方面的技术瓶颈,或有机会成为图像搜索领域的谷歌。值得一提的是,谷歌在不久前宣布收购初创企业AIMatter,原因在于这家公司研发了基于神经网络的AI平台和SDK,以便在移动设备上快速检测和处理图像。也就是说,虽然谷歌、百度等搜索巨头掌握了大量的图片数据,却缺少用户主动上传手机照片的能力,有意通过开放平台来弥补这一缺陷,而这同样是美图的机会。

  

最理想的状态是独立于BAT的生态圈。美图和腾讯在体量上尚不可同日而语,但在美图IPO之后,在香港股市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当时错过了腾讯,现在再也不能够错过美图了。”当然,前提是美图有机会打造一个独立于BAT之外的生态圈。

  

虽然美图旗下的大部分产品仍披着“工具”的外衣,却也有着其他工具不存在的特性,一个是用户是会主动产生内容,另一个是生产内容的目的是为了分享。这决定了美图在用户习惯方面优于竞争对手的敏感性,尤其在女性用户的消费习惯上。美图手机的差异化设计和定位已经是一个例证,而从美图参投AR公司亮风台的动作来看,不排除美图根据已有的用户画像去投资更多与“美”相关的公司或项目,包括美妆、女性电商、潮牌等等,进而形成线上线下多维的生态圈。

  

总之,美图正努力证明着自己的盈利能力,又在努力打破边界制造更诱人的未来。所幸,从京基实业、Eastern Sun

  

Enterprises等机构股东连续增持的背景来看,美图的选择正在迎来更多人的认同。

  

Alter,互联网观察者,长期致力于对智能硬件、云计算、VR等行业的观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