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抖音卖货的提成几个点 抖音视频卖货要多少钱押金

  

  “从来不敢说数学不好就可以创业”。某公会创始人在朋友圈分享了一个连续函数(指数函数)的百科解释,并做了这样无奈的评论。   

  

  连续功能已经成为Tik Tok公会圈子里的一个梗。   

  

  意思是,抖音4月份以来开始实施的双周任务分成模式,公会的流水、主播等数据需要以两周为单位,成指数曲线不断递增,才能拿到奖励分成。.   

  

     

  

  Tik Tok直播最新双周公开会议截图。   

  

  这个模式实施后,公会会爆发,因为流量规模的持续增长压力很大,如果拿不到奖励份额,公会在维持运营成本不变的情况下,难免会亏损。   

  

  这一幕出现在最近两天。“连续功能”被当梗玩,有人显示自己在Tik Tok月流量360万,但最后却发了16万聊天截图;有人算了一笔账,按照Tik Tok目前的双周任务,月流量1000万的公会,两年内要达到Tik Tok目前的激励标准,就得达到124亿。   

  

     

  

  从最初占公会70%的份额到现在,百万流水依然倒贴。从平台的角度来看,这件事不难理解。   

  

  首先,Tik Tok需要更丰富的生态。要促进中腰部锚力量的发展,使头部锚更加多样化。既能搞定节目里的大哥,又能搞定电商直播间里的买家和供应链。如果你能在业余时间拍一些短视频就更好了。Tik Tok不需要一群只靠平台分佣金过日子的机构,而是希望他们能带来更大的价值。   

  

  第二,Tik Tok的日活跃量已经超过4亿,流量开始见顶,甚至开始从海外获得更多的新流量。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和Tik Tok自身的实力,原本公会直播内容给Tik Tok带来的流量价值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或者说直播机构的内容流量使命已经基本结束。Tik Tok现在需要的是增加收入,实现全流量的完全商业化。   

  

  有人评论说,Tik Tok对公会的期望太高了。   

  

     

  

  # #公会:挣不到钱,又离不开,我来交个朋友?   

  

  根据with 5月份的双周任务政策,如果Tik Tok的公会全部完成任务,最高可以拿到14.5%的份额,加上5%的服务费,可以拿到19.5%的份额,高于之前15%的份额。   

  

  然而,在之前的15%中,有5%的基本份额,这在新的双周任务政策中被取消。   

  

     

  

  意味着公会想要拿到最高奖励的分成,就要做比以前多出数倍的事情,而期限却又被缩短了一倍,从按月结算变成双周结算。   

  

  "感觉像是放了高利贷,或者是本金加利息的那种."一个公会运营说他的工作是提升公会的流量和加主播,这两个指标是持续功能的目标。   

  

  如果你获得全额奖励,公会的收入实际上会增加。但问题是,按照连续功能的标准,公会肯定越来越大,成长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即使再努力,也能维持好几个月。   

  

  他算了一下,如果不考虑拿最高奖,拿三等奖,就可以保持不亏,但就连续函数的增长条件而言,即使是三等奖也还是很苛刻的。   

  

  公会越大,越难保持高增长。   

  

  “目前,Tik Tok大部分相对形成的行会,40%的利润应该拿出来作为团队佣金,不算房租、水电、工资。”一位公会负责人向我们介绍,以前15%的份额是可以稳定保证的,但现在门槛提高了,份额降低了,但成本不减。   

  

     

  

  来自各种公会的不满。   

  

  Tik Tok主播的收入可以自己筹集。只要符合标准,他就能拿到最高55%的份额,最低份额也不会低于45%。在这个双周任务中,只有公会会受到份额调整的影响。   

  

  Tik Tok的交通底盘吸引了大量的头部公会入驻,Tik Tok的直播生态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才迅速成型。然而,这一次,Tik Tok大大提高了分享的门槛,这让许多公会感到愤怒,“卸磨杀驴”。   

、“过河拆桥”等词语充斥相关社群。

  

那么公会可以选择离开抖音吗?

  

对于公会而言,往往是哪里福利政策好,便去哪里淘金,平台的分成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会的去留,但对抖音公会而言,却又是另一码事

  

“我们可以选择离开,但主播不会走,没有了主播,我们转跳其他平台也没用”,一位抖音公会负责人表示。

  

抖音在防止主播流失上,做了很多预防措施,比如与大量主播签金牌艺人合约,合约的条件是两年的独家签约期,主播则可以获得提现额度的提升,非金牌艺人每天最多只能提取一万元;其次,双周任务并不影响主播的收入,只是提高了公会的收入门槛。

  

因此,公会陷入了非常被动的局面,无法与平台议价,只能接受。

  

许多公会都面临程度不同的危机感:小公会招人难,签约单个主播付出的成本很高,如今挣钱的门槛又提高了;大公会有招牌,招人容易,但体量大想完成增长指标很难,就要在更短的时间内做更多的事情。

  

一位头部公会的负责人表示道:“新的任务对我们体量大的公会非常难,我们想要成倍增长,取决于抖音还能否继续不断吸引新的流量,持续做大盘子,我们才有希望。不然再过几个月,我们就只能拿更低的分成了。”

  

  

## 抖音新政背后:强敌环伺,公会不可以再只做公会

  

在公会群内,一些愤怒的声音质疑:公会的分成降低,变相的收入就落到了平台手里,实际上抖音此举是降低公会分成,增加了平台的收入。

  

但客观的说,从字节跳动整个的底盘而言,如果抖音想增加收入,克扣公会的分成,不如多卖点信息流广告。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从抖音的角度而言,他们不希望公会只依靠平台的佣金分成来生存,希望他们能开发更多的价值,如电商、PGC等,而不仅仅只是秀场。

  

  

抖音直播的秀场已经非常成熟

  

这次对分成政策的调整,也包含着迫使公会寻找更多变现方式的意味。

  

一位公会运营者表示, 抖音和头条系一直以来都是内容制胜,而公会本身就是奔着直播变现快去做的

  

。抖音希望公会承担更多内容、电商功能,公会却只想在熟悉的领域快速变现,这是双方最核心的矛盾。

  

另一方面,抖音如今坐拥4亿用户,用户规模已经超过其最大的竞争对手快手,而快手在电商上已经非常成熟,有辛巴等知名带货主播,坐拥庞大流量的抖音如今最需要的是变现,快手电商的成功给抖音指出了一条可以快速学习的道路,它希望能够快速追上快手,签约罗永浩就是抖音进军直播电商的信号。

  

罗永浩团队在今日直播中向外界继续发出招聘,扩充电商团队

  

抖音希望公会能够做更多的事情,除了经营秀场打赏外,推动电商、PGC的发展;而公会一直以来的生存方式便是通过打赏变现,只想守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抖音并不愿意让公会如此“佛系”的生存。

  

“有些激进”,对抖音的意图,上述公会运营者评价道,此前他曾带领公会转战数个平台,遇到过平台对公会提出很高的营收要求,但还是头一次遇到想要“改造”公会的平台。

  

坐拥4亿用户的抖音,在流量增长上也几乎到头了,公会从某种意义上,已经完成了内容使命和流量使命,但抖音并不想让公会就此“卸甲归田”,而是希望公会走入新的战场。

  

抖音上的公会们:百万的流水,9.8</p>

  <p>元的分成?   

## 转型的压力,到底该不该由公会承担?

  

面临新的分成政策,公会已经很难了,但对于不少秀场公会而言,更难的还在后面:秀场公会转型短视频、电商直播,真的能做好吗?

  

其实有不少公会对三个领域都有所涉足,但其实三个领域完全是三个不同的逻辑。

  

对于传统秀场公会而言,核心作用是给平台拉新、运营主播,以及维系高净值用户的关系,而短视频更看重策划与创意,电商直播则要能打通供应链,以及主播对商品的认知程度等。

  

洋葱视频的董事长聂阳德曾经在抖音一个官方会上表示,做电商直播,他们踩过很多坑,因为根本不是一种业态,根本别想用原来的团队去同时做这两件事。想要做好,一定是要新的团队另起炉灶。

  

陌陌上的老牌秀场公会豚首娱乐曾经一度转战斗鱼直播,签下了大量斗鱼主播,试图在游戏直播开发新的市场,但是最终没能在斗鱼上坚持下去,其负责人表示:“我们还是适合纯秀场平台”,即便只是内容上的区别,两者间的运营逻辑截然不同。

  

认为抖音“激进”的公会负责人也表示,抖音希望公会能做更多的事情并不是不可以,但用政策强行转型就太过激进了。

  

但最终,抖音其实也有其激进的资本,目前抖音公会排名中,即使排在第100位的公会流水都保持在170万左右,在其它平台已经是中型公会的规模;抖音的日开播主播数也在二十多万,这些主播一个月给抖音带来70亿的流水,平均每人贡献3万5千元的收入。

  

有足够大的底盘,才是抖音激进的资本,

  

相比与公会的利益分配,抖音更关注的是自己与快手等对手间的差距,但是公会到底要不要按照抖音的意志去转型,仍然让人存疑

  

,抖音的打法是野蛮生长、快速崛起,但公会是一步步探索出最适合自己的模式,强行扭转其模式,未必能收到最好的效果。

  

抖音要的是速度,在内容领域和变现上快速领先竞争对手;而公会要的则是生存,在安全的范围内小步试错,在能够变现的领域利益最大化。能否调和这之间的矛盾,就要看抖音未来的规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