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炮轰短视频后,腾讯在线视频BU (OVB)以发布长、中、短视频全景布局和激励措施的形式首次公开亮相。6月10日,北京商报记者今日发现,微视在开屏广告办公室推广了自己的微短剧,并在微视首页设立了微剧门户,开通了IP改编合作门户,这些都是腾讯OVB披露的升级内容。
其实IP一直是腾讯强调的优势,也是腾讯OVB质疑短视频的重点。然而,知识产权产品的协同激励并不是一种新策略。经过一系列整合,基于内容付费的中长视频商业模式并没有改变,基于内容的平台所面临的高制作成本和会员付费天花板也在那里。这与短视频公司不卖内容而做平台业务的逻辑不同,短时间内扭亏为盈的可能性不大。
对IP大惊小怪。
自从腾讯PC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整合腾讯视频、微视、应用宝、腾讯应用宝、腾讯体育、WeTV成立腾讯OVB,这个腾讯新成立的BU成立还不到两个月,但最近腾讯OVB高调披露了一系列策略,速度惊人。
根据腾讯OVB的计划,将通过四大助力,实现与创作者的知识产权共创、技术共享、业务共赢和文化共鸣。高管换了一年阅读,最近策略也升级了,明确IP生态链要以网络文学为基础发展。这似乎是一个巧合,但实际上它已经出现了。
用阅片影视业务创意委员会联席负责人曹华义的话说,“影视一直是核心文化表现形式之一,是IP的重要‘放大器’”。腾讯视频和微视作为内容平台,也向外界释放了IP非常重要的信号,腾讯拥有大规模的IP资源,态度非常开放,这次也不例外。以中国视频的微剧为例,腾讯OVB发布了150多部,打造了100多场精品聚会,获得了超过10亿的流量。
其实严格来说,向创作者开放IP是微视的既定策略。2020年12月,微视正式推出1-3分钟竖屏微剧品牌“火星小剧”,并宣布与文悦、腾讯动漫、腾讯游戏进行IP合作。6月10日,北京商报记者今日发现,微视在开屏广告办公室推广了自己的微短剧,并在微视首页设置了微剧入口,开启了火星计划(IP改编合作)的入口。最新的第八次合作由微视、阅文、腾讯动漫联合打造。
“IP对于长视频的意义不用多说,腾讯的《赘婿》 《庆余年》在视频和阅读方面的合作已经证明了这种合作模式是可行的。而IP储备一直是网络视频平台的竞争力之一。相反,向中国视频开放IP是值得关注的。这些IPs大多是长尾内容,内容以视频呈现,可以实现。对于平台和创作者来说,是流量和商业化的双赢,更何况短视频平台也在这么做。这种尝试不能简单地说是进攻还是防守,至少是一种趋势。”必达咨询分析师李金庆告诉今日北京商报记者。
但腾讯PCG、OVB相关人士今日并未向京商披露腾讯OVB长、中、短视频的整体IP库规模及IP合作伙伴。
省钱激励创作者。
从腾讯视频和微视的侧重点来看,腾讯OVB更愿意用双赢的业务吸引创作者,这在网络视频和短视频行业并不罕见。区别在于拆分账户的比例、方式和整体金额。
腾讯视频想要创新账户分享业务,可以追溯到2020年4月腾讯视频VIP开放平台的上线。该平台面向创作者,包括创作者的定居和和解,并计划支持11个内容类别之间的合作。目前,平台已开通网络电影、纪录片、网剧等8大类线上合作门户,总账号金额
以网络电影为例,分帐收入=内容分级单价有效观看人数。内容分级单价是指平台会根据电影制作方提供的电影内容和制作质量,对电影等级进行综合评估,与该等级对应的单价为票据价格。有效观看者是指每个付费用户在账户分享期间连续观看单个付费授权作品超过5分钟的一种或多种观看行为,算作一个有效观看者。腾讯视频将网络电影的内容分为S、S、A、B、C五个等级,前四个等级是独占的,C级是非独占的。计费价格分别为4元、3.5元、2.5元、1.5元和1元。
根据腾讯OVB副总裁贺一进披露的数据,2021年1-4月,腾讯视频前十大网络电影的票房为1.7亿元。
网剧的分账模式比网络电影稍微复杂一点,总收入=会员收入,广告分账收入补贴。独家合作账户分享比例为100%,非独家合作为60%。补贴并不是所有的网剧都享受,只是针对那些会员分账收入和广告分账收入达到相应水平的网剧。根据上述两项收入的金额,他们将享受相应的补贴。微视的微短剧也有类似的商业化规则,比如提供S、A、B合作政策,以及流量分享、内容付费等内容商业化手段。
回到网剧的横向比较,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网剧的账号分享模式基本相同,但参数不同。
具体来说,三者都是会员广告子账户,区别在于会员收入和子账户比例。比如腾讯视频会员子账户收入=会员用户累计观看时间(小时)子账单价格合作伙伴子账户比例;爱奇艺会员分账收入=会员有效播放次数每集单价50%(有效播放:观看单集6分钟以上);优秀的
酷是会员观看总时长/剧集总时长×级别单价×集数系数。调整分账策略
仍然以网络剧为例,腾讯视频用会员用户累计观看时长做系数,这需要勇气。
按照腾讯视频的官方解释,针对任一合作剧集,在分账周期内,会员用户在腾讯视频观看该剧集正片的总计时长,以小时为单位计算。分账单价是每小时2元。
北京商报记者在与腾讯OVB相关人士的沟通中得知,“之前会员分账收入是按会员有效播放次数做系数,升级后开始按会员用户累计观看时长计算。之前按会员点击次数的单价是1元,现在是每小时2元”。
看似只调整了一项,其实很可能倒逼内容制作方改变。站在观众角度,可以累积观看满一小时的剧和观看数分钟的剧,对用户的吸引力高下立现。
相应的,腾讯OVB还提出一个采买新模式。腾讯OVB副总裁韩志杰表示,“腾讯视频将尝试性改变‘按集采购’的行业惯例、以综合指标衡量预算”。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一般网络视频都是按集数购买。截至记者发稿,爱奇艺和优酷对是否试点按制作费用采购模式,未予回应。对于是否已经开始执行新的采购模式,腾讯视频相关人士向记者回应:“暂无更多的信息发布。”
更多的现场报道在提及腾讯视频新的采购模式时,用的是这样的描述:“按制作费用计算。”
文渊智库创始人王超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我认为按制作费用计算的采购方式,愿望是好的。不过网络视频行业的采买价格取决于货币充裕度以及对好IP的竞争。网络视频是个资金充裕的行业,必然会造成采购价格水涨船高”。王超所谓的资金充裕,是指网络视频尤其是腾讯OVB有巨头背景。
另有业内人士认为,采购模式是网络视频和内容制作方博弈的体现,应该不会在短期内全面调整,至于会不会减少采买成本、亏损负担,更需要长期观察。
北京商报记者 魏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