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孩子未来的生活轨迹。生活中,很多家长忙于工作,把孩子的教育托付给学校老师或辅导老师。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江都市民吴先生正在寻找一个女孩成为凤凰,不惜一切代价为女儿加油。去年4月,通过网络中介的牵线搭桥,吴先生与大学生小李签订了家教培训合同。小李精心设置学科培训班和考试,终于在去年的中考中帮助吴老师的女儿提高了80分。同时吴老师多次提到,如果女儿中考成绩达到当地高中控制线,她会给5万元庆祝,奖励导师。然而中考成绩出来后,吴先生以各种理由拒绝交钱,小李一气之下将吴先生告上了法庭。近日,江都法院组织双方进行调解。法院是怎么判决的?
#找导师帮中考。
每天辅导2小时成绩起色不少
家住江都区的市民吴先生,自从女儿上初中后,就一直头疼。经过与学校老师的几次沟通,吴老师夫妇了解到孩子学习不努力,上课效率很差,经常错过老师讲课的重点内容。经历了初一初二的笨拙,吴老师的女儿乐乐迎来了高强度学习的初三。
“再过几个月就要举行中考了。你不更努力吗?”“在你现在的基础上,再提高几分,就能达到普通高中的线了。”面对父母的好建议,乐乐依然无动于衷。看到孩子自觉性不高,课堂效率不好,吴老师和妻子商量后决定给女儿找一个家教,希望通过一对一的家教为女儿的中考加油。
去年4月,经网络中介介绍,吴先生认识了在南京上大学的小李。小莉一家住在江都区,那段时间正好在当地实习,有充足的时间辅导乐乐。经过一周的试用期,乐乐的数学、物理、化学成绩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看到明显效果后,吴先生和小李先生签订了家教培训合同,双方约定了培训课程、课时和报酬的支付。
此后,小李精心设置了课程指导和考试内容。通过每天晚上2个小时的精心辅导,女孩们的成绩提高了很多。“每周平均辅导6天,主要涉及教材、梳理知识点、批改讲解问题等。”小李回忆,吴老师交的家教课时并不高,一个小时只交了60元。除了这个固定收入,双方还约定了一个额外的奖励来提高分数。
#中考达到高中控制线。
家长拒付5万元奖励报酬
从去年4月底到7月中旬,乐乐每周接受6天的一对一辅导。在乐乐看来,小李老师的辅导课细致耐心,不厌其烦地讲解一些错题,直到理解为止。渐渐地,乐乐的学习热情越来越高,态度转变后,成绩确实提高了不少。
根据几次模拟考试和自测的结果,乐乐的数学、物理、化学成绩可以提高几分。女儿成绩提高了,吴老师很开心。根据双方约定,每当女生在模拟考试中的表现有所提升,吴先生就会通过微信支付将1000元的奖励作为绩效工资转给小李。
“谢谢你,李小姐。孩子的化学成绩又提高了。让我们庆祝一下。这是2500元。”“如果孩子这次有幸考上高中,我愿意再拿5万元庆祝一下。”去年6月10日,在一次微信聊天中,吴老师向小李许下承诺。在小李看来,按照以往支付报酬的做法,吴老师所说的“庆祝”,就是给他丰厚的劳动报酬。
在一个多月的辅导班里,小李一如既往地全心全意去上课。最后,在去年的中考中,乐乐以525分的成绩成功反击,成功到达当地高中控制线,也比模拟考试成绩提高了80分。通过微信,乐乐第一时间告诉了小李这个好消息。
女生成绩已经达到高中录取分数线,家长许下的承诺应该兑现。抱着这个想法,小李联系了吴老师,提到了5万元的奖励。令他惊讶的是,吴先生不愿意支付报酬。在双方的第三次通话中,吴先生完全向小李摊牌了。“我的意思是庆祝5万元。提高孩子中考成绩是你的功劳,也是学校老师的功劳。”吴老师的意思很明显。他不愿意付给小李5万元。几次谈话后,双方分手了。
#上法庭索要导师报酬。
法院调解后家长支付2.5万元报酬
小李通过电话和微信向吴老师索要导师工资5万元。然而,吴先生一开始否认了他的承诺,辩称他所说的意思是给5万元庆祝,例如,请老师吃饭等费用。
这样的说辞小李很难接受。双方分手后,小李就此事咨询了律师。他了解到,如果通过私下协商难以解决这一报酬的支付,可以通过法律解决争议。今年8月,小李向江都法院提交诉状,希望吴老师支付约定的报酬5万元。
近日,江都法院组织原被告和被告双方对此案进行调解。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法院经审理认定了这些事实。原告以家教的形式讲授三年级课程,被告在微信中承诺女儿将达到江都区高中控制线,被该高中录取。然后被告在课时费和按分发放的绩效奖励的基础上,拿出5万元庆祝。法院经审理查明,根据双方当事人的交易习惯,被告“庆祝”的意思是支付报酬、奖励导师。经法院调解,吴最终当庭一次性支付小李2.5万元。
该案审判长表示,根据法律规定,原被告与被告之间的合同已经成立,被告的父母无论是口头约定还是书面形式,都是真实有效的。“这一事件给家长敲响了警钟。不要盲目吹嘘孩子的成绩,否则你要为自己的承诺付出代价。
出代价。”(文中人物均为化名)通讯员 李雅茹
记者 黄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