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书语视频素材下载免费无水印,唯美视频素材无水印软件

  

  书语人间:每天10分钟,陪你读懂1本好书,点击右上角「关注」,一起成长   

  

     

  

  作为一个新媒体人,写一篇阅读量超过10w的文章一直是凌瑶的心愿。   

  

  为此我看了很多分析10w是怎么写的文章,拆解了很多10w的爆款,模仿了很多10w的写作手法,但还是找不到门道。   

  

  于是,我慢慢放下了对10w的执念。   

  

  毕竟,只有能够给读者带来价值的文章,才是真正的好文章,而所谓的10w+的阅读量,无非多得到了一些读者的认可罢了。.   

  

  但是,在今天的头条,当我真正看到10w的阅读量时,我也开心了好一阵子,仿佛拥有了它,这270天的坚持写作,也总算有了一个交代。.   

  

     

  

  图|今日图书语言世界头条背景数据(截止日期:2019年8月22日)。   

  

  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写作初心、选题、结构、文笔和排版五个方面,来和大家聊聊,我自己是如何写出10w+的希望能启发大家。   

  

  #01.   

  

  #初心: 尊重内容,忘记数据   

  

  正如我之前所说的,凌瑶已经在新媒体写作九个多月了。在此期间,凌瑶与近1000名写作爱好者进行了交流。   

  

  其中,不少人还在新媒体的一线苦苦挣扎,不断输出阅读、育儿、心理、旅游等领域的高价值文章,吸引更多同类人加入他们的精神部落。   

  

  有些人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新媒体创作者的阵营。   

  

  他们的离开,不仅让灵遥感到了遗憾,而且也让灵意识到即使新媒体的入行门槛相对较低,但是,能否打造出一个现象级的账号,却离不开创作者日复一日的坚持。.   

  

  因为,只有不断写高质量的文章,用户才能愿意关注你的平台,成为你精神部落的一员,任何急功近利式的写作,只会让你迅速地被淘汰。.   

  

  所以,无论你入行多久,都请尊重内容,用心打磨你的文字,然后等待时间,来告诉你答案。.   

  

     

  

  #02.   

  

  #选题: 牢记读者,忘记套路   

  

  在谈论新媒体的选题时,我们经常会在网上找到各种各样的套路文本。   

  

  第一类,就是常见的热点文了。   

  

  一般来说,这类文章的写作,要么就是和传统媒体写作一样,以「速度」取胜.   

  

  ,最先揭露一个大家都还不知道的政策,或者名人八卦等等。还是同样的素材,比如哪吒的票房突破40亿,还有进行不同角度的解读。.   

  

     

  

  不过,想要靠着热点文拿到10w+,看似容易,实则困难。   

  

  一方面,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很难拿到第一手资讯在“速度”上自然是逊色的。另一方面,你追热点,各垂直领域的头部大号同样在追热点。.   

  

  而且,还有相当多的tubas甚至开始了几个到几十人的团队去追逐热点。怎么能超越别人?   

  

  第二类,就是常规性(非热点)文章。   

  

  如果你想用这种文章获得10w的阅读量,那么,你得在选择投放平台,和了解平台算法上,多下点功夫。.   

  

  比如你的投放平台是微信微信官方账号,那么你的第一个读者就是微信官方账号。   

的订阅者,和你整个朋友圈。当然,如果你的这篇文章,内容够优质,那么,它将有机会被更多的人看到。

  

  

所以,想要在公众号写出一篇10w+的你,不妨花些心思, 研究一下你通讯录的好友们,都在关注些什么,然后,对症下药。

  

再比如,如果你的投放平台是今日头条,那么,读懂今日头条的算法就很重要了。

  

  

有别于其它的新闻客户端,今日头条一直以来都践行着 「你关心的,才会头条」 的理念和算法。

  

也就是说,在你把一篇文章发在了头条号上以后, 今日头条会先识别你标题和文章里的关键词,然后把它推荐给一批可能对你这篇文章感兴趣的用户。

  

举个例子,灵遥的这篇《听肠道的话:做好这2件事,你也能轻松活过100岁!》谈到的,便是如何通过保养肠道,来养生。

  

  

那么,平时关注养生这个主题的订阅者们,便会成为这篇文章的第一批读者。如果这一批读者在读完了灵遥的这篇文章后,能够从中学到知识,愿意点赞、收藏和转发,那么,它便会被推送给更多的人。

  

现在,你明白了吗?

  

在新媒体时代,你将不再是一个信息的编辑人员,而是一个价值的创造者。

  

只有那些怀着一份 对人、对内容的温柔感,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为他人思考的人 ,才能够找到真正有价值的选题和切入点。

  

  

至于,你在网上看到的一切与选题有关的套路, 抱歉,订阅者的身份、地域、脾气、爱好等都完全不同,就算复制过来,也没什么用呀。

  

# 03.

  

# 结构: 做时间的朋友,升级用户体验

  

曾几何时,浮躁、迷茫、怀疑、踌躇、彷徨……成为了许多新媒体从业者的标配。

  

想要学习写作,那便加入各种付费社群,听大牛们为你分享自己成功的经验;想要写好一篇文章,那便去动动手指,关注一下相关的公众号,从这儿学一个标题技巧,从那儿学些排版方式;想要过稿,那便找编辑,要来样稿,然后,拆解、模仿吧!

  

你辜负了文字,订阅者们也会辜负你。

  

随着低打开率、低转发率、低点赞率逐渐成为一篇文章的「标配」,越来越多创作者开始心慌意乱,一边全网寻找解决问题的「干货」,一边质疑自己的写作能力。

  

其实, 一直在退步的,从来就不是你的写作能力,而是你思考问题的方式。

  

因为,在创作时, 你宁愿相信网上那些所谓「攻略」,也不愿意去了解一下你的读者 ,这些决定你文章命运的人,都想要用你的文章来做些什么。

  

  

现在,请回想一下: 你都会在哪些情况下,拿出你的手机,刷上一小会儿?

  

如果灵遥没有猜错,大概有下面两种情况吧:

  

情况一,你遇到了点问题, 比如,你在吃饭的时候,不小心把菜弄到了自己刚买的新衣服上,你想要把它弄掉,却不知道哪种方法最好。

  

于是,你拿出了手机,输入了以下的内容:「衣服上的油渍,该如何清理?」

  

这时,弹出了一篇文章,详细地告诉了你都要用哪些方法,才能够快速清理油渍,且不留任何痕迹。你测试了一下文章里的方法,惊喜地发现,衣服上的油渍完全清洗掉了!

  

那么, 你会不会顺手点开这篇文章,给这个解你燃眉之急的创作者点个赞,或是留言称赞一番呢?

  

  

情况二,你突然有了一段空闲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恰好在这段时间里,你既无法拿出笔记本电脑来办公,也无法拿出书本来学习。

  

于是,你拿出了手机,打开了微博,正好刷到了一个新段子。然后,你把它转到了你的微博里,突然一下子涨了好百十个粉丝,甚至,还有好几个朋友在下面给你留言,夸你眼光好。

  

那么,你会不会顺手关注一下这个博主,再看看有没有别的好段子呢?

  

  

读到这里,你明白了吗?

  

你的文章之所以有阅读量,要么就是你帮别人节约了时间,要么就是你帮别人打发了时间内。 这两件事情,合在一起,便是

  

做时间的朋友,给别人创造价值。

  

所以,如果你希望你文章结构上乘,与其拆解10w+爆文的写作公式,不如去

  

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这个道理你到底要怎么说,才能够达到帮读者节约/打发时间的目的。

  

毕竟,邓公很久以前就说过, 管它黑猫白猫,逮得住耗子的才是好猫。

  

  

# 04.

  

# 文笔: 在场景中讲故事, 调动读者的情绪

  

写作中,文笔重要吗?

  

当然重要! 因为只有好的文字,才让读者有就继续读下去的冲动。

  

那么,什么才是好的文字呢?

  

灵遥认为有两种, 第一种是在场景中讲故事,给读者提供解决方案,第二种是调动读者的情绪,帮助读者释放情绪,缓解压力。

  

  

我们先来看第一种。

  

如果你有浏览过今日头条青云计划奖获奖文章的标题,你会发现, 它们的共性都是一个生活化的场景,加上一个解决方案。

  

比如,灵遥的这篇《这样和HR谈薪水,你每月也能多拿2000块》解决的便是面试中的薪酬谈判。那么,我塑造的场景便是,在面试时,如何在对的时间,用对的策略,每月从公司手里,多赚来2000元。

  

  

为什么要在场景中讲故事呢?

  

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因为站在上帝视角给读者讲道理,难免有教条感 ,二是因为

  

不在场景中解决问题,光讲大道理,会出现「只给鸡汤,不带勺」的窘境。

  

看完了在场景中提供解决方案后,我们来看看什么是 调动读者的阅读情绪。

  

一般来说, 我们会在阅读一本文学书时,被作者带入到一种文字氛围中,体会到人生的悲喜交加。

  

比如,在读列夫托尔斯泰写的《伊凡伊里奇之死》时,我们会因为他同僚们那「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感到诧异,也会因为伊凡伊里奇死前的惨状,感到毛骨悚然。

  

  

正是 这些文字带给我们的情绪,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与作者的距离 ,也让伊凡伊里奇这个人物形象,一下子活了起来。

  

所以, 在新媒体创作时,我们同样要学会用文字,来调动读者的情绪。

  

你可以先用标题和开头,丢出一枚情绪炸弹给读者 ,如,

  

* 失望:《所有不谈钱的老板都是耍流氓》(发布平台:咪蒙);

  

* 厌烦:《热爱流量,是脑子进水的症状之一》(发布平台:生煎孢子)

  

* 好奇:《Angelababy是如何将5:5身材穿成大长腿的?》。

  

然后, 你要寻找合理的论点和论据,有效地引爆用户的情绪,让用户成为发现事实的参与者和真相的见证人。

  

最后, 如果用户能够通过你的文章,释放自己的情绪 ,那么,他们便会自然而然地把你的平台与其他平台区别开,给你一个好评。

  

那涨粉,不就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吗?

  

  

# 05.

  

# 排版:美观不是第一手段,信息表达才是

  

记得以前在一家新媒体公司任职的时候,灵遥常常发现,我们的老板会在小编做好一篇公众号的推文后, 反复地检查字体、字号、字色与配图

  

其实,他之所会这么做,可不只是仅仅为了好看, 而是为了确保这篇文章里面的信息,都精准地传递给了读者。

  

毕竟,在一个不那么能够集中注意力的场景,想要试图让读者读完近几千字,还未经处理过的文字,实在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这时, 如果你能够用颜色,来帮助读者强调重点,或是,用配图来帮助读者放松一下眼睛,那么读者将会十分地感激你的体贴。

  

另外,这里有一本与排版有关的书,叫做《解密色彩设计原理》,讲的是不同的排版方法,会给受众留下什么样的感觉,推荐给大家。

  

所以,以后请不要每一篇文章,都用一模一样的排版了。因为, 人家文章想要传递的内容,根本就不一样嘛。

  

以上,便是今天的内容。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一方面,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与各大社交平台的相继出现,让我们能够与一个个素未谋面的陌生人,因为一本书、一部电影、一首歌曲、一个段子、一篇文章、一个账号,建立起精神世界的联系,从此不再孤单。

  

另一方面, 较低的入行门槛,与一夜爆红的渴望,却让越来越多的人,丢掉了文字创作者的初心

  

,不顾文章的质量,一味地追求高打开率,既污染了这个平台,也玷污了文字。

  

正如著名诗人北岛所言, 文学是一种「语言」的冒险,需要焦躁、克制和等待,

  

而,在「利」字当头的商业社会里,真正愿意扔掉套路公式,沉下心来打磨一篇文章的人,实在是太少、太少、太少了。

  

结果, 越来越多的人,即便能够凭借着逻辑思维和套路把内容写对,却很难上升到写好、能够打动人的层面。至于,10w+,自然也遥不可及了。

  

于是,灵遥在这里写下这篇10w+的心得,也是我入行9个月以来的感悟,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另外,也希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都能不忘文字的初心,砥砺前行,写下一篇篇能够被后人所铭记的文章。

  

加油!

  

注:图片若无备注,都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文 | 武灵遥,一位践行着「日读书一本,日更文一篇」的职业读书人,本文首发于个人公众号:书语人间(syrj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