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对产品定位的理解 产品种类定位

  

  导读:如今,我们几乎每天都接触到电商产品。除了会极大影响用户购买心理的产品细节和事件营销外,“产品规格选择”面板(ACTION)。   

  

  SHEET)(或“弹出窗口”)会直接影响用户与心理行为的互动。不同电商平台的面板有什么区别?什么样的面板组件设计让用户感觉流畅简单?本文从各种平台的面板控件拆解分析和面板分析入手,梳理总结了一些商品规格选择面板的控件交互规则,以及当业务需求过多时如何选择控件。   

  

     

  

  本文产品包括(以鞋类为例):   

  

  小程序:李宁、耐克、ECCO、特步、安踏。   

  

  APP:淘宝、拼多多、JD.COM、唯品会、领物。   

  

  # 1.“商品规格选择”面板。   

  

  ## 1.1调动面板。   

  

  通常在产品详情页面,可以通过“加入购物车”和“立即购买”按钮控件调出产品规格选择面板,“淘宝”点击产品详情处的规格选择即可调出;其中,Vipshop会在产品详情页中将规格选择直接设置为卡片,无需唤醒面板即可完成购买。剩下的可以选择颜色属性,更多的属性还是需要点击按钮控件来唤起面板。   

  

     

  

  值得一提的是,按钮控件的功能属性与产品本身的定位息息相关。“拼多多”和“领物”都是直接购买,直接促进用户下单。前者在于其分组属性,后者在于营销活动的低关联性和更多待售产品的存在。按钮控件的功能属性也会影响到规格选择面板中按钮控件的属性。   

  

  ## 1.2面板高度和形式。   

  

  面板的大小与面板中包含的组件数量和信息内容有关,通常包括两种类型:   

  

  滑动面板(带进度条)。   

  

  除了商品本身的规格,“淘宝”和“京东”。COM”综合电商平台涵盖更多活动信息,如购买方式、分期付款、清洁等服务;“李宁”补充了尺寸表的信息。因此,面板高度高,可以通过进度条上下滑动。   

  

  固定面板(无进度条)。   

  

  当其他活动等信息很少时,通常包括商品颜色、商品编码、商品数量三种信息。此时,使用固定面板可以减少误操作,提高选择效率。   

  

     

  

  ## 1.3面板拆卸。   

  

  如果你想设计一个易用高效的选择面板,首先需要对面板中的内容、内容布局以及相关控件有一个基本的了解。通过对比竞品,(这里选择淘宝作为例子,可以覆盖现有电商平台更全面的选择面板信息。)   

  

  1.3.1 面板布局   

  

  选择面板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区域:   

  

  *产品当前选择信息区:表示用户当前选择的产品信息,包括产品图片信息、价格信息、名称、库存、发货地址等。也反映了不同平台展示产品的不同方式。   

  

  *投递地址选择区:从竞品对比来看,只有淘宝平台会在面板上选择地址,其他平台会在下一步操作,这也与淘宝平台用户数量庞大有关。包括当前位置、更改的交货地址和预计交货时间。   

  

  *平台主服务区:部分平台会在规格选择上面设置主服务,体现品牌的特色服务和调性,如购买方式、服务保障等。大多数鞋类商场也会提供尺码选择辅助服务。   

  

  *商品规格选择区:以鞋类为例,商品规格属性一般包括颜色、鞋号、数量三大类,大部分会同步显示库存,“收购物品”会单独显示不同鞋号的价格。   

  

  *平台二级服务区:用户选择商品后,平台会鼓励用户选择更多的增值保障服务,如花圃分期购买、会员服务、维修保洁服务等。   

  

  *控制元素:包括fu   

  

  进一步梳理选择面板中的选择控件,通常包括以下类型:   

  

  *单选点击选择器:在商品规格的选择中,颜色和尺寸都是单选和点击类型。选择选项后,选择状态不能取消。   

  

  *多重链接点击选择器:多重链接选择器由两个或多个中继器组成。选择中继器后,第二个中继器将被屏蔽。在鞋子的选择上,颜色和尺寸遵循多重链接选择器的规格。如果您选择颜色或尺寸选项,您将筛选出带有库存的选项。   

  

  *步骤选择器:输入。   

数量选择上各平台都使用了步进选择器

  

  

1.3.3 不同使用场景面板差异

  

上节唤起面板说到,在商品详情页存在一或二个功能按钮都可以唤起选择面板,面板之间的差异在于用户使用场景和功能的不同,想“加入购物车”的用户通常选择后不想再被中断后续操作,因此面板上引导用户进行“确定”,结束选择流程;而对于立即购买的用户则引导用户进行“购买”,触发后续购买流程。

  

无论是用户在哪个场景,都应该引导和激励用户推进流程的继续,如淘宝通过领券购买激励用户下单,唯品会券前券后不同功能按钮和POPOVER的提示,多重方式鼓励用户加入购物车。

  

  

# 二、选择面板的控件规范解析

  

## 2.1 控件设计原则

  

通过竞品的总结和尼克森的好用性原则,商品规格选择器的基本原则有以下几点:

  

易懂性:

  

* 文字说明易懂:在选择器中,无论颜色和尺码都要简单易懂,有些商品的颜色具有晦涩的成语(如沙漠天空),导致用户必须要点开大图浏览才能明确商品颜色。选择器中文字要短且准,非必要场景尽量不要使用ICON。

  

* 选择状态易懂:有清楚的显示来表明颜色和尺码的选中状态、未选中状态、不可用状态,并且明确显示此处可选择。

  

* 选择顺序易懂:包括商品规格和平台服务在内,用户第一使用场景无法知晓具体内容和难以选择的情况下,应为用户提供易懂的选择指南,让用户高效进行选择。

  

* 选择反馈易懂:每选择一类属性,都应有相应的选择反馈,让用户感知选择结果,辅助用户进行抉择

  

易用性:

  

某一属性选择时易用:要为用户选择标签或步进器时,给予合适的触控面积,元素和标签之间间距相当,大小合适,减少误触。

  

不同属性选择时易用在选择商品规格和选择服务时,不应让用户有不同的选择差异,元素和标签视觉效果要统一,符合用户的视觉习惯。

  

易抉择:

  

商品规格选择面板不仅为用户提供属性的选择,更直接影响用户是否加入购物车或下单,直接关系用户的决策心理,因此不仅要易懂、易用,还要在各个选择判断下激励用户决策,

  

* 从文案层面,可以通过更接地气的方式连接用户

  

* 从视觉层面,用清晰可见且具有引导性的色彩和图案,引导用户决策,如同样的尺码助手,“得物”则采用和IP形象可视化的手法,让用户更加愿意添加尺码。

  

* 从交互层面,可以增加选择的趣味性等等

  

## 2.2 选择面板用户体验影响因素

  

通过对面板的分析,易见得,用户在商品选择时,影响用户选择体验的三大因素在于:商品吸引、选择可知、情感激励。把握好这三点则易有效提升用户选择体验。

  

  

## 2.3 选择面板竞品启示

  

2.3.1 商品展示的多样化

  

对于所选商品的展示,各平台也各有差异,除了普遍采用的小图片头像+商品信息以外,还包括使用大图片形式展示,更能带来沉浸感;以及图片突出式展示,也能打破面板的界限,更动态化;“拼多多”和“唯品会”都取消了图片展示小图,而是结合到颜色选择器中,能够让用户在选择颜色时反馈更即时。具体应用时应结合产品自身的定位和面板具体内容来进行设计,总体来说,商品的展示会直观影响用户对商品选择的欲望,也代表是否能即时的反馈选择。

  

  

2.3.2 颜色选择器设计

  

在原则上,颜色选择器应图文结合,能够清晰易懂的展示商品效果,且能在图片信息上即时反馈,颜色的选择通过和商品主图相关联。

  

存在以下几种情况:

  

* 主图大小适当,颜色选择器仅有文本内容,选择颜色后主图即时刷新

  

* 没有主图,颜色选择器文本加图片结合,无需反馈,所见即所得

  

* 主图大小稍小,颜色选择器文本加图片结合

  

三种方式各有优劣,第三种原则上充分考虑到用户的需求,但也更加占用面积。

  

  

2.3.3 尺码选择器设计

  

除了主图-颜色会进行关联外,颜色-

  

尺码也通常会关联,以显示不同颜色或不同鞋码下的库存状态。和服装等物品不同,鞋品有时还会区分国内外鞋码,ECCO的选择了分段控件的方式进行选择,唯品会则通过弹出层(popover)的形式显示更多详细信息。通常鞋码标签一行不超过6个。

  

  

# 三、“商品规格选择”面板设计案例

  

根据以上分析,分享笔者实际一次项目中的应用,舒识定制商城是一个鞋品垂类购物和定制商城,由于其包含鞋品定制服务,因此商品选择存在更多需求:

  

* 区分左右脚鞋码

  

* 增加鞋宽规格的选择

  

* 查看和更改当前定制人脚型数据

  

主要需要考虑优化的方向是

  

* 优化主图展示区:吸引和激励用户对商品进行定制和购买

  

* 优化规格选择区:和其他电商平台不同的是,该平台在尺码选择方面不仅需要选择鞋码,还需要选择鞋宽;并且用户可以通过绑定自己的数据来匹配自己的具体尺码。因此需要更多选择器和不同的选择状态

  

* 赋予更多品牌感:通过控件元素和视觉色彩来建立品牌感

  

基于以上,针对主图展示区和规格选择区都输出了AB版原型进行评审,从而形成最终方案。

  

  

  

  

## 3.1 不可忽视的商品主图区

  

在优化过程前期,始终采用比较传统的主图展示方式,最终评审一致认为在商品选择时,面板后方的蒙层很大程度会影响用户判断,每个走查者都会碰到返回查看商品主图或查看更多商品角度的情况。在主图的商品视角上,普遍使用的都是正侧视图,这是由于鞋品侧视图大多对称的情况,但随着鞋品种类和款式的增多,也出现了很多侧视图好看,正视图不好看的情况。

  

因此我们打破传统,采用了主图全屏显示的形式,结合45°商品视角,呈现不一样的商品展示效果。有效减少了用户需要返回查看商品详情的次数,45°视角不仅可以展示更多商品信息,也让用户有了新鲜感,吸引用户在面板停留,从而做出选择。

  

由于商品主图区占用尺寸较大,同时将原版的颜色选择器等比例缩小从120px缩小为64px,一行最多展示4种颜色,更多颜色通过泳道滑动选择,更加合理的使用面积。

  

## 3.2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控件

  

为了能够最大化的利用面板选择多个信息,抛弃了传统的标签点击选择器,而是采用滑动选择器,并区分不同选择状态。

  

1. 系统推荐绑定尺码

  

2. 系统推荐的尺码无库存

  

3. 还是坚持选择自己惯用尺码

  

4. 无绑定尺码推荐,用户自己选择

  

合理的规范和统一控件的不同状态,大大提高用户选择效率,从而优化选择体验

  

## 3.3 用户情感激励

  

这次优化从文案和视觉效果上都增加了用户的情感体验,激励用户进行数据的绑定、提醒鞋宽的选择,在色彩上重新规范和应用了品牌颜色:定制蓝和活力橙。定制蓝用来表明选中状态和引导点击,活力橙代表强调提醒。

  

  

本文由 @胡昀同学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 ,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