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火山怎么拍2分钟长视频 抖音火山版视频时长

  

  如果你只是在10月25日在哔哩哔哩的网页或App上搜索“罗翔”这个名字,你可能会看到这个页面跳出来庆祝@罗翔说的刑法。   

  

  账号粉丝超千万的动画。“罗翔”是谁?作为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教授,他以浓厚的ACG氛围,100篇刑法相关稿件,成为全台第二大个人up主,仅次于游戏区一直被称为“哔哩哔哩一哥”的up主@老番茄。因此,难怪有哔哩哔哩用户称他为“奇迹”。   

  

     

  

  教授刑法知识的罗翔在哔哩哔哩走红,其他视频平台也开始传播普法内容。日前,有消息透露,Tik Tok联合万名法律专业人士、《检察日报》、中国法院网、上海市法学会等权威机构,发起短视频普法活动。   

  

     

  

  在很多朋友的心目中,Tik Tok与法律内容的“差距”不小。因此,前者突然推出了一个用于普法的短视频内容区,自然吸引了不少外界的关注。毕竟,与目前对短视频内容的认知不同,这种知识相关的内容往往需要完整的表达,这自然会导致视频时长的大幅增加。那么,如何处理一个“超长”的普法视频内容,即按照平台的提交标准将其切割成若干部分发布,还是放宽平台上线的相应时限?事实上,Tik Tok目前选择的是为内容让路,放弃时长要求。   

  

  【被无限放宽的时长限制,“短视频”成过去式?】   

  

  其实,短视频的具体定义在业内一直存在争议,但总体来说,大家一致认可的时限是15秒左右。在这个时间限制下,短视频虽然是视频内容,但文件大小其实和几个高精度图片差不多,也适合在网络环境差的情况下传播。但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升级,通过智能手机稳定观看较大视频内容的情况不再罕见,用户对视频内容需求的提升也影响了平台在推荐视频内容时更加注重内容本身的质量,时限也更宽。   

  

  如今,最具代表性的短视频平台已经逐渐摆脱了“15秒限制”的固有印象。   

  

  事实上,在Tik Tok,早在2018年12月,内部测试就不再限制15秒的视频内容长度,2019年3月延长至5分钟,同年8月甚至继续开放至15分钟。而且,对于上面提到的文化或普法等教育内容,篇幅几乎没有限制。到今年年初,用户甚至可以在字节跳动的应用程序上观看时长为2小时的电影,如《Tik Tok》、《今日头条》和《火山视频》。   

  

     

  

  该赛道的另一个头部平台Aauto Quicker也在2019年8月将原本57秒的限制延长至10分钟,这也让越来越多被用户戏称为“地方剧”的视频内容进入快速发展期。今年9月,趣头套旗下的网络文学产品《米都》甚至宣布与Aauto Quicker达成短剧IP开发合作。前者将为其提供改编自平台热门IP的短剧内容,将在Aauto Quicker小剧场首播。快手的“短剧”虽然都强调节奏,但不再有过去几十秒的时间限制。   

  

  【行业正在改变,还能继续用“短视频”的名号吗】   

  

  随着Tik Tok和Aauto faster逐渐放宽视频时长限制,“短视频”类型逐渐陷入尴尬境地。业内不仅认为应该放宽定义,还认为是5分钟以内的“短视频”,对于这些时长明显增加的视频内容,还更改了“中视频”的标题。那么,我们如何看待这些明显超出传统短视频定义,却又远离所谓“长视频”的内容呢?   

  

     

  

  也许用内容本身的“轻”和“重”来区分它比单独用时长规范来定义更合适。其实互联网行业已经有了相应的术语,比如普通用户制作的内容UGC和相应的专业内容PGC,但这个分类标准更倾向于作为内容制作者来区分。到目前为止,像“长、短视频”一样,还不能作为区分视频分类的单一标准,甚至衍生出了结合两种特征的“专业用户制作内容PUGC”。   

  

  如果我们通过视频内容本身来区分呢?传达信息效率低,容易模仿复制进行病毒式传播的视频内容,显然更像是“轻内容”;但主题明显、内容较为扎实、相对难以复制的作品,可能会被视为“强调内容”。   

  

  【当时长不再是特征,平台也逐渐摘去“短视频”标签】   

strong>

  

此前曾有消息显示,抖音平台自带的剪辑工具“剪映”,已经成为西瓜视频官方创作工具,并且官方后期还计划上线PC端的专业版。而在B站方面,则投资视频剪辑软件不咕剪辑数千万美元,后续不咕剪辑也表示希望通过与B站UP主的深度合作,在生产效率与创作力上找到平衡。在各大平台的这些帮助下,如今视频内容的制作门槛无疑也在进一步降低,也使得如今的“轻内容”少有缺乏的情况出现。

  

对于这些平台来说,虽然乐于看到此景,却又不希望仅仅止步于此。因此那些更有利于吸引用户长时间关注、有着更高质量、能够提升用户粘性的“重内容”,也就成为了平台越来越关注的焦点。除了前文中提到快手为鼓励更富创造力的短剧内容,祭出了IP与流量资源的双倾斜,事实上抖音方面近年来也频频端出例如“非遗”与“普法”等关键词,引导创作者挖掘更富专业性质的“重内容”。

  

  

在这种发展趋势下,曾经作为短视频行业代表平台的抖音,更是早在2017年11月就摘去了“短视频”的标签。而已经有了越来越多“中”、“长”视频内容的快手,未来或许也会去掉“短视频”这个名号了。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