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翔期待已久的自媒体创作与运营选修课已经在浙江传了一个月。下沙校区和桐乡校区各有一个班,每个班50人,外加一个52人的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共152人。说实话,湘哥在浙川当了16年老师,上过很多课,这门课是我最看重的一门。原因是我真的很想通过这门课,不仅仅是把一些新的媒体概念、知识、方法传达给学生,更要关注自己是否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做好自媒体。媒体人能不能培养,是我比较关心的问题。从这个月的情况来看,我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首先,这个课选满了,选了课的学生都来了,而且还有“蹭课”的学生。
这说明学生需要提高自媒体视频的创作和操作。只有认知到位,行动才能到位。另一方面也说明剪辑的选择是正确的。裁剪是一个有感情、有梦想、有激情的应用,所以很容易裁剪!建英愿用梦想赋能创作者。剪辑是视频社交时代的生产工具和生产力。根据葛翔的说法,互联网上的所有原住民、移民甚至难民都需要掌握如何使用这个工具。
其次,不少学生行动起来了,并且有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这里我特别推荐一个Tik Tok号码:77580420367,昵称“水月”。该账号的主角刘同学,专业是数字媒体技术,刚刚进入大二。9月14日晚第一节课,9月15日中午12点,她在微信上给我发了一条信息:老师,我想起来了“让过程产生价值”。昨天我新建了一个号,发了一个视频让大家见证涨粉过程。结果现在粉丝1.8万,我有点心慌。截至目前(10月6日),她的视频已获得36万点赞,获得15万粉丝。还有很多其他的同学,也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绩。有个同学因为怕达不到一万粉丝而退出了这门课。没想到她发的视频会莫名其妙的走红。这就是基于算法推荐的视频自媒体的魅力所在,结果很难预测。但我认为,有所收获的人,一定属于做得到的人。
第三,让我感动的还有一个学生,她是去年我给她上过课的播双班学生张娣。
张迪是李白商务微信官方账号“我有约”栏目的主持人。他已经是李白事业中不可或缺的干部,非常优秀。昨天她告诉我,为了对得起两年双学位的学习经历,她要挑战自己。她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播出100个节目。这不是一个容易实现的目标,但我选择相信,我愿意为她加油。也希望看到这篇文章的读者为她加油。截止到今天,他们已经开始了四场演出,正在准备第五场演出。值得称赞的是,她还开着一辆Tik Tok记录了自己的成长。在我看来,这才是做自媒体的正确态度。
这几年一直在努力做社交,希望能与时俱进,与新媒体发展同步。但我知道,我首先是一名大学教师,大学教师的首要职责是育人。那么,在短视频直播时代,我该如何教育人呢?我觉得首先要激发学生产生内驱力,争取目标。其次,让直播短视频用内驱力记录学生的努力,进而带动更多的学生。
感谢每一个选择做这件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