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农人小超的个人主页西瓜 高峰拍摄视频第一天

  

  作者:李丽君。   

  

  在《从中科院回到烟台果园,他用科研精神为年轻农人找方向》文章中,来自烟台栖霞的李丽君向读者分享了他从果园开始的生命周期――山东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以及他十多年来的有机种植成就。在这篇文章中,他将向我们解释生态果园管理的细节。   

  

  本文根据李丽君2019年7月4日在食品传播学会食品学会系列讲座上的演讲整理而成。可以观看讲座的现场视频进行现场回放:https://dwz.cn/254etnpb.更多讲座回放,请关注FoodTalk微信官方账号foodthinkchina,发送关键词「直播」.   

  

  #肥料:超越氮磷钾的简单思考。   

  

  有机农业不能用化肥来补充果树的养分。我们有很多更好的替代品,比如就地取材:果园里的植物残渣、干草、树叶和树枝,这些都可以转化成很好的有机物,发酵的农家肥也是很好的材料。   

  

  我们也使用动物粪便。但常规的工业化养殖,由于饲料和兽药的关系,动物粪便往往含有重金属、激素、虫卵、有害菌等。   

  

  因此,我们首先选择从奶牛场出口牛粪,然后拉回来检测,待重金属合格后再投入果园。   

  

  果园附近有一个林蛙农民。喂林蛙的黄粉虫是自己培育的,所以我们把黄粉虫的排泄物拉出来,成为我们果园的优质肥料。这些东西可以好好利用,顺便解决动物粪便污染的问题。   

  

  所以,果园管理的投入品,一定要溯源了解。只要动物吃的东西是健康正常的,那粪便也是比较安全的。   

  

  加上我们的抽样检查,我们基本上可以保证我们使用的投入的质量。我们还购买了电厂的草木灰,发现重金属超标,不能用于果园。水漂使用了3000多件。   

  

  施肥时间要调整。化肥有其速效和精准性,而农家肥的养分释放会比较慢,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见效。因此,我们调整思维。比如作物在4月份需要补充氮素的时候,我们可以选择直接施用液体肥料(比如沼液和尿液),让植物吸收得更快。牛粪的缓释需要提前一个月施肥,这样土壤就有了储备,需要肥力的时候可以让它更结实。   

  

  这些物质不仅为农作物提供养分,还带来生态效益。里面的有机物可以为微生物提供食物,增加土壤的多样性。果园土壤PH值约为7,为中性。但过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PH值偏低,有的甚至低于4.5,成为强酸性土壤,对土壤中生物的生存非常不利。   

  

     

  

  经过多年的有机种植,果园的土壤状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我们在果园里取样做科学研究。取深度20厘米、面积1平方米的土壤,其中蚯蚓的数量可达300多条。这些蚯蚓会将牛粪转化为蚯蚓粪,其中含有蚯蚓蛋白,不仅提供营养,还能增强苹果的风味,是一种优越的有机肥。   

  

  试验期间,我们将在常规种植和生态种植中分别施用相同氮、磷、钾含量的化肥和农家肥。在20 cm土层中,生态果园有机质初始含量为1.8,而常规果园低于1。科研完成后,我们的果园已经达到了2.5个。   

  

  有人会说,提高一个百分点的有机质需要太多的能量,但实际上,有机质可以从多方面提高:除了投放外部有机质,还可以由果园自身产生有机质。比如杂草,草嫩的时候很多人割,但是嫩草对有机物的贡献很小,因为大部分都是水。只有当草成熟时收割,它才能提供更多的有机物。我的果园一年只割两次草,既省力,又给土壤增加了有机质。   

  

  农家肥中的氮、磷在土壤中存留的时间更久。   

  

  施用等量的氮、磷、钾(常规种植用化肥、有机种植用农家肥、矿粉),有机种植土壤的养分保持能力大,是化肥的两倍多。由于   

  

  化肥中的大量元素很大一部分挥发到了空气中,或者被雨水冲刷流入了地下水系――所以化肥过量会造成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疾病:注重“预防”。   

  

  生态农业的病害重在“防”,因为不能使用农药进行治疗,前期的铺垫就非常重要,这也是生态农业重要的思路之一。   

  

  疾病实际上是微生物入侵活作物的过程。在我看来,微生物c   

  

  生物就是我们的庄稼,吃活的微生物通常会对植物造成伤害,导致落叶烂果。吃死东西的微生物通常对我们有益,比如枯枝烂叶、腐殖质等。它们可以分解有机物,向植物输送营养,抑制有害细菌。   

  

  更多的有益菌会起到“占位”的作用——占据空间,限制其他细菌的繁殖空间,最终调整菌群结构。例如哈茨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具有很强的占位作用,是常用于抑制病害菌的有益微生物。   

  

  

  

为了增强果园的通风和透光,立君的果树比常规果园种植得更松散,密度更低。

  

为了预防病害,通风透光非常重要。光是很好的“杀菌剂”,阴暗潮湿的地方适合菌的生长,连续的阴雨天容易造成病害的爆发。

  

我们果树的行距株距都比较大,树枝之间不会交叉,再加上梯田略带坡度的优势,果园的风光条件要比常规果园好很多。

  

另外,有一些辅助性的药液可以对病害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比如用配置的石硫合剂进行防治,把有害菌的基数降的比较低,就不容易造成病害的爆发。

  

# 虫:找到害虫弱点和特点,有针对性防治

  

再来说虫害。生态农业对待虫害的思路也是与病害类似, 重点是要制造不合适害虫生存的条件。

  

要防治某类虫害,需要先了解它的发生规律和弱点,抓住弱点进行防治,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还会蛰人的刺蛾幼虫。

  

比如苹果棉蚜,这种蚜虫会分泌一种棉絮物质保护自己,它们一般从树干开始繁殖,尤其是树干的伤口。它们冬天在树干下边越冬,春天的时候往上爬――此刻它们的弱点就是集中行动。所以如果我们在春天用石硫合剂喷洒树干,或者用火枪扫一遍树干,不需要很多时间和人力就可以消灭它们的大部队;但是如果等到它们分布到叶子上,就很难对付了。前期做好预防就会轻松很多。

  

  

引入瓢虫来控制蚜虫。

  

苹果树还有一种黄蚜虫,会抑制果树生长,这个不用防治,可以有效利用。果树剪掉的枝条越多,剩下的枝条越少,就会越“旺”。而我们想要中庸树势,修剪的时候,先选择性的多去一些枝条,把有限的营养分配在更少的枝条上,让果树偏“旺”一点。待黄蚜虫危害产生抑制,会让偏“旺”变为中庸树势,达到我们想要的状态。这个过程需要各种灵活而敏锐的调整。

  

我也会在苹果园里种植其他的果树,一方面增加果园物种的多样性――可以吃到更多水果,另一方面它们也能起到平衡果园的作用。

  

  

  

  

▲立君种的菜,既给自己吃,也用来做实验。菜叶上边生了很多这种虫子,当他把一种菌液喷上去,第二天这些虫子都干死了。

  

桃树比较容易招蚜虫;而蚜虫的天敌是瓢虫,通过养殖一些瓢虫可以来抑制蚜虫,这也是对果园生态系统的一个储备:当苹果树上也爆发了蚜虫,瓢虫就会起到一定的作用。蚜虫越严重,瓢虫的食物越多,繁殖越快。我在导师那里做课题的时候,起初瓢虫特别多,一个小枝上有十几个,但是当蚜虫不够吃了,瓢虫也慢慢变少了。我在果园里有时候还会被饿极了的瓢虫叮咬(不是特别疼),因为它们是肉食性的虫子。

  

还有天牛幼虫,喜欢钻木头,对果树危害很大。我们做了一个关于天牛天敌的实验,这个虫子叫做花绒寄甲,可以寄生天牛的幼虫,从而把天牛数量降低。

  

天敌控制的害虫一般不会灭绝,只要对我们作物的危害降低即可,这是我们生态农业的态度,不去赶尽杀绝,那样生态系统才不会出问题,害虫完全消失其实不是好事,反而会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花绒寄甲是天牛的天敌。

  

化学农业对待病虫害能用各种农药一喷了之(但现在也越来越不管用了),也带来各种环境和健康的副作用。

  

而生态种植是一个思路,不是一个固定的模板,需要农民根据具体的情况和对象,“对症下药”,但下的不一定是药。 其实也对农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认为, 农业中出现的所有问题其实都可以用非化学的方法去解决。

  

我们现在做的还远远不够。如果某种虫害或病毒真的解决不了,它们早就会布遍整个地球了;一定有限制因素去抑制它们的,我们只要把这个抑制因素强化或者放大,就能去应对了。

  

  

蜘蛛也能帮忙捕捉害虫。

  

# 草:大可不必赶尽杀绝

  

草和果树不是对立的 ,草对土壤有机质是有贡献的,我们大可不必对果园里的草赶尽杀绝。

  

因为果树相对高,草在下面,只要不影响风光条件就好,等草长得过高了我们再做处理。我的果园比常规种植的果树高一些(第一层枝高),一年就割两遍草,这样对有机质的积累是有很大作用的,而且还节省人工。

  

  

草多,是立君果园的一大特色。

  

还要善于利用自然的力量。比如我会在果园种植野豌豆和鼠茅草,这些草的一个特点就是对地面有封闭作用,其他杂草不容易生长甚至枯死掉,不需要我额外去管理了。野豌豆种子成熟落在地上,第二年不需要播种就会自己繁殖,相当于我种的草也在给我干活,通过竞争把其他杂草抑制住,完成了一个控草的过程。

  

还有动物控草。我以前养鹅,但是现在不养了,主要是因为鹅把我的草吃的太干净,会破坏土壤的结构,使其板结,活性降低。但是花生地是个例外,可以养鹅,因为鹅不吃花生,它们更喜欢吃禾本科植物。注意花生苗小的时候不要放鹅,苗子会被踩坏;草太高也不行,鹅胆子小不敢进。

  

# 用生态思路管理果园

  

其实果园的生态管理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大多数果园会把反光膜来帮助苹果着色,让它更红更好看。反光膜其实是一种铝箔,铺在地上,像镜子一样把光从地上反上来,帮助苹果的下半部着色。

  

但我们的果园从2014年开始就不再使用反光膜了。因为反光膜里的金属成分容易渗透到土地里,污染环境。刮风的时候铝箔常常被刮到高压线上,很容易把设备烧坏,破坏电力设施。

  

我们认为没有必要为了追求苹果外观的极致,去使用对环境和社会造成不好影响的外部投入。

  

  

立君的果园里,树下没有反光膜,倒是有个百草园。

  

最后,我们还要了解树的生长规律和特点。

  

果树生长主要在两方面:一方面是营养生长,另一方面是生殖生长。

  

营养生长就是发枝、长叶、生根;生殖生长就是开花、坐果。这两方面是有一个平衡的:如果苹果树本身长得过旺,发了很多枝和叶,这时候就偏向营养生长了,生殖生长可能就会减弱,产量就会降低。但是如果果树过弱没有很好的营养生长,只有生殖生长,那么即使开很多花坐很多果,但是树本身没劲儿,果子也长不大,风味也不会好。

  

生态农业的思路就是灵活应用,如果一成不变、照本宣科,90%都会失败。 每个果园由于其地域不同、品类不同,情况都会不一样。

  

我的果园从2011年就开始实践生态种植了,从那时候到现在,杂草、菌等生物多样性一直在发生着变化。即便是同一个地域,同一片园子,都是我种的,不同的年份也在不停的变化,所以我每年都会调整措施。

  

此外,我对自己第一片园子里的果树,哪一年哪棵树大概结了多少苹果,锯除了什么枝条,生过什么病,都非常了解。

  

只有充分了解才能及时观察到变化。生态农业需要的是敏锐的洞察力,从灵感中催生出技术。

  

我平时也经常通过公众号,和大家交流生态种植的技术细节,欢迎大家关注我的公号:李立君生态农园。

  

图片:作者提供

  

文字整理:马小超

  

编辑:王春晖、天乐

  

图片:非特殊注明,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