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共享充电宝头部频繁出现企业上市、竞争对手合并等动作,但在用户层面,不断的涨价和轻易借贷的困难也让用户“吐槽”。共享充电宝真的是必经之路吗?
共享充电宝涨价“一路开挂”
“上周,我从衡山路的一家酒吧借了一个充电宝。扫码后发现6元/小时。我们要知道电商平台上的大容量充电宝只有七八十块,租几次的钱足够买一个。”在上海工作的周小姐对最近共享充电宝的涨价印象非常深刻。
在一线城市热门商业区的一些酒吧,共享充电宝的价格普遍高于4元/小时,有的甚至达到10元/小时,与最初推出时的平均1元/小时相比,增幅惊人。
除了提价,共享充电宝的混乱运营也让用户“吐槽”。
“3月9日,充电宝归还,柜体显示灯亮。没想到十天后被告知不退,直接扣了99元。”网友“奥扬”提到共享充电宝收费现象,义愤填膺。
“借比还容易”是用户近期反映的普遍问题。一位武汉市民反映,他从一家商场借了一个共享充电宝,吃完饭想还的时候,发现原来卡槽已经满了。“跑了好几个地方,发现要么卡槽满了,要么系统提供了假返点,不仅跑错了路,最后还省了几十块钱。”
据某在线投诉平台统计,仅“打电话”的家庭投诉量就达到2000多件,内容多集中在霸王条款和乱扣费用上。
谁是共享充电宝的最大利益分享者?
从1元/小时到4元/小时甚至10元/小时,为什么各大共享充电宝都急着涨价?
专家认为,一方面是为了上市的需要,涨价让企业的收入、利润等数据看起来更好;另一方面,虽然很多共享充电宝自称是消费科技企业,但实际上技术门槛不高,服务同质化严重,涨价也在为线下商家“打工”。
本质证券的报告指出,共享充电宝没有用户粘性,高度依赖线下场景,尤其是热门商圈的成本和份额比例不断上升,共享充电宝只有充分盈利才能抢占市场。
放在商家柜台前的共享充电宝。
在深圳开酒吧的郭老师告诉记者,三年前,这家店开始推出共享充电宝。当时店铺和平台的份额大概是533.36万5,现在一个路演变成了633.36万4,733.36万3,甚至833.36万2。“根据位置和客流情况,共享充电宝给单店带来的月收入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
以Monster Charging为例,根据其公布的数据,2020年公司佣金率将达到44.1%,入园率将达到14%,合计为58.1%。换句话说,怪兽充电涨价带来的利润,很大一部分进入了合作伙伴和线下商家的口袋。
莫让急功近利思维抑制“刚需”
共享充电宝涨价是因为“刚需”。有专家指出,随着5G时代的到来,5G手机的功耗更大。再加上手机的各种大规模应用和短视频、下载的高强度需求,共享充电有相当大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经过激烈的竞争,“左为王”的局面让共享充电宝有了更强的提价底气。
不过,快速涨价很可能会透支共享充电宝的发展空间。很多消费者表示,随着价格的不断上涨,只能逐渐减少充电宝的租赁频率,养成自带充电宝的习惯。此外,快充技术的发展和手机续航能力的提升也在缓解用户的电量焦虑,弱化用户消费共享充电宝贝的意愿。
盲目“提价吸引黄金”是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陈认为,即使共享充电宝的企业上市,单一的盈利模式也很难对其长期前景持乐观态度。未来,共享充电宝的企业需要构建新的增长路径,在数据、流量、场景上进一步深化努力。本质证券研究员朱海滨认为,参考部分自动售货机近20%的广告收入,广告终端的后续发展是共享充电宝公司可以大力拓展的方向。
(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