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农夫系列,旨在让大家了解更多扎根大地的三农一线从业者的故事,分享讨论他们多年积累的经验教训。
今日头条三农频道邀请泥土的清香做客微访谈,分享他们如何拥有百万粉丝的故事和经历。
泥土的清香是来自河南开封的一对农民夫妇。我丈夫叫泥哥,我妻子叫青香姐姐。我的夫妻搭档一起记录日常的农场生活。青香有一双巧手,制作各种农家菜:西瓜酱、炸酥鱼、早餐饼;哥哥拍土的技术过硬,她通过镜头记录了清乡街的美食制作过程,以及农民自然温暖的日常生活。目前,泥土的清香账号已获得229万粉丝,播放视频超过4.1亿条。
大地的芬芳,我怎么有百万粉丝?
#找到正确的表达方式。
头条三农:
青香姐姐,欢迎来到今日头条三农频道微访谈。很多老朋友都很熟悉你的视频,但可能不太了解你过去的经历。你开始接触互联网之前在做什么?那么是什么样的机会接触到了视频呢?相比文字,视频制作还是有一些门槛的,那为什么还要选择视频制作呢?
泥土的清香:
在做自媒体之前,我和涂哥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和邻居不一样的是,我和涂哥在家做了一些平面设计的工作,淡季过后赚了一些轻松的钱。虽然很辛苦,但是收入还可以。对于我们中年人来说,有老年人,也有不能像年轻人一样出去工作的小人物。也就是说,在做自媒体之前,我们有过网络经验。偶尔我们在手机上发现今天的头条,从中看到了很多和我们一样的农民,在今天的头条平台上发布了一些关于我们生活的有趣故事,受到了很多网友的喜欢。受此启发,我和屠哥讨论是否可以和大家分享我的故事。我们一拍即合,工作休闲之余拍了一些日常小故事,开始在今天的头条平台上发布。随着视频量的增加,我们感觉越来越多的朋友喜欢我们的视频,所以我们一路坚持。
我和屠哥没什么高学历,很难和文字打交道。与文字相比,视频可以充分表达我们的日常故事。
一开始头条三农:直播的内容是什么?你为什么选择这种类型的内容?当你开始做创作者的时候,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难忘的故事和经历可以分享吗?
泥土的清香:
刚开始接触直播的时候,我们是被西瓜视频平台邀请的。我们没有经验,在手机上播广播的时候会觉得很尴尬。我们不知道如何与网友互动,但我们必须少说话,多工作。早期的直播主要以农耕为主。自2018年4月以来,蒜薹和大蒜一直滞销,蒜农辛辛苦苦获得的收入很少。我家没有种大蒜,所以我们就利用这个时间。至于直播,尤其是作为一个三农领域的作者,我觉得你的直播首先应该是真实的,只有不造假才能赢得网友的心。如果我们没有天赋,我们只能用真实的作品和简单的图片赢得每一个人。
头条三农:
粉丝开始显著增长需要多长时间?你分析这种增长的原因吗?此时创作的频率和内容是什么?和之前没有增长的时候相比,你做了哪些改变和调整?
泥土的清香:
2017年粉丝数量稳定持续增长。2018年春节过后,我们开始觉得粉丝数量明显增加。我个人感觉,人们开始用手机阅读浏览今天的头条和西瓜视频。浏览手机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大量的人开始关注和喜欢短视频和直播。我们增加了自己的视频数量,从第一天开始就从一个增加到两个。
每天必播的三篇甚至四篇文章,持续了3个月,关注度越来越明显。同时,平台也在加大力度支持我们,这让我们在短短2年内就拥有了200多万粉丝。
#感谢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ong>头条三农:
直播中经常会有家人出镜,受到了许多网友的喜爱。能给其他对您还不太熟悉的人聊聊您的大家族成员,和他们的特点吗?为什么会选择让大家都入镜,清香姐有没有担心过隐私方面的问题?
泥土的清香:
直播具有两面性,直播能直观地和广大网友面对面沟通,让网友们能看到一个真实的人和事的存在,但是直播同时也会把自己的隐私置于公众面前,但是我们并没有太多的担心,因为我们直播的都是自己平时该做的事情,俗话说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反而这样更能够赢得网友的支持。我家和普通的村民一样,上有年迈的公婆下有3个孩子,最小的二猪现在也只有4岁半,公婆80岁的人很朴实话语很少,但二老从未闲过,一直默默无闻地在帮我们做事。2017年中秋节前后,老父亲复发了严重的抑郁症,一直到现在还在慢慢康复中,多亏了婆婆和兄弟妯娌以及四位姐姐家,我们互相理解照顾老父亲,亲人之间需要理解信任和支持,和睦的家庭使我们有更多时间把真实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 用心、真实、保证质量、坚持创作
头条三农:
有些农友曾分享说,一个精良的视频从策划、拍摄到剪辑成片,有时甚至要花上大半天时间,除了时间成本外,购买专业摄影设备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甚至有时要组团队来创作。对于这些成本究竟要不要花,怎么花才值得,清香姐能以自己的经验和大家聊聊这个问题吗?
泥土的清香:
我们从开始拍视频,一直认为视频必须严把质量关,清晰的画面,巧妙的构图和准确的字幕,是做好每一只视频的前提(不过我自己也会犯一些小错误,像错别字啊什么的,发现后我们都及时改正了),当然设备也很重要,优质的设备拍出的效果比普通的设备还是要好许多,前期购买设备花费也不是小数目,自己需要啥设备我建议还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定,当然好设备效果会好很多。一句话“够用”即可。
头条三农:
那清香姐家里目前日常都配备了什么拍摄设备,能分享下吗?另外拍摄这个事情这么专业,泥土哥应该也下了很多功夫,都是通过什么方式学习和自学的呢?能给大家支支招吗?
泥土的清香:
从做自媒体开始,我们陆续购买了单反,摄像灯,滑轨,三脚架,运动相机等等,首先单反画质精良,而且也比摄像机小巧便于携带,必要时拍些照片也很不错。拍段视频三脚架必不可少,包括直播,如果没有三脚架,自拍无法进行,还能解决画面抖动的问题。另外的设备,灯、
滑轨等等可不购买,前提是满足正常拍摄的话有一个单反或者摄像机架上架子足够了,如你需要更好的质量,再慢慢购买其他设备。我和泥土哥拍摄视频,前期都是自学,多看其他优质作者的视频,先从模仿开始,一遍不行两边遍甚至多遍,俗话说熟能生巧,笨鸟先飞,当你有足够的经验以后,拍摄视频也不是很困难的事情了。重点:多练习,多模仿,时间长了再加入自己的思想就可以了。
头条三农:
从开始创作到现在,内容、选题、制作等等方面,经历了怎样的变化?想要做好视频的农友在这几点上应该做哪些功课?大家应该如何从身边取材,制作出点击量高的视频呢?
泥土的清香:
一开始我们创作比较简单,只是从农村简单的美食下手,侧面烘托农村的人和事物,但是后来觉得这还不足以表现真实的农村变化,慢慢我们尝试把素材扩大到田间地头、邻里之间,单纯的美食也变成了农耕,美食、科技、新农村变化等等,多样的素材有助于自己视频和直播的内容多样化,善于发现从小事烘托真善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善于发现身边的一切亮点,作为三农创作者还必须要学会。
头条三农: 那您觉得三农领域内容创作者最难的是什么?过去有什么比较艰难的故事吗?您现在攻克这个难题了吗?
泥土的清香:
作为三农领域的内容创作者,最困难的就是时间和体力,像我们自身是农民的创作者,你要劳动的同时,拍摄剪辑制作发布,需要很多时间来完成。我们都是白天劳作,晚上剪辑制作,只有坚持才能做的下来,当然你如果有团队那就轻松多了。我和泥土哥现在还是没有团队,两个人一直坚持做,其实也是蛮累的,不过只要能坚持下来总会有收获的。
头条三农: 内容创作者做到今天,您分析自己能获得这么多粉丝喜欢的原因是什么?建议其他创作者该如何“做自己”呢?
泥土的清香:
做短视频两年的时间,能收获广大粉丝的喜欢,我觉得最起码你要真实,这是基础,建议广大喜欢自媒体的作者们,做短视频、直播的同时,别忘了自己是谁、你的初衷在哪里就ok了。十分感谢大家一路以来对泥土的清香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