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每日人物徐爽。
编辑|金色圆圈
8月30日,李阳前妻金某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视频,指责李阳殴打女儿。后来,李阳通过律师表示,家暴不是真的,而是他和金在抚养孩子的观念上有分歧。
这不是李阳第一次卷入“家暴”。早在2011年9月,金某就通过微博起诉李阳家暴,并提出离婚。后来法院认定李阳实施了家庭暴力,判决离婚生效,孩子的抚养权归金某。《家暴门》一度成为李阳和疯狂英语的转折点。
在此之前,李阳是一位励志的教育家:他常年英语不及格,通过努力学习,他成为了一名英语电台主持人,创造了自己的学习方法,成立了疯狂英语公司。在英语最“疯狂”的时刻,他有一次在故宫前上课,一万人在他后面喊“中国人”。2008年北京奥运会,他担任志愿者英语口语培训总教练,风光无限。
但离婚诉讼后,李阳被分割1200万资产,原本如火如荼的上市计划被搁置,多位高管一起离开公司。
李阳在故宫前做了演讲。(来源:网络)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有一些关于李阳的报道。2013年底,他加入了安利和福地两家直销公司。2014年皈依佛门,师从少林方丈释永信。
据天空调查,2015年以来,广东溧阳文化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在深圳、厦门、湖南、陕西的12家分公司被撤销或注销,仅剩2家。截至目前,公司共涉及劳动争议诉讼71起,立案理由多为拖欠工资。
要不是这个“家暴”的谣言,李阳已经很少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了。然而,根据每日数据,李阳的疯狂英语业务并没有停止。
#成千上万的县和商店,继续蹦跶。
肖莎记得两年前,她还在上高三。突然,李阳来到她所在的长沙一所中学,被老师“抓”了一整年开会。本来是开幕式的分享环节。作为嘉宾,李阳开启了上课模式。肖莎回忆说,工作人员给每个人都发了一本薄薄的小册子。上面的句型很简单。李阳读一句话,下面的同学要大声读出来。讲了一些做人的道理后,李阳又弹起了音乐,要求每个学生举着一面小国旗,一起唱《我和我的祖国》。
时至今日,这样的场景依然在全国各地发生。这是李阳实践了20年的“校园巡回演讲模式”。内容相似,链接相似,氛围充足后,他开始卖疯狂英语教材和夏令营。然而,20年前奏效的方法现在似乎很少得到支持。广西钦州的一位同学说,2018年李阳也在他的学校做了演讲。“这个演讲听起来不靠谱,洗脑性很强。中文下面的蛋是什么英文?”。
在肖莎的印象里,李阳的叫卖被忽略了,大家在下面小声说:“他不是家暴吗,怎么还能出来蹦跶?”会后,李阳的英文小册子被扔进垃圾桶,“杂物间全是”。
根据管波公布的行程,疯狂英语旗舰“全封闭夏令营”仍在进行。今年7月18日,该项目在北京正式开业。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李阳减少了对广州北部城市的说教。2021年,李阳推出“县域千店”计划,声称10年内开设1万所附属分校,将遍布全国各镇、县、市。最近两次旨在招募附属学校的“疯狂英语校长会议”分别在河北张家口和安徽蚌埠举行。
曾经做过疯狂英语讲座的油菜籽说,李阳转向下沉市场是合理的。“他一直偏爱那些怀恨在心,喜欢谈论‘进城’的孩子”。
“屌丝反击”也是李阳众多弟子的身份标签。疯狂英语夏令营总指挥官严金拍来自河南农村。据媒体报道,他老家房子常年漏雨。在疯狂英语学习了三年后,他建了一栋500平方米的豪宅。今年,颜锦拍和李阳录制了《千县千店》视频,说要用英语改变农村孩子的命运,让他们享受北上广一样的教育。
李阳在故宫前做了演讲。(来源:网络)
不过,虽然号称照顾农村孩子,疯狂英语的价格似乎并没有下降。根据李阳6月份在社交网站上发布的信息,为期10天的夏令营价格分为两个档次,即普通型2.4万元,“李阳秘训”型4.8万元。李阳还表示,如果想成为加盟商,需要支付1980元参加演示。
油菜籽还记得疯狂英语老师是怎么说服他报名参加夏令营的:“如果我是你,就算借钱我也会给这个夏令营,而且一定要上最好的课。之后,钱会很快回来。”从油菜籽的角度来看,李阳和疯狂英语被包裹在励志鸡汤的外壳里,让每个人都有不切实际的幻想,试图快速成功。
“这么说有点残忍,但现实是,有些没见过世面的孩子可能很容易被李阳的话打动。这也意味着现在去他们那里可以更好地招生。”油菜籽说。
2011年9月,从疯狂英语广州夏令营回来没多久,高木就在报纸上看到了李阳被家暴的消息。“不是特别惊讶,他经常在他的班级演讲中有一些大男子主义的演讲。
,当时便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高木记得,有一次李阳讲到自己工作有多努力,“就算老婆生重病住院了,我还是会在外面继续工作。”话毕,全场一片安静,李阳觉察到可能不妥,赶紧找补:“我继续工作当然是为了挣钱给老婆看病嘛。”在场观众才一片“哦”,接着热烈地鼓起了掌。
在高木看来,李阳并非对他人的感受迟钝,“一个成功的演讲家,怎可能不洞悉人心,只是他从不愿意站在他人角度考虑问题,除非这件事威胁到他。”
“所以家暴不只是一个发生在家庭内部的丑闻,折射的是他一直以来的价值观。”高木反思起当年的那股“不对劲”:空洞的励志宣言背后缺乏对具体的人的关怀,日常课堂从来是李阳单方面的输出,没有互动,只有李阳和机械跟读的“教徒们”。
这一次,Kim再度指责李阳“家暴”后,李阳疯狂英语的官方网站于近日停止用户访问,页面显示“网站正在升级”。
# 走向衰弱,一种必然
李阳的成功,得益于时代,后续没落,也是因为时代。
千禧年之际,中国申奥成功,加入世贸,社会整体风向是要学好英语,走向国际。在教学模式僵化的哑巴英语时代,以口语见长的李阳无疑是一股新风。曾在中学受到李阳演讲的感召,上大学后,菜籽怀着一腔热血,来疯狂英语应聘。“我相信,这个时代需要很多英语人才,包括很多学员都是如此认为。”当时在广州,来上课的不止有学校学生,还有做贸易的企业老板,甚至上了年纪的大爷大妈,都来听李阳讲课。
李阳在户外宣讲。(图源:网络)
然而,菜籽渐渐发现,李阳的英语教育,是不是可持续的。
随着教培行业的发展,市场逐渐细分,小升初、高考、托福GRE等领域,都有专门的机构,来提供更针对化的服务。“李阳发现夏令营挺赚钱的,就一直留在原地了,这个模式并没有更多的变化。”一位最近上完李阳网课的用户,在论坛里写下课后评价:“他的课程内容并没有太大变化,我小学时候他教发音,10年过去了,还在教发音。”
高木现在回想起那次疯狂英语的夏令营,仿佛走进一次大型促销活动的现场。“在音乐、情绪和群体氛围的煽动下,你可能会想买他的产品。但一个企业,靠冲动消费是走不远的。”
在高木看来,李阳的英语学习方法并非没有借鉴之处,基本理念也是正确的。“口语嘛,确实要多说多练,教材列举的常用800句,配合不同场景对话,合理且实用。”网络论坛也有不少用户表示,在哑巴英语的大环境下,李阳和疯狂英语确实有给基础不好的学生一些启发和鼓励。“而且他们的音标确实教得不错,用手势去抠音节的发音细节,印象深刻。”高木记得,一直分不清重音如何区分的他,直到去了这次夏令营才彻底弄明白。
“可惜疯狂英语后续并没有提供一个系统的指导,他们的产品没有形成闭环,如果学生缺乏自律,很难从中得到真正的提高。”高木多年后意识到,语言学习,从来都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想在几天之内有多大的提升不太现实。“李阳只是给你打了针兴奋剂,那一阵劲过去了,就过去了。”
高木认为,不学语法、不背单词、不刷考题,单凭口语练习来提高整个英语能力,是有些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无法适配现实情况和人的惰性。“李阳或许想在中国营造一个‘在外国学英语’的环境,但这不是一个培训班能做到的事情。”
菜籽在2011年做过一个调研,他发现,李阳之于疯狂英语,不可替代性太强了。同样是去某地做宣讲,李阳和他的徒弟的销售额度相差甚远。“如果那场李阳老师来了,名额就能招满。”
早在2009年,40岁的李阳就在他的博客发表了“退休宣言”,号称要告别演讲台,寻找接班人。显然,这一计划并没有落实,之后的十余年,李阳依然活跃在一线,亲自前往各中小学校园做宣讲。由于冬夏两届集训营是疯狂英语最主要的盈利渠道,李阳全年几乎都是在围绕这两营的招生忙碌。
这也暴露了疯狂英语内部组织的缺陷:一个成熟的公司缺了CEO,通常可以运转下去,但疯狂英语,缺了李阳几乎寸步难行。
菜籽认为,这种单一的组织架构,与李阳的行事风格也有关系。“在疯狂英语,李阳代表绝对的权威。”他记得,每次教研团队因为一些问题争吵,这个对话往往会终结于“李阳老师认为这件事该这么做”。没有人敢质疑答案是否正确,只知道李阳就是最终答案。
用人方面的不专业,也揭示了疯狂英语的一些潜在问题。菜籽了解到,疯狂英语夏令营的所有助教老师,几乎都是临时聘请的,在开营前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开始面向全国招募,招募的考核内容也较为偏颇,口语是最重要的,其它如语法、词汇、听力等等,并不做要求。
“其实大部分是广州本地二本及以下大学的在校生,广告宣传说都是通过专业八级考试的,但我经历的那两届,没一个助教拿到专八证书,主讲里有教师资格证的也微乎其微。”在菜籽看来,这样一个临时性团队,很难有凝聚力,是否有统一的教学理念,都不得而知。
菜籽至今还记得面试助教时的情景,一屋子四五十个大学生,都是特别喜欢疯狂英语的。面试尤为残酷,一轮轮的筛选、培训、教学走下来,到最后,每个人都精疲力尽,年少时对于疯狂英语的崇拜,最终在这一轮轮的榨取中消失殆尽。
菜籽谈起最终离开疯狂英语的原因,“满腔的热情被利用和榨干,我感到寒心。”在夏令营的10天,是他有生以来最累的10天,早上6点起床,他需要带领学生早读,对负责的十多位学生逐一考核,反复纠音,课程一直排到晚上10点,回宿舍后继续给学生写总结。平均每天高强度工作13小时,工作期间得一直保持热情活力、满脸微笑的状态。
但这样的工作换来的是0元薪酬。“曾经口头许诺100元/天,结果我看到合同上薪水写的是0。”疯狂英语的工作人员和菜籽说,“这是一个见识和锻炼的舞台,谈钱太庸俗,不给钱还愿意来的,说明他才是真的非常认同我们理念的人”。
上网课的李阳与他的女儿们。(图源:网课视频截图)
这两年,李阳或许意识到自己有些落后时代,他开设短视频账号,开始直播带课,还拉了两个女儿一起出现在镜头前。但大部分时候,都是李阳在说话,女儿们在镜头两侧站立,目视前方,保持着始终如一的微笑。到了说英语的部分,李阳念一句,女儿们跟着念一遍,如此重复50分钟。
高木有点不太理解让两个女儿站在这里的意义,他看不到父女之间的人情味,也看不到师生的互动参与,女儿的存在似乎是为了论证李阳的教育功效,或者作为网络授课增添气氛的工具。
“她们在微笑,可是看着一点都不快乐啊。”
(文中菜籽、高木、小沙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