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在成为歌手或者在舞台上唱歌之前,一开始通常拥有的不是掌控舞台、让所有人惊喜的自信,而是害怕舞台、犹豫不决的胆怯。
“其实,每个人都应该想象站在聚光灯下,但现实中,并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勇气。”在重庆大学校园歌手大赛试听现场接受采访时,有选手这样说。她姓邱,是公共管理学院的大四学生。这是她最后一个主修年,第29届校园歌手大赛几乎成了她大学最后的遗憾。
和很多同学一样,小秋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喜欢听歌,轻声哼唱。她渴望舞台,但也害怕舞台。“我从大一就开始关注歌手大赛。虽然很羡慕站在舞台上的歌手,但一直不敢报名参加比赛,所以前三年都是以观众的身份参加歌手比赛。”
其实这也是近几年歌手大赛的一个痛点。这场属于全校的盛宴,逐渐变成了活跃的校园歌手的“个人秀”和其他同学的短期看客。但是,舞台不应该局限在方寸之间,而应该延伸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它不应该只是一场昙花一现的选秀节目,而是一种给人勇气的力量。对小秋来说,这种力量的开始来自一间精致的粉色小屋。
(重庆大学学生会在学校食堂前设置的k歌小屋)
这是重庆大学学生会在预热阶段推出的校园卡拉ok房。学生在房间里录制的歌曲将在一个系统中同步分享,让更多的学生听到。
“卡拉ok房的形式最终让我迈出了一小步,但真正让我有勇气迈出一大步的,是对卡拉ok系统的点评。”她唱的是《水星记》,里面有一句“姐姐小姐,去比赛给你打电话!”评《男孩歌曲集1》。
“在这个过程中,我感觉自己已经走上了舞台。这种被听到、被看到、被肯定的喜悦,终于让我鼓起勇气报名参加了大学最后一年思考了三年的歌手大赛。而且我认为迈出这一步的勇气也将支持更多的步骤继续走向未来。”
舞台背后,涓涓微光
“抢歌手大赛决赛门票比抢课还难。”这是校园歌手大赛活动征集建议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意见。通常学校的文艺活动会选择设备相对完善、现场操作容易的大剧场或小剧场,但其容量仍然极其有限,很难拿到歌手大赛决赛的门票。所以,在明确了学生最迫切的需求后,学生会最终决定将最终的场地定在能容纳近万人的风雨操场,但这个决定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我们从场馆申请开始就遇到了困难。近十年来,除了校庆,几乎没有在风雨操场举办文艺活动。而且学校对于大型学生活动的开展有着严格的防疫要求,活动的开展也需要学校各部门的配合。”韩永通说。他是第29届校园歌手大赛的导演,也是赛事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他还提议在风雨操场举办总决赛。活动宣布期间,他几乎随时都在办公室,不断与老师沟通。“既然我们决定开创一个满足学生需求的先例,我们就必须尽力向学校展示我们有这个能力和信心。”
场地宣布后,工作量成倍增加。李紫英是本次歌手大赛的工作人员之一,主要负责舞台效果和现场音频。在户外举办歌手大赛,对现场的音响和灯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她已经联系了很多音像店,多次调试音乐和灯光。“当赛事确定在风雨操场举办时,就已经意味着活动规格上升了,所以无论场地条件如何,我们在筹备阶段只能在各方面有更高的要求。”
(员工对照任务列表检查进度)
由于歌手大赛即将在学期结束时举行,学生会工作人员本身也承受着巨大的学业压力。王宇斌是歌手大赛宣传工作的总负责人,土木工程学院大二学生。那段时间他几乎忙于白天歌手大赛各种宣传资料的修改优化,宣传文件的准备,外媒的联系等。而他只能挤出晚上睡觉的时间来复习本已繁重的作业。
“户外举办最不可控的因素之一是天气。总决赛前的这段时间,有的工作人员甚至开始根据风向和云层研究下雨的可能性,有的则负责针对各种天气情况制定应急预案,”歌手大赛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徐阳石宇说。“其实,没有人想麻烦自己。如果像以前一样在大剧院或小剧场等室内场馆举办,大家的工作会轻松很多,但现在对学生了解清楚了。
微光聚合,便是炬火
>申请,联络,分工行动。物资,舞美,预先彩排。紧锣密鼓的筹备工作压实了重庆大学学生会人员的生活,也让日子的流逝变得更加难以感知。三天、两天、一天,日程表上的工作被一项项划去,最终的决赛便这样到来了。当同学们走入早已为他们布置好的会场,“哇,这也太酷了”“看来我们有了重大人专属的演唱会”、“好高大上的现场”等赞叹从他们口中发出。
随着《我和我的祖国》歌声响起,重庆大学第二十九届校园歌手大赛决赛正式拉开帷幕,现场同学齐声歌唱,共同为祖国呐喊,饱含深情地表露内心的自豪心绪。随后,往届校园十佳歌手代表、港澳台同学代表、留学生代表纷纷登台,这些具有不同生活经历与文化背景的嘉宾为观众们展现了美声、民族、流行、阿卡贝拉、Bbox等各具风格又和谐统一的音乐之美。当进入决赛的十组选手登台时,台下传来的一阵阵欢呼与呐喊,观众们手中整齐划一的荧光棒,随音乐情绪涨落起伏的人浪,都见证了当下的欢畅与难忘。
(重庆大学第二十九届校园歌手大赛决赛现场)
这一夜,绵绵小雨落在地上,雾都重庆的典型气象仿佛在说:“这其实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夜晚”。然而,这一夜,一股豪情也腾起凌云,分明是在宣告:“重大人有了自己的演唱会和文化盛宴”。活动当晚,风雨操场座无虚席、人声鼎沸,3000多名学生在现场欢呼呐喊,直播平台近35万人次共同见证,一曲曲动人歌声不仅回荡在重大的校园里,更将永远萦绕在每一名学生会工作人员的心头。
品牌活动是一个学生组织服务广大同学成长成才需求的重要支点,往往传承多届,具有良好的口碑和一群忠实的拥趸。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广大同学需求的变化,这些活动也需要通过改革来焕发新的活力,以更切合需求的形式与内容体现服务功能。
校园歌手大赛是重庆大学学生会的一项品牌活动,已举办了二十八届,一年一度的文艺盛宴在时光流转中陪伴一代代重大人走过了激扬青春、笃志求学的岁月,不仅丰富同学校园生活,更承载着传美之责和育人之任。
从同学们的三两句建议发端,经过充分的调研,审慎的评估,周密的论证,忙碌的筹备,这场承载了众多重大人心愿,满足了众多重大人期待的校园歌手大赛终于如期而至,整个过程里,满载着学生会“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的初心与使命。赛后,看着不断刷屏的朋友圈,学生会工作人员感叹:“能为同学们创造如此多美好的回忆,哪怕苦点累点,这都是我们可以铭记一辈子的事情。”
来源:中华全国学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