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宝丽来的粉丝,我相信在这个快速拍摄的数字时代,你会更加怀念宝丽来带给你的那些独特的记忆――那就是。
比如仔细考虑后点击,比如每张照片慢慢显影后的惊喜,比如看到一张好照片,大家都在为收藏的快乐而奋斗。
为了让人们更便携,让宝丽来更有吸引力,他们最近推出了宝丽来Go,这是世界上最小的即时成像胶片相机。
这也是宝丽来宝丽来相机在过去几十年中规模最大的变化。
#世界上最小的宝丽来相机来了。
这款宝丽来相机的尺寸只有10.4厘米长,8.4厘米宽,6.1厘米高,一只手就能掌握,很容易拿出来。
宝丽来前宝丽来相机宝丽来Now的尺寸为15 x 11.1 x 9.4厘米
新一代的重量也比上一代轻了一倍,只有242g。
为了配合宝丽来围棋的小尺寸,宝丽来也推出了自己的缩小围棋方块电影。
这部电影也改变了宝丽来经典方块电影的标准,进行了重新设计。这是迄今为止宝丽来生产的最小的即时成像胶片。
其整体尺寸为6.665.39cm,画面面积为4.74.6cm,类似于一张证件,成像时间约为10-15分钟。
然而这款相机“麻雀虽小”,却是“全能”。
宝丽来Go内置750毫安时电池,最高可拍摄15部电影。像传统的宝丽来电影一样,每部电影是8部。
胶片,而且可以通过USB充电,提高了便利性。
其他参数方面,相机快门速度为1/125-30秒,光圈可以选择f/12和f/52。等效焦距为35mm,快门速度为1/125-30。
秒,还内置了一个自动闪光灯。
作为一款聚焦年轻人潮流的相机产品,自拍是很自然的。
它新开发了许多支持自拍的功能。它内置了自拍功能,可以帮助用户拍照、计时、动态闪光灯和胶片计数器,还可以播放双曝光。
同时保留了经典的宝丽来设计,如白色表壳、圆形造型、Logo元素等,依旧是宝丽来的风格,盒子将提供24个。
不同的贴纸图案,可以在机身上选择自己喜欢的贴纸。
售价方面,宝丽来Go相机售价919元,双包彩膜套装155元,共16张照片。
相比于手机上几十个一秒钟就能连拍的摄像头,这个数字真的足够让人去珍惜和对待每一个镜头,每一个被小心按下的快门。
很多人过去认为。
宝丽来相机太大了,而 Polaroid Go 便捷、小巧的特性,想必也会为宝丽来带来新一批消费者。宝丽来 CEO Oskar Smolokowski 表示,自从 3
年前新团队接管公司以来,他们的工作重心一直都是将创新、产品设计、创意以及些许态度带回到宝丽来,而 Polaroid Go 是他们目前最大的一次突破。
这款全球最小的拍立得相机,就是宝丽来又一次「玩创意」的体现。
# 现在,宝丽来喜欢「玩创意」
不止推出世界上最小的拍立得相机,宝丽来现在已经成了一个极具辨识度的生活方式品牌。
它们大张旗鼓地和影视、时尚、设计甚至音乐领域跨界合作,也推出了一系列的活动和联名产品,告诉消费者它们依然还在年轻群体中活跃着。
在 Polaroid Go 上市时,宝丽来就启动了一个新的创意活动:Go create。
他们想把不同艺术门类及全球文化的创作人士都聚集起来,一起分享他们灵感和创造的故事,这样就能制造一个宝丽来的线上线下联动的社区,让宝丽来的文化通过这些人在全球传播。
传统胶片和拍立得,似乎已经成为了怀旧的代名词,但宝丽来依然让自己的触角伸至各个角落。
去年,宝丽来还为《曼达洛人》粉丝制作了一部即拍即得的胶片相机。
它基于 Polaroid Now 型号,把相机外形的颜色、纹理,都变成了曼罗达人装甲的样子,发布时间也赶上了《曼达洛人》新一季的开播。
前年,《怪奇物语》大火,宝丽来也推出了一款特别版的 OneStep 2
拍立得「颠倒相机」,上面的文字是完全颠倒设计印刷的,因为《怪奇物语》里的主角也生活在一个颠倒的世界。
不止影视作品,宝丽来也积极和时尚潮流类品牌玩「宝丽来风」的创意。
2018 年,PUMA 和宝丽来联名推出 RS-0、RS-100 两款鞋,不仅选取了 Polaroid OneStep
拍立得相机的经典配色,还把拍立得的五彩条纹设计在鞋带处,一眼就能看出它的宝丽来影子。
除了和外部各界玩转创意,宝丽来对于自身产品也没有落下。
前年,宝丽来发布了一款名为宝丽来实验室(Polaroid Lab)的打印机,只要把手机放在打印机下,就能翻拍打印出手机中的照片。
去年 8 月,宝丽来就推出了一款名叫 Hi-Print 的袖珍照片打印机,它能在一分钟内将手机照片转换为 2.3×3.4
英寸的相纸输出,然后可以把这张相纸贴在电脑、背包、桌面等各个地方。
近些年,宝丽来还推出过无人机、电视和显示器、自带打印机的数码相机 Snap Touch、可以连接 Instagram 的数码相机、运动相机
Cube、甚至还有 3D 打印笔……
当我们看到宝丽来现在不断用出奇制胜的新动作,博得消费者的眼球,搅动市场的潮水时,其实创意的基因,一直以来就潜藏在宝丽来的历史之中。
# 创造者的基因,曾在数字化中倒下
回到 1937 年,宝丽来创立的那一年,只是因为女儿问的一个问题:
> 为什么照片不能拍下就能立刻看到?
于是,宝丽来诞生了。
宝丽来的创始者埃德温兰德,也是当时最伟大的发明家之一,他也是乔布斯的偶像,当年宝丽来相机的火热程度,可完全不亚于现在的苹果。
▲ 第一张宝丽来照片,是兰德本人的肖像
1937 年宝丽来刚成立时,其实早期主要生产太阳镜和发明其他光学技术,直到 1947 年,兰德发明了第一种即时成像系统,一年后,宝丽来推出了一次成像相机
Polaroid Model 95 和专用胶卷,立刻轰动了整个世界。
1972 年,全球第一台可直接「吐出自印相片」的照相机:SX-70 诞生,十几秒就能让一张照片显影,改写了摄影文化的历史。
拥有一台 SX-70,在当时就是象征着「时髦」。
从社会名流、一线明星、摄影家、艺术家,到每个追赶潮流的年轻人,人人手中都挎着一台宝丽来。安迪沃霍尔、萨尔瓦多达利、荒木经惟等艺术家,都对它爱不释手。
▲《LIFE》杂志封面上,Polaroid 公司创始人 Edwin Land 正在向孩子们展示 SX-70 相机
一时之间,宝丽来风靡全球、风光无限。
兰德也通过宝丽来,找到了艺术、科学、商业的最佳结合点,在 1982 年兰德退休时,宝丽莱已经是一家资产数十亿美元的巨型企业。
不过宝丽来的「创意」,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停滞不前。
之后,宝丽来在高额盈利的势头下不断扩充团队,1983 年,公司高达 1.3 万人,推销员涨了 5
倍,内部越来越臃肿;还借下了巨额债务打官司,以防被迪斯尼家族企业吞并;不过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宝丽来没有跟上数字时代的热潮。
技术和产品,一直以来是宝丽来的核心竞争力。不过当 20 世纪 90 年代数字摄影崛起时,「即拍即得」的优势逐渐被削弱。
宝丽来面对数字化的趋势,依然只守住「即时成像」业务,担心底片销量,担心影像品质下降,当然现实原因也是因为宝丽来在底片制造上投入太大,很难轻易舍弃。
▲宝丽来工厂, 图片来自:Mee-Lai Stone
之后,命途多舛的宝丽来两次破产被收购转卖,一次是 2001 年宝丽来因举债过多宣告破产,被明尼苏达州企业派特斯全球集团买下后,宝丽来又因 CEO Tom
Petters 陷入旁氏骗局被判入狱,第二次申请破产。
曾经在相机领域创意无限的宝丽来,也逐渐成为大家眼中小众甚至返古的存在。
2008 年 2 月,宝丽来宣布停止制造底片。但它的粉丝依然不愿放弃,发起了「The Impossible
Project」运动,救下了荷兰最后一家宝丽来工厂。
直到 2017 年,宝丽来成立 80 周年,它也有了新东家――Impossible Project 团队。
他们收购了拥有宝丽来品牌的控股公司,然后重塑品牌,将速印部门改为「Polaroid Originals」,还让经典回归,推出新相机 OneStep
2,随后复刻多款机型,随后,也开始让「创意」重回宝丽来身上。
接着,就出现了上文提到,在各种外界合作和活动上「玩创意」,频频出现在我们视线中的宝丽来。
去年,宝丽来又将 Polaroid Originals 更名为 Polaroid,建立全新的视觉形象,还发布了新相机 Polaroid Now。
接下来,宝丽来的创意之路还将继续下去。
# 创意背后,我们怀念的仍然是复古情怀
2008 年,宝丽来为了抵债售卖大部分藏品时,一张安迪沃霍尔的自拍像,卖到了 25.45 万美元,创下了宝丽来照片的拍卖纪录。
宝丽来估计自己也没想到「情怀」能够卖出如此高价。
▲ 安迪沃霍尔用宝丽来自拍的照片
数字化的虚拟时代确实给很多「实物」造成了极大的冲击,拍立得相机也不例外。
但当数字化浪潮快速席卷一切时,同样人们也会抗拒过度数字化的生活,开始怀念起旧时缓慢、静止、等待的美好,作为对无法避免的数字生活的缓冲。
当一张拍立得相片出来,人们不会觉得这是一张像手机相册里的照片一样,能够被删除、被遗忘,它已经来到了人们手中,可以挂在墙上、贴在冰箱上。
▲ 图片来自:Marcus Branch
宝丽来、富士、柯达及其它一些实验性相机,都勾起了千禧一代的复古情怀。
Instax 算是其中最畅销的即时成像相机之一。2016 财年,富士就卖了 660 万台 Instax 相机和打印机。
数字化的浪潮,同样也为拍立得相机带来了新生。
拍立得相机的照片从旧时到现在,一直都存在着强烈的社交属性,当人们把私藏的照片和他人分享,当人们拍下拍立得照片再传上社交软件获得大量点赞,当明星们用拍立得照片展现自己的独特味道……也会引来越来越多人的跟潮。
泰勒 斯威夫特在专辑 《1989》封面采用宝丽来快照时,就引起很多粉丝和年轻群体掀起快照相机的「文艺复兴」。
现在,宝丽来已经不再只象征着拍立得相机本身,而是升级成一种「摄影次文化」。
很多 app 推出的复古、黄褐、白色边框的拍立得滤镜,都是为了满足人们对拍立得的复古文化的追求。这份怀旧,不止在线下,也会在线上。
当复古的事物用新形式出现,它们也会在当下的市场重新复活。
2014 年曾有一份报告指出,如果用户被怀旧情绪打动,他们会更愿意为产品掏钱。
▲《爱丽丝都市漫游记》剧照 Wim Wenders
不过,制造拍立得照片的缓慢过程,以及把它拿在手中那种怀旧、复古、粗糙的气息与质感,拍摄背后的交流感、游戏感和故事感,都是数字滤镜无法模拟的。
所以我们现在可以看到,拍立得的即时成像相机仍然在更新换代,以一种更受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因为人们仍然对它留有热爱。
正如即时打印照片的初创公司 Prynt CEO Clément Perrot 所说:
> 90
> 年代时,你的邮箱会收到无数邮件,你甚至都不关心,看都不去看。现在呢,你还是会收到无数电子邮件,不过你更加不再关心了。但当你收到一封真实的信,或者明信片,你会兴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