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讲了调整的“套路和潜规则”,还有你不知道的考研调整的“潜规则”。想调剂上岸一定要看,最近五一考研复试调剂组,大家都在讨论联系导师这件事。
灵魂拷问:联系导师了吗?导师回复你了吗?
总是看到一个同学问:
老师,能不能不联系导师,复试后再联系?
老师,我联系了老师,给我发了两封邮件,但是没有回复我。是不是没希望了?我现在没心情复习?
事情不是每个人想的那样。没必要联系导师。如果不联系导师或者联系后不回复,不代表没有机会!别被骗了!
首先我给大家讲一下研究生选择导师的过程,让大家明白现阶段联系导师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联系导师没有必要。
一般情况下,研究生导师选择以下时间:
*复试成绩确认后,拟录取考生可联系导师,与导师双向选择;
*有些情况下,导师会在研究生入学前的暑假联系学生;
*有些情况下,开学前几个月甚至更晚,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可能会在不同时间选择导师。
根据你所申请院校的选导师机制,什么时候开始选导师。
北京交通大学:复试前不需要联系导师。候选人可以自己决定。
中国电子科技大学:复试前无需联系导师。候选人可以自己决定。
重庆工商大学:研究生进校报后,导师由师生互选确定,目前无需联系导师。
所以在这个阶段,提前联系导师,就是选择一个自己有意向的导师,在入学考试后跟随他去读研,能够比别人提前一步选择更好的导师或者喜欢的导师。但是选择导师是双向选择。不仅选导师,导师也选学生,看你是否合适。即使现在,你已经联系了你的导师。如果导师给你肯定的回答说是,那么复试结束后,他会再进行一次面试,评估一些专业问题,真正看看你作为学生的情况。你想选择你吗?
如果你比较确定自己能够进入复试,录取的可能性比较高,或者有突出的专业表现,比如发表过论文,拥有过专利,或者获得过省级奖项等。你可以在这个阶段联系你的导师互相交流。
对于成绩一般,没有突出表现,或者成绩不确定能否进入复试的,可以不联系,认真准备复试,努力把复试翻个底朝天。如果没有联系,计划报名后可以再联系。不要怕选不到导师,只要能上岸就有导师!
但是,联系导师并不是大家想的那样“开后门”。研究生复试部分由5~7人的专家组面试。即使你联系的导师在里面,他一个人也无法决定你是否通过。而且,有可能你之前发的简历被导师很好的阅读了,但是当你的实际表现和简历完全不匹配的时候,导师肯定不会要你的。所以大家的重点应该是准备复试。
如果你想知道你所申请院校的专业选择导师的时间,可以咨询学校的招生办或者上一届学长的姐姐。
邮件怎么写?有哪些注意事项?
联系导师要注意的事情:只要真诚地表明你的意图就可以了。给导师的邮件通常是关于你的介绍,也就是你的简历。简历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如果本科院校成绩突出,可以写个人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初试成绩。还有英语成绩和科研经历(这个很重要,这也是导师最感兴趣的内容。如果没有,
1、注意邮件标题,一定要清晰,这样老师一眼就能看出这封邮件是干什么用的,比如邮件主题:20。
21考生姓名+自荐信;2、邮件称呼,一定要带上姓氏,表示尊敬,千万不要群发邮件把老师姓名弄错,这样会弄巧成拙,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
3、重点突出与报考专业相关内容,如果提前了解过导师的研究方向,突出本科所学专业与导师研究领域相关的部分;
4、英语表现突出也可以写上,读研对于英语也有一定水平要求,如果你已经过了雅思这就是一个闪光点,没有的话可以写上英语六级已过(没过的话不写也没关系);
5、如果有其他方面突出的能力也可以写上,比如说熟练使用与专业相关的软件、office系列软件使用熟练等等。
6、最后一定别忘了写上联系方式,方便老师与你联系。
7、如果有与老师特别的渊源小故事,也可以写上,比如说:在我打算考研的时候,正好赶上学校招生宣讲,当时有讲到老师,当时就特别的崇拜,对您的XXX领域的研究特别感兴趣,于是我就立志一定要努力考好,现在成绩出来了考了XXX,第一时间和您联系......(如果有真实的事件可以写上,没有别瞎编硬拉感情。)
联系之后的几种可能情况
邮件发送之后,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情况,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继续后面的工作,以下仅供参考:
最后还是想跟同学们说,如果你联系了导师,不回或者很官方的回复,不必过度解读,认真准备复试才是王道!
最最最重要的是,认真准备复试。你能进复试,能被录取,联系导师的结果才能发挥作用,才能有后续的“故事”。
小编在这里祝福同学们都能有一个圆满的结果!考研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