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010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深刻地反映了生活的真实,蕴含了艺术表达的真实。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艺术的真实放大了生活的真实,使之具有感染力,使人闭眼沉思,使人感触很深。包容、善良、朴实、真诚,不仅是做人的本质,也是文艺创作的真正主题。我们热烈推荐《都挺好》,即履行媒体引领主流舆论的责任,期待更多能帮助人们从中汲取营养的美术作品的出现。
“大家好,真好”是往年非常流行的广告词。在采访了电视剧《都挺好》的热烈反响后,记者将其运用到这部都市民生剧的主题中,觉得还挺合适的。
为了让这次专访的初衷更加清晰,我们先来介绍一下《都挺好》的大致剧情。故事发生在一个中等城市,苏的家庭由三个小家庭组成。大哥家离家很远,二哥和二妹都住在同一个城市。虽然他们不是钟鸣石鼎的家,但他们也过着富裕的生活,这是当前城市圈大多数中等收入家庭的缩影。故事的冲突源于苏沐的死。苏母亲的突然去世,让这个大家庭瞬间分崩离析,意想不到的隐患显露出来。作为长辈,父亲苏大强没有主见,自私狭隘,遇到困难时很小气。如何妥善安置这位老人?一下子,打破了大哥在国外,二哥和小妹在城里的平静生活。苏大强终于摆脱了妻子的铁腕,对几个孩子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美国工作的老板苏明哲回国后,一心想挑起家庭重担,却无力应对,导致妻儿与他不断疏远。老二胎苏明成没有责任感,贪慕虚荣,导致事业家庭双惨败。最小的苏明玉,从18岁开始就最不受父母喜欢,与家人断绝了经济联系,曾经发誓要与这个家庭划清界限,但因为家庭关系,她又一次被搅进了苏家的泥潭,在苏家的屡次危机中帮助了她。最后,由于苏明玉的不懈努力,她耐心又肯付出,终于实现了家人的回归。
对于这么一部近几年难得一见的都市生活剧,一经出版就引起了热议。无论是从题材的高度,还是娱乐欣赏的艺术表现,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近年来,宫廷剧、悬疑剧、谍战剧占据了风头,我们可以看到一部人的感情与生活的剧而不失去情感的感受,这不仅是观众欣赏趣味的变化,也是审美追求的需要。在这里,记者对采访后的感受进行了梳理,并总结了其要领,展示如下:
宽容、家庭融合乃至社会和谐的至高境界。
看到有很多矛盾的家庭可以让人释然,最终实现了很多理解。通过剧情的无数细节,我们突然发现有两个字贯穿了整个时期,那就是包容。你看,苏明哲努力顾全大局,却没有能力与之匹配,只能尽力保持平衡的老大哥形象。从小就被妈妈疼爱,盲目信任她。我提升了二哥无知无耻的形象。从小被父母嫌弃,被迫离开家庭,试图断绝与家庭的一切联系,但又果断独立,不愿意欠小妹妹任何人情。三个艺术形象,三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三个多姿多彩的人生景观,都透露出一种品质:理解、包容、能释怀、能吃苦。
宽容是家庭和谐的基石,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因。据说苏明成在剧中做了很多自私不靠谱的事情,但是他很爱妻子朱莉。在对待苏大强的养老问题上,人们也看到了他温柔的一面。苏大强很邋遢,不喜欢洗澡。她又臭又痒,反正也没洗澡。苏明成好言相劝,最后带他去洗桑拿,但他并没有以强硬的态度去杀父亲。这种耐心从一个侧面显示了他的温顺。
一位观众告诉记者,我身边每天发生的事情不是白的,也不是黑的。很多时候,黑与白都有,这就需要我们更理性地思考,在更大的环境中审视,从而洞察人性的良知。观众表达了《都挺好》应该传达的积极的思想信号。
善良,爱的纽带,爱的源泉。
46集的电视剧没有刺激的剧情,打斗激烈的场面太多,没有声、电、光的宏大场面。然而,人们可以看着它没有任何无聊的感觉,直到它最终似乎是一个未完成的结局。不能不说是一部很有魅力的剧。看完之后,很多人都说善良这个词贯穿其中,这也是它吸引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善良是人性的共同追求。就一个家庭而言,它无疑是家庭成员之间最具韧性的纽带,也是每个成员都能自觉付出的挚爱源泉。贯穿《都挺好》剧中讲述的每一个故事,描绘的每一个细节都闪耀着善意。再来看看苏家的三个孩子,他们身上始终体现着善良的本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三个好孩子,都是讲求良心、责任、奉献的优秀后代。
大哥苏明哲可以就读清华、斯坦福等世界名校,并且可以在美国结婚、生子、定居;第三个孩子苏明玉是班里第一名,年级前十名。她受到老师的重视。她很有希望去清华。即使母亲扼杀了她的梦想,她仍然可以独自成为职场的金领。比如说第二个孩子苏明成,看似有些劣迹,但情商很高,在家也能把妈妈和老婆哄高。
兴兴的,心甘情愿的付出。三个孩子在对父亲的赡养问题上也很一致,没有一个要推诿扯皮的,而且都很主动,尽自己所能去满足父亲的要求,甚至不管是否合理,一味顺着这个不靠谱的父亲,不惜伤害到自己的小家庭。在三个人的骨子里,都有着中国老百姓善良的基因。然而,他们要面对的是苏家的一地鸡毛、搞成一团糟的亲情关系。正是他们共同的善良坚守,才能让这个现代社会中的家庭得以圆满回归。不少观众认为,这是人性善良的胜利。记者在多条微博上看到这样的感言:剧中角色的命运,我们每一个人周围或自身都能或多或少找到一些相似之处。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像苏家父母这样的人,他们身上有着自私、固执、偏心,以致冷淡孤傲、难以沟通等等非理性表现。当然,我们都是普通人,都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不过,一旦为人父母,就需要好好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一言一行,学会做个善良的父母,养育好儿女,不求给他们锦衣玉食,但至少不要给他们心理创伤,完善情感建设,认真经营好家庭和亲情。
所有这一切,都源于善良本性的回归与释放。作为做人的底线,要用善良和真诚去面对现实,作为艺术创作,要为善良作传,为善良讴歌。这便是《都挺好》带给我们的又一条启示,也就是本文的主题“大家好,才是真正的好。”
简单:减少烦恼乃至获取幸福的生活方式
人的烦恼和忧虑不在于你拥有多少,而在于你计较多少。这是时下很流行的一条哲理。提倡简单生活和简洁思维,摒弃过多的欲望,也是一段人们津津乐道的名言。《都挺好》就给了我们这样一个艺术标本。
在《都挺好》中,人们都为苏明玉的际遇而难过,为她未得到应有的回报而鸣不平,希望她有更完美的人生。然而,细细品味这部热播剧,你会发现,完美与简单并不矛盾,常常是简单了,也就完美了。因为没有了过多的功利目标,反而对完美有了别人很难体味到的感受。
一位与苏明玉有着相似经历的中年观众,与记者做了促膝长谈。以下是他的谈话内容:
“两年前,我和一个创业的女朋友在酒店里彻夜长谈,我们都是苦出身,她对我说,年轻的时候,会羡慕那些在蜜罐里长大的女孩,她们是真的不识人间疾苦,无忧无虑。”
“正是这种羡慕和向往,让我的生活变得复杂起来,想得越多,烦恼越重,追求越是迫切,越感到压力重重,难以自拔。如果你像苏明玉那样,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讲责任,不计得失,把生活搞简单了,把自己搞简单了,就会变得轻松而自在。”
“两年前,我也跟那个女朋友说过,正是因为我们从小就深刻地明白,这一生想过得好,只能靠自己,所以独立和坚强这样的品质,一早就刻在了我们的基因里。我们早早接纳了这份命运,立足于现实,呼唤自己的能量、勇气和智慧,去拼一份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才有今天,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理想。”
是啊,电视剧作为艺术品,有其复杂的情节和跌宕起伏的故事,但告诉人们的主题思想却很简单明确:简单的生活,才会拥有让人称赞的品格,才有自己的幸福体验。
真实,是人生的本色,也是艺术形象的魅力
《都挺好》之所以受欢迎,就是其深刻反映的是生活的真实,同时蕴含着艺术表现的真实。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的真实放大了生活的真实,使其具有感染力,让人闭目沉思,让人感慨万端。这一命题,还是让我们从这一热播剧的大结局说起吧。
《都挺好》的故事讲到最后,最终结局是:作天作地的苏大强得了老年痴呆,终于不再作了;曾一度让人恨极的苏明成逐渐成熟,并且在工作上有了转机;一直被苏家忽略的明玉,得到父亲失智后的爱,为了照顾父亲,她辞去了自己最热爱的工作;苏大强念及二儿子苏明成过得最惨,把遗产全部留给了明成。很多观众对这个结局表示不满,认为明玉受的苦最多,心理创伤最大,应该拿到更多的遗产。况且苏大强不能光由明玉一个人包揽,因由三个孩子轮流照顾并平摊赡养费,明玉更不该为此辞职。也有人认为,明玉缺的并不是钱,而是亲情,苏大强患病后所有的父爱都给了她,明玉很享受这段时光,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无论何种解读,《都挺好》的结局都不是世俗意义上的大团圆,明成最后去了非洲,朱丽也没有和她复婚,照顾父亲的重担落在了明玉一个人身上。
结局不完美,无论从现实生活中,还是艺术创作上,都阐释了一个时下大多数有识之士的人生理念:真实的面对生活、真实的反映生活,才是人生大理。
生活的真实,我们从老二苏明成上看到了。他时而乖巧懂事,时而暴力残忍;时而孝顺体贴,时而恶语相向;时而出手大方,时而小气吝啬;时而壮志凌云,时而颓废消极;时而像个孩子一样幼稚,时而像个男人一样热血……当你进一步探究他成长的环境,这样的表现就有了十分清晰的答案:他的所作所为,都和儿时母亲的偏爱和娇惯,有着密切的渊源联系。
艺术的真实,剧中的一个个故事,一次次矛盾冲突,一回回良心发现,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吸引着观众一集集不能遗漏地看下去。我们从网上看看观众的点评,即可窥见其非凡的艺术力量。
――真的好看,小大小明玉的选角绝了,神态语气都无缝对接。父母不爱孩子的时候,孩子必须爱父母吗?重男轻女注定是一个无解的主题。姚晨太适合这个角色了,是不得不被迫成长的倔强,是对自己清醒规划的理解,是在职场上雷厉风行的强势,也是在感情上细腻的女人,什么样的原生家庭,也不会阻止你成为更好的人。
――和原生家庭和解太难了。这个剧里的女孩都如此美好,可爱又明理,让人心里暖暖的。一个家庭的男人太重要了,苏明玉没有体贴的妈妈,但是有可相伴的男人,万幸。
――剧情接地气,讲普通人家生活的酸甜苦辣,讲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虽然平凡但耐人寻味,演员都是实力派,会追下去的。
――《都挺好》中的苏家是中国社会常见的一种家庭形态,母亲强势当家做主,父亲失位、父爱缺席。如果观众认为与病态家庭断绝来往,就能获得心理问题的豁免权的话,然而明玉告诉观众:不行。创伤就是创伤,要从病态中真正走出,得了解自己是什么样的,理清与父母的关系;要获得完全的自由,得和过去和解。是接受,不是忍耐;是和解,不是忍让。
因为是热播剧,线上线下评议铺天盖地。总的趋势是:褒多于贬,肯定和赞扬多于批评和质疑,理性解读多于感情宣泄,关注当代普通人物的命运,展现当代社会主流的人性良知,讴歌善良和责任,可以说是一部传递正能量的大剧,值得去分析研究,值得各方面人士去深情解读。
宽容、善良、简单、真诚,既是做人的要义,也是文学艺术创作的真实主题。我们热情推荐《都挺好》,就是要尽一份媒体导向主流舆论的责任,我们期盼更多能让人们从中汲取营养的艺术精品面世。(赛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