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张玉玺
在Flash发布仅4个月后,字节跳动最近悄悄推出了其第二款社交产品“飞超”。这款在2018年底被曝正在秘密研发的产品,终于公开了。
此前有业内人士告诉36Kr,飞超俱乐部是一款战略层面更高、形式比flash更接近微信的社交产品。目前这个定位为“即时通讯兴趣爱好社区”的社交产品,借鉴了微信和即时产品模块很多——前者用来满足IM功能,后者用来满足兴趣社区功能。
马花藤说,陌生人很难社交,所以张一鸣拿出了一个“飞聊”的大杂烩。
当初很多灵光闯入微信所在的大本营,最终注定难以突破。熟人在社交中受挫,但飞超现在想做的是更“一般化”的社交:以感兴趣的社群为起点进行社交,熟人和陌生人都能在其中找到社交的可能。从产品逻辑来看,它的合理性确实比多闪要高很多。
据36Kr报道,飞超于2019年2月开始内部测试。截至目前已经开启了4轮内测,完成了几轮迭代,所以目前产品完成度还是比较高的。根据另一份声明,飞超产品负责人来自微信。
# # # #为什么要做“社交产品大杂烩”?
2019年1月15日,多山、聊宝、马桶MT三款社交产品集中发布时,马在某行业人士的动态朋友圈半夜说了一句话:“沟通强于社交,社交强于社群。如果陌生人很难社交,比如目前国内的兴趣型社区也很强,也有细分的垂直社区空间。”
马花藤说,陌生人很难社交,所以张一鸣拿出了一个“飞聊”的大杂烩。
这段话构成了国内社交产品在创新突破时不得不面对的尴尬现实:陌生人难以社交,熟人的社交关系链牢牢锁定在微信之城,社群或许还有机会。飞聊的起点是社区。
与以往亲密关系的社交取向不同,飞超被定位为开放的社交取向,其官方定义是它不仅仅是一个即时通讯软件,更是一个发现同样美好的社区。
当然,直接从即时通讯中胜出的机会几乎没有,但通过兴趣社区发现好友、沉淀关系链,让用户有交流互动的需求,再通过即时通讯满足这种需求,从而沉淀用户,是一种可行的逻辑。
所以飞聊产品中的核心模块之一就是“群”,类似于豆瓣中的直接“圈”和“群”。它是一个基于一些特定话题的在线聚集地,让用户可以以较低的门槛进行互动。
马花藤说,陌生人很难社交,所以张一鸣拿出了一个“飞聊”的大杂烩。
但社区只是入口。与其他产品不同,用户添加的好友和群组都包含在消息选项卡中,私域和公域内容不分青红皂白地显示。
社交平台产品经理黄大水认为,飞超和Instant都是对社交产品感兴趣,但内核不同。
,眼前的主要动作是“翻身”,而对应的产品形态是信息流。飞聊的主要动作是“聊天”,对应的产品形态是“聊天框”。所以,飞超的“社交”欲望明显强于“社群”。
除此之外,飞超还借鉴了很多微信的功能。比如占据第二个标签位置的“Dynamic”,距离微信朋友圈非常近,可以发布图片(最多九条)、文字、短视频,其中视频最多可以录制60s,结合位置信息发布。这也是内容存放的地方。
社交产品无非是IM内容的构成——要么用户可以获得流畅的IM体验,要么用户分享的内容可以获得足够的互动,要么可以看到自己想看的内容。因为它是不同
但内容沉淀需要时间,也需要适度操作。
相比兴趣社区的良好运营,它早期的目标是做高效的信息聚合,形式上类似于RSS,广泛抓取各种内容,内容分类(即主题)的粒度非常精细,构成了即时的内容壁垒。随后自建主题和评论区的开放,让UGC的土壤逐渐展开,内容的外延不断扩大。
但飞聊的内容仍然缺乏立竿见影或豆瓣壁垒,通过内容沉淀用户、刺激用户讨论的氛围也会相应减弱。目前飞超“群”中以UGC为主要内容,内容质量参差不齐,甚至部分内容存在潜在监管风险。但是,过多的交友信息和大量缺乏营养的内容也会影响产品的使用体验,从而影响用户的留存。
不过,这还是比闪光灯前进了一大步。视频制作门槛高,让用户自发创作、分享、互动,但flash一直无法运行。
因此,飞聊不再绝望。
有业内人士评价,飞聊就是一个“产品大杂烩”,在它的身上可以看到微信、即刻、豆瓣、贴吧、QQ等多个社交/社区类产品等影子,目的无外乎一个,用尽可能丰富的内容和体验把用户留下来。
不过,从社区到社交、乃至IM真的一定可行吗?
即刻已经尝试过这个路径――逐渐强化评论和私信功能,把“聊天”的入口放在更加显眼的位置,在圈子里放置“群聊”功能等等,都是它由兴趣社区向社交延伸的尝试。但即刻的尴尬之处在于,其在2018年初便接受了来自腾讯的投资,这使得它在尝试社交的路上充满顾虑。
目前,QuestMobile数据显示,即刻的DAU徘徊在80万左右,还是一个“小而美”的产品。但它验证了一件事情,当兴趣内容做的足够好时,是可以让用户产生社交粘性的。
### 深挖关系链
社交的核心之一无疑是关系链的获取和沉淀,飞聊在这件事情上费了不少心思。
一方面是想办法把已有的熟人关系链迁移过来,另一方面则是找到新的、基于兴趣的陌生人关系。在这两者的基础上,飞聊会在已有的熟人/陌生人关系链基础上不断扩列。
飞聊的冷启动在5月19日晚间从即刻、微信等社交阵地上开始发酵,一批熟人关系被快速引入飞聊。此后,飞聊通过通讯录和已有熟人关系继续切向二度人脉,过渡到“半
熟人”社交。“在我加了一些头条员工后,飞聊给我推荐了张楠(抖音总裁)。”
一位用户告诉36氪。这种扩列飞聊能快速挖掘到从微信、即刻等社交产品上,迁移而来的用户流量。
此外,飞聊也在通过放开社交入口来让大家更容易形成社交关系。比如,一个人不需要加你好友就可以直接和你聊天、不需要同意就可以直接加群等显得“粗暴”的方式。而默认“加好友无需验证”、“允许向我推荐好友”等开关的打开,也是大部分社交产品不敢,而头条为了增长却敢于尝试的事情。
| 马化腾说陌生人社交很难,所以张一鸣端出大杂烩一般的“飞聊”' />
在陌生人关系上,飞聊提供了推荐用户、推荐兴趣小组、小组内聊天、在小组内添加好友等“大礼包”式的方式,让一个用户进入飞聊后,能够有足够多的方式接触到他可能感兴趣的人。
字节跳动所有产品的精髓几乎都能用“推荐算法”四个字来概括,这也是大家一直质疑它做不好社交的原因――基于算法的分发和推荐并不是做好一款社交产品所需要的核心能力。
但从飞聊上,我还是看到了推荐算法对于关系链拓展的帮助――有效的算法直接决定了内容(小组)推荐的精准度和扩列推荐的效率。
但其实,此前的多闪在建立关系链这件事上是失败的。
一方面,作为抖音私信功能的升级版,多闪继承了抖音的关系链,但这个关系链原本就是弱连接,再从抖音中抽离出去,就更加失去了原本已经孱弱的社交土壤。另一方面,抖音间接从微信和QQ获取熟人关系的路也被堵死。微信反对多闪擅自获得微信用户的id和头像,实际上也在提防头条系获取其内部熟人社交关系链。
但更根本的原因还是来自于产品层面。多闪是一个围绕亲密关系展开的封闭社交圈,这让字节跳动的推荐算法使不上力。但当社交场景放开时,基于算法推荐的内容和社交对象会大大提高社交效率。
### 字节跳动的社交产品接龙
无疑,社交是字节跳动一定要拿下的城池。为此,在短时间内陆续推出多闪、飞聊甚至更多社交产品都不会令人意外。
当初多闪上线,大家也不认为这是字节跳动正在做的唯一一款社交产品,就如同当初攻坚短视频市场时,先后推出西瓜、火山、抖音三款产品,最终根据数据表现,选择重点给抖音加燃料。
但目前来看,打头阵的多闪几户已经折戟了。
赶在2019春节前上线的多闪,加入了字节跳动疯狂烧钱换增长的阵营。据QuestMobile数据,春节过后,多闪连续数周停留在ios社交榜榜首,DAU一度高达1000万。但随后的留存并不乐观。业内消息称,多闪的7日留存仅为2%,目前其DAU稳定在350万左右。虽然已经高于大部分社交产品,但在2.5亿日活的抖音的拉动下,这个成绩显然不能让人满意。
在多闪一役中,抖音的角色至关重要。它不仅将关系链全盘导给多闪,还把自己的私信、随拍等功能都嫁接给了多闪。
但4个月过去,多闪此时正在借助Faceu激萌寻找最后的可能性。
目前,Faceu激萌旧版主页面中的“聊天”和“找萌友”功能已经更换为“多闪”和“消息”。同时Faceu激萌原始用户的账号登录入口已经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基于多闪用户建立的新账号体系。
| 马化腾说陌生人社交很难,所以张一鸣端出大杂烩一般的“飞聊”' />
也就是说,多闪的全部功能板块都作为一个模块嵌入到了Faceu激萌,多闪App在产品上实际被整体并入到了Faceu激萌。对于字节跳动来说,这么做或许是希望借助Faceu激萌的原始用户,为多闪获得新的流量增长点。根据极光大数据报告,截止2018年底,Faceu激萌拥有2.5亿累计下载用户,月活突破8000万。
跟多闪的上线相比,几乎是同一时间展开内测的飞聊的上场看起来却是单枪匹马。
不借助头条任何现成的账号体系,目前也并未通过头条系产品导流,飞聊是一款比多闪更独立、也更成熟的产品。
相比多闪的短视频社交、72小时阅后即焚、表情包斗图等微创新,飞聊在产品等功能模块层面几乎是照搬现成社交/社区产品。但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其主打的多项功能已经被用户和市场验证过。
所以,若飞聊的产品基础做扎实,并进一步完善规则后,再配合上头条系产品屡试不爽的投放策略和适度的运营干预,想起量并不难。
但起量之后,兴趣社区带来的社交转化还能保持最初的高效吗?用户在不同小组内的社交纯度和效率还能够得到保障吗?用户和内容的大量泛化会引来监管风险吗?这些问题都是接下来飞聊需要通过不断迭代和持续运营来搞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