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见习记者李姣_
视频正在加载。
“好天气”是农民的生活愿望。我没想到天气会这么好。9月以来,菏泽市遭受多轮降雨,部分农田积水严重,无法进行机械化收割,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不利影响。10月4日,菏泽再次阴天,又一轮降雨“在路上”。菏泽农民忙着收割玉米,力争在下一轮降水前完成收割,将降水造成的农田损失降到最低。
机械收割虽普及,但对水淹地无能为力
4日,菏泽天气晴好下了生产线,阴雨天又来了。看着阴沉的日子,住在菏泽市郓城县柳盖村的张素玲有点松了口气。前几天,她给在外打工的女儿和女婿打了电话,终于把家里的玉米用手抓到了肩上。
“我的农田高了一点。农田里虽然没有水,但是很泥泞,所以只能穿雨鞋。今年一双雨鞋30元,家家户户都得买。我们先把玉米掰下来,然后统一进行。有的农田离路比较远,出田需要三四百米。”张素玲说,她的一个邻居今年已经80岁了,儿子在外打工后回不来了。前两天她去田里用水掰玉米,不想辛苦的粮食都毁在地里了。
张素玲说,今年收成不错,但这几天地里泥泞不堪,机械无法进入,她别无选择,只能用手扛着出去。在泥泞的田野里,人们很难独自在上面行走,更不用说肩上扛着几十斤玉米了。“我们村有个村民承包了500亩农田,去劳务市场找工人。一亩地的价格高达500元,没人做。粮食丰收的难度可想而知。”她说,她家的收成已经完成,很多村民的家庭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在低洼农田,农民选择“水运”。
恶劣的天气和大雨。一些没有被雨水淹没的低洼农田还没有被农民收割。王岳父家在运城县玉阁村的田地相对较低。国庆假期他还来帮岳父抢收成。“地里的庄稼被雨水淹没了。当人们下田时,水不同程度地到达了人们的小腿。”王说,时间紧,任务重。为了保留一些收成,农民们自带大盆,有的农民还做了船,迅速跑到自己的农田里泡在水里,毫不犹豫地争分夺秒地收割玉米。就这样,每个人都浸泡在水中收集玉米,然后把每个玉米放入锅中。锅达到一定重量后,运出去,然后空着锅回来继续收玉米,反复,来回,能省多少。
“我公公家总共有10亩地,10个人三天就收了5亩,几乎都是一夜之间收的,中午还忘了吃饭。我听说过几天会下雨,但我不敢再耽搁了。”采访中,王说,他正忙着和外地的亲戚们在一起,不想多聊了。“今天天气预报要下雨,所以我们应该在下雨之前抢到收成。”王说,收获基本上可以在下午完成。
收成没有预计的差,奋力抢收终有回报
同样忙于收获的还有单县郭庄镇的蒋先生一家。蒋老师平时在菏泽市工作,但由于今年秋收期间连续降雨,无法进行机械化作业,他也赶着回老家收玉米。
“家里8亩农田经过奋力收割,已经收割了6亩多,下午就能把玉米全部收割完。”蒋老师说,今年的收成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除非地势很低,过早地倒下,否则如果及时赶收成的话,影响不大。玉米亩产1000-1200公斤左右,倒伏农田亩产700-800公斤左右,但基本都是人工采集,有点费力。
他说他家两个人能收藏1个以上
找记者、报道、求助,各大APPlication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资讯站”,全省600多家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报道他们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