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和一个三十多岁的老铁聊天,他说想创业,想做什么样的产品,创业的方向是否可行。首先,我不是创业导师,也没有参与过创业,也没有开过公司。我自己在做,不是每天都想着老板。对于创业,我看过一篇文章说,创业的本质是选择一条好的赛道,一条你可以走过的好的路,或者你有一个好的用户群。以上是一条建议。今天我们来谈谈产品的结构设计。我们之前讲过产品规划和产品设计,都是在概念阶段。产品规划测试的是体验、对业务的理解、对人的技能的感知以及对用户人性的感知。在设计阶段,讨论了人性方法、映射方法和参考方法,并通过这些方法抽象出产品的功能和过程要素。这些东西都是思考。当你需要在纸上画东西的时候,就是产品结构设计。结构设计是珠三角。
而原型设计的基础,属于纲要草案,应该弄清楚它是什么样子,需要走多少步,需要什么样的造型。产品结构设计、原型设计和产品开发设计是产品落地的重点。
# # # #(一)产品结构。
* 复习前面的内容。
1.产品设计:互联网产品画原型,这是一系列工作的准备和管理。
2.产品设计的基本流程:战略层次、范围、结构、框架和绩效。
3.产品设计的基本方法:人性化方法、作图法和参照法。
* 上述产品结构。
内容比较枯燥,是靠经验总结出来的知识点,需要死记硬背,不断练习。
* 产品结构如何?
在前期需求分析和市场竞争分析的基础上,用一定的逻辑系统地组织各个需求点,形成了三维结构。基于这种结构,它可以平滑地引导用户的行为或平滑地传递各种信息。其实产品结构就是原型的轮廓。谈结构时,可以借助脑图展示产品的结构。
* 结构的意义。
不同的结构代表了你们产品未来的扩展方向。
1.结构决定了用户理解产品的难易程度。
2.产品结构经历了产品定位和发展方向。
* 亚图快手和Tik Tok的结构差异。
1.更快:打开并锁定同一个城市;人们寻找内容;视频分类、视频检索和排序功能;是高端用户,针对性强;
2.Tik Tok:打开推荐的锁;典型的沉淀型,进来之后莫名其妙的看了一堆视频然后看了。不需要考虑看什么,推荐什么给我。它的背后是一个智能计算引擎,计算和查找数据;用户很傻,我给你看你看到的,但是用户真的不想要什么只是为了打发时间;
* 6款运动app。
结构不同,理解不同。
* 常见产品结构。
在产品设计阶段,用户和系统会以各种方式进行交互,而不是一次性把事情做完,需要不断点击,判断看到了什么,然后进行下一步,所以需要在脑海中构建系统的轮廓。
线性结构【明显的操作步骤】,没有学习成本,就像看电影一样,一个场景像一个场景一样推进。引导用户遵循,有目的的指导。经典例子:登录。
image.png
层次结构[许多较低级的函数由一个函数演化而来]经典示例:
菜单,一级菜单,二级菜单> 矩阵结构多个入口都可以进入同一个地方。入口和功能拆分很细,在纵向来说一个流程,每一个不同的功能都可以指向同一个地方。好听的说:功能很灵活。业务流程很乱,业务瓶颈比较大。例如:产品详情页。可以同时满足不同的用户,承载的信息更多,展示效率更高。APP基本不用矩阵结构。开发很容易,产品设计很容易,往页面上怼就可以了。
> 自然结构经典:抖音。通过关联关系产生结构。整个结构很混乱。抖音是产品界的奇葩,打破了目前对产品的认知。直接进入沉入式,不让你选择你喜欢看什么啊,直接给你推荐,不爽可以上滑。鼓励人们太多,提高产品趣味性,常见在游戏,咨询等类型产品。
* ⑦ 什么是结构
> 结构是信息架构这层的,考虑的信息有战略层的意义,也有产品定位的意义。设计一个产品的时候需要考虑:用户特性,战略方向,产品定位,功能相关性。
* ⑦ 例子
> apple通过不同的分类来做官网的导航。
* ④ 思考
> 这两种层级结构有什么不同?
> 宽而浅,整个层级是扁平化,一个用户要找到他的终极功能,不需要做到多少步的操作。一个用户完成基础功能后会面对一堆的功能,用户感觉功能复杂。需要做好适度的引导。流失率低。注册用了不用的多。
> 窄而深,很容易找到自己的功能,但是操作的步骤比较多,完成的时间综合比较长,如何保证产品的有序性,这是产品设计需要关注的点也是难点。流失率高。注册用了不用的少。
#### (二)常见的结构构建
* ① 产品构建
> 产品的主要功能是骨骼,先做产品结构,再做功能细节。
* ② 一个好的产品结构所需的要素
1. 与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相对应
2. 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
3. 层级深度适合
4. 用户理解
PS:现在的产品设计不在是用一种产品结构设计了,都是几种相结合。不可能傻的就用一种结构来进行产品的设计。产品发展分不同阶段,不同的结构有不同的特点,适应不同的场景,各个结构的组合能更好的解决问题。需求点按照逻辑组织成立体的结构,产品结构分为:线性,层级,矩阵,自然。构建方法:从粗到细,从上到下,从下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