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拍摄方案,读书宣传片拍摄方案

  

  来源:泰海网   

  

     

  

  陈凡(右)和龙峰(左)在漳州龙窑用烧成的陶瓷锅制作姜鸭。   

  

     

  

  陈一凡(右)、龙峰(左)与长泰竹编技艺传承人林仁峰在一起。   

  

  泰海网8月18日讯据厦门晚报报道,   

  

  纪录片《炬光2:创业青年的新可能》,巨量暖心人从引擎出发,日前在各大知名视频网络平台上线,讲述“聚光青年”的创新创业故事,展现中国新青年风采。纪录片的主角之一是陈一凡,一位致力于传播家乡文化的厦门新媒体工作者。   

  

  “生活在闽南地区,处处有感觉,更能感受到一种人文气息。我对闽南人和闽南文化的海外传播有很深的了解。经历了一些事情,越来越觉得宣传闽南的非物质文化很有意义,特别自豪。”陈一凡说。   

  

  [坚持]   

  

  大学时就宣传非遗文化 毕业后组建团队   

  

  陈凡的新媒体ID是“门下Bug侠”,门下Bug是“闽”,意思是闽南人,也是他运营的Tik Tok账号。他传递的“火炬之光”,是以传播方式弘扬家乡文化的“责任之光”。   

  

  陈一凡出生于集美,在厦门学习和工作。期间学习播音主持,确定闽南语方向。他参与了Tik Tok“寻找非遗传承人”项目,在福建寻找6位省级非遗传承人,为他们免费创办了Tik Tok,用短视频传递非物质文化。毕业后,他与表妹、著名主持人龙峰一起,致力于利用短视频传播闽南地方文化,促进当地餐饮和文化旅游的发展。   

  

  说起做短视频,陈一凡觉得很多从事这个行业的人都太浮躁了。他们想成为网络名人,赚很多钱,但很难坚持,也不静下心来认真做内容。   

  

  虽然数字经济下闽南文化在网上传播非常困难,但陈一凡毕业后成立了自己的视频团队,开始直播,开设账号并推广,使自己的内容风格更加清晰,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取得了成绩。   

  

  [探索]   

  

  帮老奶奶拍视频 让更多人感受非遗魅力   

  

  闽南文化博大精深,陈一凡在探索中乐在其中。比如漳州的龙窑和建阳的龙窑就有区别,也是竹子做的。长泰的非遗传有什么特点?泉州木偶与掌中木偶有区别,已被发掘并出现在《门下虫人》的内容中。   

  

  然而,在线内容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许多瓶颈。他说,第一,内容需要不断更新,第二,播放短视频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确实非常困难。现在物流或者信息已经开放了,但是商家的习惯还没有养成。大家还是按照之前的商业路径和经验做事。他以厦门煎饼嫂的推广为例。厦门煎饼嫂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奶奶,不了解Tik Tok,不会拍视频。但幸运的是,她非常相信陈一凡,她的思维也能跟上变化。陈一凡带她去拍Tik Tok,做直播,增加了几万粉丝,给店里带来了更多的顾客。   

  

  除了直接帮助之外,陈一凡还教非基因遗传者或他们的孩子操作账户和直播,并帮助他们改进系统。由于传承人的食物需要SC认证才能在网上销售,所以陈一凡现在做的就是帮他们找个工厂对接,降低价格,然后让更多的人品尝这些小吃。   

  

  (记者龚小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