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曼的“短板”很快就会写在他的脸上。从2015年《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国人的崛起》这个话题被带出来,人们不断提醒国产动画技术“不差钱”,“讲好中国故事”才是王道。直到最近上映的上海出品的《白蛇2:青蛇劫起》,特效画面足够耀眼,可以和好莱坞大片一较高下,但故事还在一口气之外。然而,一部电影能否引发全国的观影热潮,很可能就是因为这一口气。
从《大圣》《哪吒》到《姜子牙》《白蛇传》,近年来,郭曼历经探索、曲折前行。与其争论它的崛起与否,我们正在经历郭曼的“觉醒时代”。对于国家未来应该走哪条路的问题,答案现在逐渐清晰。
没有人,什么是“宇宙”?
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显示,截至8月5日9时35分,《白蛇2:青蛇劫起》上映14天,票房正式突破4亿元。作为一个成年人,看着今年略显冷清的夏季档,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然而,它实际上可以做得更好。
在结尾蛋的春节档电影《新神榜:哪吒重生》,《白蛇2:青蛇劫起》展示了冰山一角。小白在雷峰塔被法海压制后,小青进入另一个时空救小白。摩天大楼的大玻璃窗迎面而来,激起了人们将神话嫁接到现实世界的期待。事实上,在《追光动画队》第一部作品《小门神》的开头,就假设神仙在现代会遭遇“下岗”危机,这将导致一场荒谬的再就业转型培训。可以说,脑洞大开,充满乐趣,具有一定的现实讽刺意味。
可惜这两个故事有些虎头蛇尾,编剧开了个好头,引起了观众的食欲,却没能始终如一地度过时间。003010如何将“神仙再就业”引发的传统融入当下的思考,最终被帮助小女孩对抗恶霸的常规叙事所超越。《小门神》年,小青用当下的价值观重新审视了《白蛇2:青蛇劫起》年白娘子与徐贤爱情合理性的思辨,被大量赛车、枪战带来的“爽片”视觉快感迅速解构。但观众已经尝够了《大娘子》不断刷怪练级牺牲配角引发自我觉醒的套路。
当然,一个有缺陷的故事并不会阻碍整体的创造力。比起剧情的逻辑细化,对光的追求显然花在世界观上的时间更多。从《白蛇传》到《新神榜:哪吒重生》,我们可以看到它在构建世界观方面的良苦用心。
美国作家海明威有一个众所周知的冰山原则。这部小说就像一座冰山。作者应该只描述了海平面漂浮的八分之一,剩下的八分之七是潜文本,需要读者自己去探索。这类文学作品具有开放性和多义性,吸引读者反复阅读和发现,构建自己完整的解读。
103010虚构了一个架空的东海城,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老上海与童话中的龙宫融合,将四海龙王改造成东海城四大权贵家族之一。影片中漂浮在水面上的四大家族的首领德佳,是东海龙王的现代音译。他的死敌是电影主角、哪吒转世的李云祥。相比于电影中对“哪一个让大海烦恼”的故事的重新演绎,更让人感兴趣的是这个东方朋克风格的奇幻世界,其中李云祥的故事只是冰山一角。电影中还有一个第三方势力“蒙面人”孙悟空,他的人物设定说明他是一个有故事的人,而四大家族中的其他三个只是作为背景出现。西海龙王的儿子,也就是《白蛇2:青蛇劫起》里的白,是否也存在于这个架空的世界里,是否能与《新神榜:哪吒重生》里的世界联系起来,都让这部电影有了文本之外的趣味。
在103010中,细节丰富的修罗城也有一段开放的文字。比如小青刚到修罗城时,孙洁帮助她的故事,以及收留他们的章鱼精,都没有完全展开。司马二官是如何成为修罗城最强的人的?他在《无池》中的执念是什么,是如何结束的?美丽的罗刹姐妹是如何与司马冠仁达成依恋关系的,故事是怎样的?这些都是电影中冰山下的部分,也是可以更有趣,吸引观众去刷的部分。
但在《修罗城》中,这些配角只是一个过眼云烟,前后并无呼应。罗刹的姐姐在交代过去之前就匆匆下线了,让人觉得她只是世界观的有机物质,而司马则成为了推动小青成长、改变思维的工具人。一个人只能写八分之一,但不能只设计八分之一。人物单薄扁平,无法带动观众看电影、探索的兴趣。精心设计的世界观也漂浮在一次性消费的华丽视觉表象上。
为了知识产权的长远发展,当然有必要树立世界观。要创造一个“密封的宇宙”,《西游记》的世界观框架足够丰富,如何唱戏可谓轻而易举。《西游记》和《白蛇2:青蛇劫起》虽然是彩调坞电影产业最早推出的,但其世界观的构建是有限的,能否“普遍化”还得看下一部。
然而,电影不可能为了构建“宇宙”而存在,人物性格也不可能在自传中被挖掘出来。用宇宙做CP(组合),多人联动创造有趣点,可能不太可行。与《新神榜:哪吒重生》相比,《哪吒之魔童降世》中的哪吒转世李云祥显然没有深入人心。很多观众吐槽《姜子牙》的结局蛋比正片好,因为蛋里的姜子牙突出了强迫症,以至于在和哪吒的互动中出现了戏剧性的冲突。前提是哪吒已经是成功人物了。在103010中,观众可以感受到小青凉凉的耳语,但“蛇”的属性却完全没有体现出来。性格不明显,这是宇宙后续发展的问题。
电影学者指出,动画作家比真人电影更稀缺。在从动画大国走向动画强国的路上,好故事、好剧本的缺失成为国产动画电影面临的突出问题。郭曼技术的不断进步暴露了剧本的缺陷。技术在支撑宏大世界观和宇宙发展野心的同时,更要注重剧本的打磨和人物的塑造。如果一个人站不起来,也许整个世界观就无法建立,就没有人了。宇宙是什么?
如何不破圈出海?
>国漫有“神话”,更要有“未来”。这是彩条屋打出“首部科幻动画”旗号的《冲出地球》在定档时的豪言壮志,然而,不久前该片匆匆撤档,为国漫在科幻领域的拓展画上问号。值得一提的是,这部作品改编自豆瓣评分9.5分的动漫剧集《星游记》,“首部科幻动画”的底气来自高口碑原作的粉丝积累。彩条屋对其定位是“国风科幻”,科幻之上,仍有国风,让这部开拓式作品似乎上了双保险。
对于国漫来说,传统神话是个重要的保护色。《新神榜:哪吒重生》《白蛇2:青蛇劫起》的故事、场景已经足够现代,但仍然离不开传统神话IP的壳子。《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故事内核和人物关系与《封神演义》几乎是反着来的,但仍然要借古人的酒杯。
国漫总在神话题材里打转,与市场有重要关系。此前,原创动画《魁拔》三部曲尽管有不错的品质,但票房接连惨败。其中有“生不逢时”的因素,但也有人指出,缺乏IP积累直接推出动画电影,让这样的作品很难一下子找到观众。
《喜羊羊与灰太狼》《熊出没》等同样是原创动画,但在推出电影之前,都有动画剧集的长期铺垫,逐步培育IP打开市场。把自身定位为“动漫公司”的米哈游在开发游戏产品时,会根据开发成本的高低先做小说、漫画、短片动画,为最后的游戏成品不断试错。比如小说中安排的新角色如果人气高,会同步到漫画里面开发剧情;如果用户不喜欢,就会在下一个章节中死亡。漫画中受欢迎的美术风格、人物形象等,再进入动画里接受用户反馈,以此确保进入游戏产品的角色符合市场需求。
对于动画电影而言,缺乏原著小说、短片动画的“试错”成本,会让整部电影的票房成败显得孤注一掷。而改编自中国神话故事的国漫电影,相当于跳过了小说阶段的试错,并且拥有了数亿观众的IP积累。但这种方式也存在着某种惰性,比如《白蛇2:青蛇劫起》直接把《白蛇传》的故事当作影片的潜文本,对小白、许仙、法海之间的纠葛没有详细展开,默认观众都有这种集体经验,而剧中主线叙事却另起炉灶,让影片带有一种同人文学的倾向。
《白蛇2:青蛇劫起》中,执念是重要因素,但电影中没有详细说明为何小青、小白之间会有执念,让观众感动的姐妹情,几分来自电影中的人物塑造,几分来自既有经验的脑补,恐怕难以分清。同人式的神话IP改编可以省去人设铺垫,而且很多人物自带流量,但同样很容易把观影群体束缚在粉丝圈层内。确实,有大量为《白蛇2:青蛇劫起》N刷的观众,有人甚至想要看30遍。但为探索细节而多次观影可取,单纯为了“冲票房”则无必要。国漫可以有自来水,但不能只靠自来水。不打破圈层,国漫如何获得更大范围的观众,如何出海?
在国漫的“觉醒年代”,期待爆款
另一方面,相比系列宇宙从纵向上延续IP生命力,国漫在横向上的开发还远远不够。动画人王雷曾说,国漫在奔向春天的道路上,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盈利和回收模式。“在国外,不管是儿童动画还是成年动画,几乎没有只靠发行来赚钱的。最典型的如迪士尼,它的主要营收来源是主题公园和衍生产品,上下游产业链条贯通,形成了一个相当良性的机制,能够持续从内容出发,用五年、十年完成成本回收。我们应该注重动画的下游衍生环节,打通后面的渠道。”
为延长作品生命周期,热播影视剧已经开拓出了演唱会的售后新形式。对于国漫来说,不能还局限在卖手办、盲盒等单一的周边开发上。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影视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司若曾介绍,迪士尼动画《冰雪奇缘》中的公主裙从剧情设计时,就考虑到后面能出什么样的衍生品,能否持续多年开发并行销全球。从这个意义上说,电影更像一部超级广告,把它要卖的东西、想要打开市场的品牌放进去,并通过上映列出产品清单。而对于大多数国内影视剧来说,做完“广告”后,要卖什么产品还没想清楚,缺乏跟进的商业模式。
拓展神话IP,让传统故事和当下情感有更好的结合还大有可为。培养风格化的导演、编剧或许也是一种IP打造方式。比如曾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引发抢票热潮的日本动画导演今敏,他的作品并没有宇宙化,但他强烈的艺术风格吸引观众愿意为他的一部部作品埋单,甚至可以反过来影响真人电影。
黄家康和赵霁联合导演了《白蛇:缘起》,在之后的《新神榜:哪吒重生》和《白蛇2:青蛇劫起》中,他们分别独自执导,也让人感受到了两位青年导演的成长。能否形成鲜明的导演风格,并且得到观众认可,愿意冲着导演而走进影院,也许是国漫未来脱离神话IP,自由选择题材、开拓市场的一种因素。
前不久,粤剧电影《白蛇传情》票房超1347.6万元,成中国影史戏曲类电影票房冠军,如今影片票房已经超过2000万元。此前,曾有学者批评过戏曲电影中过度使用声光电手段,消解了戏曲的艺术特性。戏曲电影领域一直存在重戏曲还是重电影之争。但《白蛇传情》并不能证明重特效、高电影化是戏曲电影未来的方向,毕竟样本太少,一部影片的成功,无法说明全部问题。
国漫电影则不同,从《魁拔》三部曲陨落映衬出IP积累的重要性,《大护法》《妙先生》的票房失利证明了过于成人化难吸引大众,《大鱼海棠》《姜子牙》的高开低走凸显讲明白故事才是第一位的,而追光动画的《新神榜:哪吒重生》和《白蛇2:青蛇劫起》则在开拓一种国漫超级英雄电影的模式,最终能否成功,还要看后续作品。
从大家开始呼唤国漫崛起的2015年开始,时间已经过去了6年,在国漫的“觉醒年代”里,一部部饱含热血和情怀的作品为国漫的未来不断试错,也积累了足够的经验,有理由让人相信下一个爆款很快就会到来。
作者:兔美
来源: 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