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阿里巴巴创始人、蚂蚁集团实际控制人马云在上海外滩金融论坛上发表演讲。马云的演讲一如既往的犀利直接。
马云:创新一定要有来自实践的理论
这篇演讲不仅讨论了金融体系,还强调了对实践和创新的理解。马云认为:“只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创新,解决今天和明天的问题。我们需要来自实践的理论,而不是来自办公室理论的实践。”
简单来说,就是要从实践中总结出实践的理论,从而走出创新之路,而不是单纯依靠理论去实践。
回顾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之初
这样的想法,当然会让人想起最近刚刚过完40岁生日的深圳经济特区。40年前,广东受到政策的重视,被允许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拥有必要的自主权。邓小平同志非常同意这一点。他认为“看过就要大胆尝试,大胆行动”,这和上面马云说的一模一样。于是我沿着南海画了一个圈,提出深圳这个小渔村也应该成为经济特区。此时,春天的故事开始讲述。
但是,作为倡议者,邓小平同志一开始并没有对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作出任何指示,而是说“自己动手,开辟新路”。相当于放开了限制,让有想法有能力的人在这个圈子里展示自己的才华。
那些与深圳共进退的创业者们
但是这个号召确实吸引了很多企业家和资本家来深圳发展。比如华为创始人任,1991年在深圳宝安区租了一个破旧的工厂,然后开始了他们艰难而未知的创业之路。从最开始,我就以交换机代理业务起家,通过一系列的创新和尝试,最终发展成为全球手机巨头,为深圳的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
此外,领导整个互联网的马,在深圳读完大学后,直接创立了现在广为人知的腾讯。但是深圳那些成功有名的企业家,他们当时所做的尝试,一定是充满风险的,不被别人看好的,不存在于任何理论中。但是,他们仍然选择开辟新的道路,因为如果他们在放宽限制的同时仍然遵循以前的理论,他们怎么能真正创新呢?
深圳通过创新发展40年获得亮眼成绩
得益于这些企业家的敢做敢拼,得益于深圳经济特区的鼓励和创新,这座城市在过去的40年里取得了许多杰出的成就。初衷是想通过优惠的方式吸引外商进行经济活动。如今,从对外贸易来看,深圳40年累计进出口额达到6.5万亿美元,对全国进出口贸易的贡献率从0.05%提高到7.77%,出口规模连续27年居国内城市首位。而且有想法的创业者还在增加:税务登记户数增加到344.3万户,累计增加2600多倍,创业密度保持全国第一。
马云在演讲中也提到,“真正的创新一定不是谁领导的,而是要有人负责。做无风险创新就是扼杀创新。”深圳经济特区的发展不就是这样吗?各行各业的人都来实践自己的理论,让这座年轻的城市有了创新的未来。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也要勇于实践,勇于创新。
我们可能是背负着沉重负担的一代人,但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机遇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