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3岁时你让我等5分钟,我只求你五分钟

  

  这个男人来到美容店,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要求:   

  

  “请问,你能帮我剪头发吗?”   

  

  店员睁大了眼睛。“啊?拜托,这是宠物美容店……”   

  

  “我知道。不都是修头发吗?既然你能把宠物的头发修得这么好,我的头发也能!”   

  

  店员哈哈大笑,对男子的评价表示满意,然后拒绝了他。   

  

  那人暗暗松了一口气。进店前,他心想:“店员会当众扇我耳光吗?”   

  

  这不是捏造的,这是真的。   

  

  这个人的名字叫蒋佳,美籍华人。   

  

  令人惊讶的是,这种“胡闹行为”不是这一次,而是很多次。   

  

  他会在街上和陌生人搭讪,问他:“你愿意和我来一场炫目的比赛吗?”   

  

  走进家具店,问店员:“我可以在你卖的床上小睡一会儿吗?”   

  

  ……   

  

     

  

  这个“蒋大侠”不是精神正常吗?   

  

  其实挺正常的。他16岁去了美国,30岁开始创业。   

  

  在创业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事,差点让他崩溃。还没等资金到位,投资人突然反悔,决定撤资,还称蒋大侠的项目一文不值。   

  

  生存只有一个办法:重新找投资人。   

  

  正当他不得不一个个走出去拜访潜在投资者时,焦虑“涌进来”。   

  

  那个投资人不仅抽回了资金,还通过贬低他的创业项目,严重打击了蒋大侠的信心。   

  

  但勇士就是勇士,他是有办法的人。由于他充满焦虑,他只是让自己更焦虑:他开始了“拒绝100天”计划。   

  

  没想到会被打。我不知道他的主要业务是什么。但是这个计划非常成功,最后被写进了书里。   

  

  每天,他走上街头,主动与陌生人搭讪,提出各种令人惊讶的要求,并寻求“拒绝”。   

  

  众所周知,心理素质的培养需要训练。“拒绝”是一种很好的训练。   

  

  如果你连续100天每天都被“拒绝”,那么当你出去卖一个产品,再次被拒绝时,你就不会感到沮丧。   

  

     

  

  这也告诉我们另一个谜:   

  

  为什么班里那些调皮捣蛋,成绩不好的孩子,很多进入社会后就能成功创业,而优秀的学生却只能“混工龄”,无所事事?   

  

  原因很简单。贫穷调皮的孩子上学时经历了无数次的“拒绝”、“批评”甚至失败,心理素质也越来越强。当他们步入社会,挫折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如果他们失败了,他们会从头开始,寻找新的机会。   

  

  同样是卖货,“优秀学生”敲门,被拒绝几次,就会崩溃;即使“差生”遇到几百次、上千次,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直到最后把货卖出去。   

  

  这个规则不是绝对的,但是很普遍。   

  

  如果发现孩子心理素质差,经常焦虑紧张,可以通过适当的训练来改善。   

  

  训练之前,家长首先要自己“放轻松”。记住,家长的情绪就像一个大染缸,孩子则是海绵。   

  

  你整天焦虑不安,你希望你的孩子有一颗“正常的心”?不可能的事。   

  

  过去,我的孩子考试时很紧张。我心想,孩子的心理素质为什么不跟着我走?上学的时候,我最喜欢考试,因为考试意味着我不用那么努力背书(嗯,我的教育基本上是死记硬背)。   

  

  所以考试前,我很放松,甚至很期待。   

  

  还有一点,考试可以获得短期的“自由”。没有老师在讲台上唠叨你,这让你不得不背下哪些段落,不要害怕跟不上老师的进度。反正你考得好,就说了算,但是考不上,就这么大胆。   

  

     

  

  在这种心理下,我一点都不紧张。   

  

  想想原因,其实就是“不在乎成绩”。考试时努力是没有用的。土地一般都是种的,考试只是一个考试成绩。   

  

  孩子的紧张,显然是太担心排名、成绩、压力了。作为父母,我们首先应该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   

  

  所以,我首先给孩子灌输了“考试不在乎名次”的观念。考完试,无论我多么想知道,我都不会问孩子考得怎么样。   

  

  同时,父母要达成一致,尤其是长辈。在见到他们的孩子之前,我会给他们打一针疫苗——“不要问你的孩子成绩如何”。   

  

  另一个想法是告诉孩子:“考试不及格是好事。”   

  

  你什么意思?你不可能知道这个问题或者这个知识点,但是你自己不知道。就像过筛子一样,考试“筛”出了问题。这不是一件好事吗?如果工厂通过安全检查,发现隐患,就可以避免重大事件的发生。   

故。

  

而且,考试时不会的题,只要你重新掌握了,印象会更深刻。这就叫“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在这个前提之下,适当的训练,可以很好地缓解孩子的焦虑、紧张情绪。

  

  

如果是人际关系方面的焦虑,可以采取蒋大侠的办法,让孩子主动去找陌生同学搭讪,练习“被拒绝”,缓解焦虑感;

  

如果是考试的紧张、焦虑情绪,可以采用“分解法”进行训练。

  

具体方法是――

  

以数学为例,假设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这意味着,一道分值为3分的题,必须在3分钟之内做完,否则超时。

  

原则上,我们可以按照“分值三分之二”的比例来计时,比如一道分值3分的题目,限时2分钟;分值15分的题目,限时10分钟。

  

接下来,让孩子在做作业或者试题时,进行模拟训练:

  

每道题单独计时,这是最重要的!

  

分值3分的题,孩子做的时候,开始2分钟倒计时,必须在2分钟之内做完;做不完,进行下一道。

  

做下一道题的时候,再次开始倒计时!

  

换句话说,平时孩子做模拟试卷,是一次性地用“两个半小时”计时,进行“反焦虑训练”时,必须以每一道小题为单位,进行计时。

  

一共30道题,就计时30次。

  

  

看上去麻烦一点,但孩子相当于进行了30次“反焦虑”训练。

  

单独倒计时,就是人为制造焦虑感、紧张感,孩子不得不一边盯着表,一边迅速计算;血压升高、心跳加速,有可能发挥失常。

  

没关系,就跟蒋大侠第一次被别人拒绝一样,刚开始这种训练的时候,感觉一定很糟。

  

训练多了,情况就不一样了。

  

没经过训练的孩子,考试的时候,如果只剩下了最后15分钟,就开始紧张、焦虑,甚至发挥失常;经过这样的训练之后,即便只剩下最后5分钟,孩子也很从容,因为他知道这5分钟的长度,知道自己在5分钟之内,可以干多少事情。

  

也就是说,时间虽然短,但有了“确定性”。而多数焦虑、紧张,都来源于“不确定性”。

  

高金国,网名高了高。小学毕业证得主,出了26本书。以“有趣”为第一要务,专注家庭教育。

  

壹点号高了高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