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就是因为它不但历久弥新,而且常读常新。”
——这句话不仅在阅读中有用,在广告中也适用。每个从事广告活动的人都知道,虽然广告形式有成千上万种变化,但从根本上说,它只是一种传递信息的方式。无论是大众传媒还是面对面销售,广告都是一种说服的艺术,只是说服的方式不同。然而,是否有这样的范式可以在诸多变化中找出广告创作的基本类型,并以此指导日常广告活动的开展,成为众多品牌毕生追求的事业。幸运的是,我们有机会聆听所有这些品牌的教诲,从他们的实践经验中提炼和分享,像经典一样学习和交流。在这里,我将它总结为这四种基本类型。
1、新品上市
没有什么比新产品发布更有说服力的了,尤其是当新产品具有鲜明的特色时,产品发布本身就能成为新闻。比如每年新一代苹果手机上市,功能、配置、价格等因素都能成为闲聊的话题。在最近的2020年,由于iPhone,
12系列取消了附带的电源适配器和耳机,被各路媒体报道,一度成为热搜。不管背后的真相是什么,苹果这次火爆的传播事件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正是因为新产品发布本身事件的稀缺性,才让广告有了传播的基础。同时,当新产品上市时,他们要完成一个使命,那就是告诉产品本身的品类身份,告诉他们所属的阵营,是食用还是使用,是高端还是廉价。这一步是针对潜在的目标群体。
2、产品特色
产品特色广告是强调产品卖点的广告。虽然在新产品上市的时候可能会提到,但是当新产品上市的时候,并没有很高的新闻价值,产品特色广告开始发挥作用。特色广告强调一个产品的特点或差异,是打动消费者的重要影响因素。USP广告理论的创始人Russell Reeves特别擅长使用面向特征的广告。他的核心思想是提炼产品的一两个核心点,然后不断地说,不断地重复,直到消费者印象深刻。当然,一个产品的特性不一定是独一无二的,也可能是别人从来没有说过的。只要他们是第一个说出来的,他们也可以成为自己的特色。比如“农夫山泉有点甜”的口号,不同于娃哈哈的纯净水,强调自己的水源和大自然,从而为饮用水竞争开辟了一片新的蓝海。
3、限时购买
限时购买广告往往与时间有关,给消费者造成“错过后悔终身”的时间压力感,迫使其通过购买礼品、打折等一些营销手段增加购买计量或提前购买。这些措施不仅在消费者有自己的购买计划时有效,对于一些计划外的冲动购买也是有效的。至于这个,你只需要逛逛超市就知道了。很多事情可能看了才决定。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计划得很早。这个时候,限时优惠可以发挥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在这个时候,有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士笑着上前拿着样品给你试。你可能会变得更不抗拒。如今,在Tik Tok带货的人气主播充分发挥了购买特价的限时组合,促成了很多冲动型买家。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限时购买一定要形成稳定的时间预期,频率不要太高,否则会形成每天特价的印象,甚至产生对产品低价的认知。最终由于时间不足的压力,不会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
4、情感交互
广告是信息,信息是故事,故事是情节,情节是生活。互动广告其实是一种表达品牌态度的广告,强调的是一个品牌想要传达的情感,期望通过品牌态度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这是一个微妙的过程。互动广告是四类广告中的最后一类。为什么这么说?首先,选择产品是因为它能满足消费者的一定需求,这是新产品推出和特色广告制作时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通过限时购买的方式,鼓励消费者有品牌偏好,立即采取行动或增加购买量。那么,品牌就有了一定的忠实消费者基础,他们知道了产品的详细信息,立刻对品牌的限量购买做出反应。这时品牌需要发挥表达自我认同的目的,希望借助品牌传达自身的特点。无论这种特质是追求绿色低碳还是践行公益行为,这些情感广告早已传达了品牌在这方面的态度,发挥了情感互动的价值。比如2021年8月,国产品牌红星鸿星尔克在河南洪灾中的捐赠行为,引起了网友们的强烈支持,激起了他们对国产品牌的爱国主义和支持,网友们在直播间通过买断的方式表达了对品牌的认可,成为大家非常感兴趣的话题。因此,情感互动广告如果运用得好,可以发挥很大的品牌影响力。
以上是四类广告的介绍。实际上,虽然不需要区分,但必须记住:
一个广告只能有一个使命,不能想着一个广告解决所有问题,不然只会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