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抖音头部账号是什么意思,抖音账号类别

  

  “像沃尔玛、百佳超市这样的超市不会被完全取代。它们是淘宝JD.COM(货架电商)的线下版本。   

  

  与此同时,百货商店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集“吃、喝、购”于一体的商业中心。   

  

  你可以理解他们的网络版是Tik Tok(对电子商务感兴趣)。"   

  

  作为Tik Tok商家自播的运营服务商,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我们连续运营24个服装品牌(商家)账户,从0开始。日销售额稳定在100万的账户有5个,日销售额50万的账户有8个,日销售额30万的账户有8个,还有3个账户没有做成。   

  

  我们迷茫了,成为全国首批成功案例之一,即Tik Tok电商运营服务商(DP)。因此,我被Tik Tok的官方同学邀请到杭州,做了这个分享。   

  

  对我来说,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可以从日夜不停的直播运营中走出来,梳理总结这半年来像过山车一样疯狂的经历。   

  

  Tik Tok的电子商务仍处于起步阶段。我的想法和实践经验只存在于当下。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   

  

  1.Tik Tok不一样。   

  

  2.为什么不一样?   

  

  3.只是不一样。   

  

  4.其实也是一样的。   

  

  2018年,我的一个同学跟我分享了Tik Tok和Aauto faster在内容和平台运营思路上的异同。我对他PPT上的段落标题印象深刻。经他允许,我借用了他那一段的标题。   

  

     

  

  疯狂的   

  

  2020年10月和11月,这两个词频频浮现在脑海:疯狂。   

  

  有零售经验的人都知道,无论是线下开店还是线上开店,一年实现1000万销售额,0盈利都是一个好的开始。   

  

  在去年的Tik Tok直播中,我们也是从0开始注册账号,3-5天就过了新手期限制(日销量上限1000),实现了日销量100万。我们第一个直播间用了15天,第二个直播间用了7天,第三个直播间只用了3天。   

  

  实景房一个接一个,月销售额超千万。甲方客户疯了,缺货接踵而来。   

  

  我们没有让达人明星带货,没有在9.9元低价卖,没有亏本卖。单价以80到300为主,毛利率在40%到60%之间,广告占比不到5%,平均退费率在30%左右。通过控制库存率和周转率,最终库存在0-5%之间。这是一笔稳赚不赔的生意。   

  

  我们的主播从来没有在Tik Tok做过直播,他们也不是网络名人达人。开播前训练2-3个小时,然后直接开播,每天优化流程细节,3-7天基本上手。他们得到销售额1%的佣金,或者更简单地说,他们得到一件衣服、五件或两件衣服的佣金。   

  

  一天晚上,一个主播熬了七个小时,嗓子都哑了。仍有6000人在线上。那天晚上她卖了5万件衣服。扣除退货后,她当晚个人提成7万。   

  

  后来我们想,如果一个直播间在15天之内每天卖不了30万,那就不做了。   

  

  很疯狂,不是吗?我们不需要任何粉丝基础,也不需要繁琐的准备时间。客户只需要关注供应链,把运营交给我们。Tik Tok一个6人两班倒的直播间,30天内迅速破千万。太快了。   

  

  伪轨道   

  

  直播电商是假赛道吗?   

  

  是的,我一直这么认为。   

  

  此前Tik Tok的直播主要集中在网络名人达人的直播。我觉得达伦没有批量复制的把握。过于依赖个人业务,没有规模化的可能。   

  

  薇娅、李佳琪、老罗、辛巴无一例外都是自己的老板。我们经常开玩笑:你不能同时有两个以上的超头主播。这个行业的天花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淘宝直播怎么样?消耗了店铺本身的流量,在线问答和视频展示会提升转化率。我们把淘宝自播定义为“在线视频客服”。   

  

  从用户的购物效率来看,直播的效率太低,远不如图文电商。如果我想买东西,我会直接去天猫JD.COM搜索,选择几个类似的产品,翻内页对比,直接下单。真快。   

  

  我也在维雅和老罗的客厅购物。我的习惯是:刷到他们的直播间,看看购物车里的产品清单。有兴趣就直接拍照付款,不用等他们解释。   

  

  原因很简单:他们住的房间质量可以保证,价格肯定是最低的。   

  

  我跟同事开玩笑说:所有有名的大牌都会给你最低价卖,你也能成为顶级主播。大多数直播间的核心竞争力只有5个字:全网最低价。   

  

  超头主播的直播间是大规模团购的现场。   

  

  要成为Viya或者老罗,有一个悖论:想要足够大的营业额,最好是标准产品。有些人喜欢,有些人讨厌的个性化的东西,必然会降低转化率。然而,大多数标准产品不需要通过直播来解释。只看参数价格。   

  

  人们守在直播间,就等着主播说:上架,抢到,消失。   

  

  Tik Tok电商   

  

  把直播间作为市场流量的入口,而不是Tik Tok店。这是Tik Tok电商和淘宝JD.COM的第一个区别。   

  

  淘宝JD.COM只能用商品和店铺作为入口来承接流量。淘宝直播间无法承担淘宝首页的全部流量。   

  

  淘宝JD.COM,大部分都有明确的目的,买什么和搜索什么,相对理性。清晰的商品排列是进行主动搜索和理性购物的最佳方式。   

  

  平面效率(坑位)的有效产出是货架电子商务的核心指标。   

p>理论上,直播间都是冲动购物。在你进入直播间之前,你是不知道它在卖什么的。所以,在淘宝平台上,淘宝直播只能是“视频版在线客服”的辅助角色。

  

抖音电商,不在“理性购物”,而在“感性消费”。

  

这也就是抖音电商强调的“增量”部分。它确实是。而且,这是个很大的生意。

  

你可以环顾一下你家里,有多少东西是必需品(你会列采购清单,等着双十一去囤积,或者用完必须马上补充的“理性计划物品”)。有多少是并不急需、只是感觉挺好就买了的(向往类的“感性消费物品”)。

  

对大部分人来说,感性消费超过50%是正常的。具体到服装鞋包、零食食品、美妆护肤、珠宝首饰、酒水饮料等类别,超过80%也不必惊讶(它们正是抖音最先爆发的品类)。

  

我向往和喜欢的,永远比我已经拥有的更多。人性使然。

  

刷到心动的视频看一下,刷到心动的东西买一个,在人的行为逻辑上,没什么区别。

  

“兴趣电商”,是抖音电商对自己的定义。这个定义是比较准确的(总不能叫“欲望电商”)。视频和直播在撩人心弦方面,天然具备优势。

  

从引发兴趣到满足拥有,由内容到零售,这条大道宽广高效、没有尽头。

  

这是抖音电商的星辰大海,9.5万亿的市场。

  

在这个意义上,抖音直播可以不再受“全网最低价”的桎梏。它是一个店铺的形式,承接感性消费、零售增量的生动入口。抖音电商成为一个独立又特别的零售形态。

  

如同线下:沃尔玛、百佳之类的超市不会被完全取代,它们就是线下版的淘宝京东(货架电商)。

  

与此同时,百货商场正在消失,被集合了“吃喝玩乐、瞎逛购物”为一体的商业中心取代,你可以理解为它们的线上版,就是抖音(兴趣电商)。

  

  

更早

  

淘宝可能知道你刚生了一个小孩(你在淘宝上买过孕妇装、奶粉、儿童辅食等)。

  

但是抖音在你备孕的时候就知道:你在备孕阶段,就会不由自主的关注育儿达人视频,提前做功课。

  

零售市场上,商品开始流转之前,总是信息的先行触达。

  

生意场上,先在机场接走客户的人,总会占到先机。

  

更懂

  

淘宝拿到的用户数据,大都围绕购物轨迹。抖音不一样,它知道你的兴趣轨迹。

  

当你的宝宝降生,抖音不会给你推送那些儿童绘本、手工玩具的直播间。根据你以往刷视频的习惯,抖音知道你不太喜欢阅读,对慢节奏的视频没有耐心。

  

你收藏户外风景视频、给极限运动点赞。这时候给你推送儿童户外装备、潮牌童装的直播间,大概率是投你所好的。

  

妈妈的喜好和品味,决定了她会怎么打扮自己的宝贝。

  

你是多面的。别人眼中的你时髦干练,厨房的烟火跟你绝缘。只有抖音知道,你曾在深夜搜索“广东靓汤”教学视频。

  

你可能最终放弃了给老公煲一碗汤的想法,所以你从未去淘宝搜索过厨具,淘宝没有你同类商品的搜索轨迹。

  

但抖音会测试。给你推送一些主打颜值的儿童餐具直播间,你在母爱和颜值的双重作用下,很可能就买下了那些精致的儿童饭团机、煎蛋器、饭盒等等。

  

更主动

  

还在你备孕的时候,抖音就会尝试给你推送一些计步器、孕妈纤体操、美颜养身食品的直播间。因为知识类的达人视频会告诉你,孕前要保持一个健康的身体。

  

根据你之前刷视频的习惯,抖音知道你是一个爱美、对好身材有向往的姑娘。所以你不会排斥。

  

相反,你觉得刚刚好,贴心程度超过你的直男老公。

  

但你可能不知道,市面上还有一种高科技备孕神器,戴在手上可以准确检测你的生理周期和各项生理指标,提醒最佳受孕时间。

  

你刷着系统推送给你的短视频或直播间,声情并茂的讲解中,你就买下了这款从天而降的产品。

  

更生动

  

如果你想寻找好玩的亲子游戏,你可以在抖音搜索完整的视频演示。游戏需要的道具,就在视频或直播间下方的购物车里。

  

在抖音,你不是在购买纯粹的商品,你是在实现你向往的生活。

  

你从未使用过的煎蛋器、饭团机,你从未尝试过的纤体操、计步器,都不是问题。

  

你已经代入角色,商品只是道具。

  

所谓生动,不仅仅是商品本身的展示,更是生活方式的呈现。抖音不是一个货架,它是生活场景。

  

高转化、高增长

  

更早、更懂、更主动、更生动。这就是抖音电商高转化、高增长的原因。

  

因为可以拿到兴趣和行为等方方面面的数据,抖音里面的用户ID,不再是一些简单的标签。

  

它是有血有肉、爱憎分明、显性特质和潜在欲望都一览无余的、立体的、多维的人。

  

它甚至比你自己,更了解你隐秘的内心。

  

在所有零售达成的途径中,一直以来,都是亲朋好友的推荐,转化最高。你的信任,来自于彼此的了解。

  

抖音会是那个越来越了解你的朋友。

  

数据、算法、算力。这是人工智能、精准匹配的基本要素。数据的维度更多、颗粒度更细,画像更精准。相应的商品推荐,自然更多维、更精准。

  

主动推荐而非被动搜索。去中心化的人货场。绝对的中心化算法导向。

  

  

抖音直播的具体运营上,很多做法,是反常识的。或者说,跟传统天猫京东运营很不一样。

  

标签

  

在交易的两端,一头是用户,一头是商家。系统在不断的撮合。用户是海量、多维的。

  

从商家来说,这是一对多的匹配过程。

  

首先要让系统识别你是谁。这是一般所说打标签的过程。基本的属性(行业、类别、人群、价位等)只能大致归类。

  

系统更青睐的,是用户是否“有兴趣”。而兴趣的前提,是“辨识度”。

  

理论上来说,只要你有“辨识度”,无论大众小众,系统迟早都会帮你匹配到足够精准的人群。

  

这跟我们现实生活中是一样的。天底下没有一模一样的两个人,但确实是那些最高、最矮、最瘦、最胖的人,更引人瞩目。

  

你不一定最漂亮,你长的足够特别也行。

  

平庸的直播间,系统无从下手,无法推荐。

  

内容

  

你可以从很多方面,向系统、向用户展示你是谁:短视频、直播场景、直播方式、促销方式、主播本身、商品本身。

  

能引发用户的兴趣就行。

  

所有能让你区别于其它人,能让人注目和停留的地方,统称为“内容创意的支点”。

  

在这些地方有所创新,建立你的辨识度,引发用户的“停留、互动、下单”等行为,系统就判定你为抖音平台,贡献了“优质内容”。

  

系统会将你的直播间,推送给更多相似人群(精准流量)。

  

这些免费的流量,就是平台给你的奖励。

  

投放

  

多少ROI算优秀?

  

(ROI指广告的投入产出比。比如花1万广告费,带来5万销售,ROI为5)

  

直接的广告ROI投到1:8,全店ROI投到1:20算好吗?当然很好,那意味广告占比在5%以下,做过互联网投放的都知道有多难。

  

流量有多贵,ROI就有多差。

  

广告投放是商家关心的问题,大家都明白,互联网首先是流量的生意。平台本质上,都是在经营流量。

  

做生意买流量,天经地义。

  

我们的直播投放,广告ROI可以投到1:15,全店ROI可以做到1:100,1万的广告费,做到100万单场销售额。而且很常见。

  

很厉害对不对?

  

即使在公司内部,高管乃至合伙人,也一度希望把我们的投放计划,作为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进行保密处理。

  

我坚持把投放计划开放给客户。原因很简单:

  

1、我相信抖音算法和智能推荐的进化。如果广告投放只是为了获取精准人群,那么你要相信,系统迟早会比你做的更好。

  

2、把投放技巧作为公司的核心优势,会阻碍公司在其它能力上的成长。而我认为除了投放,其它能力的建设,长远来说更重要。

  

逼迫自己,在抖音的智能投放进化的足够好之前,建立起真正的、不可被替代的运营能力。

  

在我看来,早期投放是为了尽快获取精准标签。销售上量以后,投放更多的是拓展边界。

  

“精准”同时也意味着“局限”。

  

你的商品、目标人群,常常隐藏着多重属性。解锁这些隐藏的属性,才是放量的途径。

  

想清楚投放策略(不可替代),然后把具体的投放计划与执行,交给机器就行。

  

主播

  

抖音、快手、淘宝,在商家自播的直播间,对主播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淘宝的主播,可以理解为客服,熟悉产品和售后,基本就可以了。

  

快手的主播,重在人设打造,批量打造的可行性存疑。

  

抖音的主播,我们定义为可批量、有个性的专业顾问。

  

在培训主播时,我总会跟她们讲一个故事:从前,街边有很多报刊亭,《VOGUE》《瑞丽》《时装》等等杂志卖的不错。现在报亭消失,杂志销量都很差了。

  

十年二十年前,年轻的姑娘通过杂志、电视明星学穿搭、了解流行趋势。现在,她们是通过手机,在直播间跟你们学穿搭。

  

我说的是事实。我想告诉这些即将上岗的主播:不要靠嘶吼和套路去卖货,你们不是推销员。你们是在展示和教用户穿搭。

  

这种定位是有效的:主播不再因为“卖货的”而轻贱自己的职业,她们会更有职业荣誉感和个人气场。

  

而用户端,不靠低价依然保持高增长、高转化、高复购,就是最好的证明。

  

直播节奏

  

  

单款3分钟,循环100次。

  

我们应该是第一个明确提出这种直播节奏的公司。当初是为了尽快让主播上岗。

  

什么方法,可以让一个毫无经验的主播,尽快上手?当然是越简单、要记的东西越少、重复练习的次数越多,她越容易熟练。

  

数据明白无误告诉我们:直播间所有用户的平均停留时间,60秒及格,2分钟算不错。理论上,每2分钟,直播间的人已经全换了。

  

那每隔2分钟把这个款再讲一遍,对所有用户来说,都是新鲜的。

  

而且,主推款能维持整场直播的高转化。二八理论在直播间是失效的,我们砍掉所有的“八”,只留下“二”。

  

任何时候、任何人进入直播间,看到的都是最高转化的主推款。

  

单款3分钟,循环100次。300分钟5个小时。我们常常1个款1场直播100万。主播熟练以后,我们慢慢增加款式,以提高搭配的连带销售率、客单价。

  

你现在相信我最开始说的,我们可以两个小时培训主播,第二天就上岗了吗?

  

一切皆有法,方法在底层。

  

消失的安全感

  

天猫京东的马太效应很明显。淘宝直播更是。

  

薇娅和李佳琦拿走淘宝直播大部分流量。淘宝想保持繁荣生态,但只要搜索排序的逻辑存在,就不可避免的产生集中效应。

  

强者愈强,尾部可怜。这是天猫京东给头部品牌的安全感。

  

在抖音,基于人群标签的多维,和系统推荐逻辑,“参差多态”是抖音电商的特色。

  

(本来这应该是快手的理想。在人文姿态上,我非常欣赏快手的生态理念。但快手的电商样本,真是一言难尽)

  

市场上没有永远的老大哥,这是抖音电商的迷人之处。

  

即便当月销售3000万,下月也可能千万不到。我们的直播间也一样,昨天直播间3000人在线,今天掉到500人,这再正常不

  

这增加了直播运营的难度,但我个人非常希望这样的状况保持。

  

固化的市场没有活力。存量市场会不可避免的走向零和游戏。增量市场才能允许参差百态。

  

消失的安全感,能激发更多的创新与潜能。

  

  

我个人的专业领域,是商品企划。早年线下品牌连锁运营,2008年开始接触互联网零售,再到抖音。每一种渠道的变革,都会带来一些新的零售方式。

  

但在最底层,零售的本质,从未改变。

  

用商品企划的概念,一句话可以描述:将合适的商品,以合适的价格,在合适的地方,用合适的方式,卖给合适的人。

  

零售的核心链条是“商品全流通”。

  

形式可以变:

  

产品的呈现方式在变。从单品、到店铺、到场景。从文字、图片、到视频。

  

零售的渠道在进化。线下到线上,淘宝到抖音,依次突破了空间限制、信息限制。

  

广告推送的方式在变。从口口相传,到广而告之,再到精准推荐。

  

零售业的基础工作,依然是好的产品、好的呈现、对的用户。

  

每一个零售从业者最需要思考的根本问题,从未改变:我的产品服务于谁、有何价值、如何触达、何以信任。

  

一切刚开始

  

我听到人们开始说:抖音的红利在消失,已经不太好做。我完全不这样认为。

  

目前更真实的状况,是不断有新的商家爆量,同时很多账号冲高回落。

  

起起伏伏,正是一切刚开始的模样。

  

在混沌中快速试错、迭代。没有人对抖音电商这个新事物,具备系统的认知和完整了解。

  

系统自身也在不断学习和进化,它还不够聪明,它还需要时间。

  

那些同时具备产品洞察能力、内容企划能力、电商运营能力的团队或企业,会在抖音走的更远。

  

感性思维(内容创意)和理性思维(零售运营)兼具,才能做好抖音电商。

  

同时,我也希望自己能在更多品类,做出成绩。我常常想,我该怎么用短视频、在直播间,展示一台空调、一把椅子。

  

如果有更多行业的直播间,不再只靠低价、限时福利、主播个人信用,那才是直播这种零售方式,对全行业的赋能。

  

作者:任雷 抖音商家自播运营服务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