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口碑和电影质量来看,由陈可辛团队和香港导演许宏宇执导的《一点就到家》绝对是国庆档最“好看”的主旋律电影。然而,良好的口碑和质量并没有带来好的票房。
经过分析,结论其实很简单。当下影院恢复活力,大电影再度上映,中小电影靠口碑翻身难度加大,票房进一步两极分化,进入吃头的“大电影时代”。
据媒体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10月8日24时,2020年国庆档票房达39.2亿元,位居中国电影史上国庆档票房第二。
虽然总票房超过39亿元,但超过32亿元的票房蛋糕大部分都是从两部“头部”作品中剔除的。《夺冠》,排名第三,只拿到了3.5亿元,是所有电影中最抢手的电影。此外,成龙的“贺岁片”似乎也失去了魔力,票房只有1.6亿元,堪称史诗般的溃败。
从品质上看,《我和我的家乡》能成为最大赢家,是天时地利人和创造成功的基石。电影都是分段叙事,都是喜剧片,有很多团队带着爆款片为其保驾护航。大牌演员和导演是最好的票房基础。此外,《小人物的国情》的叙事手法再次验证了它的市场影响力,恐怕这种“联合导演单元短片”的创作模式还会继续下去,成为下一颗票房炸弹。
之前备受青睐的《姜子牙》获得了第二名,但票房依然与之前的《哪吒》相差甚远。“特效越来越多,但不会讲故事。”粉丝的评价两极分化,导致这部电影没有成功。虽然在国庆首日获得了3.6亿的票房成绩,但之后被超越,说明口碑对一部电影票房的影响不容忽视。
103010的票房成绩可以用“叶澄哪吒,哪吒”来形容。影片前期的宣传与《姜子牙》紧密相连,观众肯定会有意识地进行代入。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叙事风格和艺术风格带有明显的成人偏见,与《姜子牙》喜剧的无厘头风格有很大不同。观众看完电影后,审美期待带来的心理落差,必然导致票房持续下滑,随之而来的是报复性下滑,以及备受争议的口碑。归根结底,《哪吒》因为剧情略显薄弱,缺乏娱乐性,没能支撑起宏大的世界观命题。
至于成龙的《姜子牙》,真的太老套了。虽然有可以和《急先锋》媲美的动作场面,但成龙的喜剧风格并没有在片中其他主角身上发挥出来,成龙的哥哥本人也鲜有发挥。
根据观众“最想看”的数据,《红海行动》在24岁以下的年轻人中占比35.8%,远低于《急先锋》和《我和我的家乡》的表现,这确实说明这部电影各方面都“老”了。
《姜子牙》和《夺冠》两部电影质量都不错,在业内有很高的期待。然而,国庆八天期间,两部电影分别取得了3亿多和1亿多的票房,仅占国庆市场票房的11.5%。
尤其是电影《一点就到家》,很多影评人都认为它是今年国庆档,娱乐性最高,主题最自然,最具风格的电影类型。然而,因为惨淡的营销,它最终失去了很多票房。
103010是一部非常年轻的电影,由刘浩然、彭昱畅、殷放三位男主角领衔“分工明确”。在电影中,他们改变了以前的造型,有着很大的表演野心。导演许宏宇最近因为电视剧《一点就到家》获得了很多关注。有了陈可辛团队的支持,这部电影的阵容质量完全不用担心。
dcae2f9a42a3ab728f3dcaecddcf' alt='口碑好,票房差!国庆档黑马作品《一点就到家》输在了起跑线' />最难得可贵的是,《一点就到家》非常自然的完成了主旋律命题作文。故事讲述了一个乡村版《中国合伙人》的故事,基本上就是把陈可辛的《中国合伙人》进行了年轻化处理。
魏晋北(刘昊然 饰)、彭秀兵(彭昱畅 饰)、李绍群(尹昉
饰)三个年轻人为了各自的电商梦、物流梦、咖啡梦,在云南农村奇妙相遇。通过一番打拼,改变了当地人只种茶叶售卖的生活生产习惯,在实现自我梦想的同时,帮助家乡脱贫致富。
许宏宇借鉴了老师陈可辛的手法,在这个创业故事背后,融入了不少风格鲜明的类型叙事,青春片、港式无厘头喜剧片、甚至是片中出现的一段恐怖类型片风格,让电影尽可能地丰富饱满了起来。
能把一个简单的故事,讲述得如此精彩纷呈,妙趣横生,绝对是许宏宇对于各种电影类型元素信手拈来,又融会贯通的结果。
另外,剪辑师出身的许宏宇再次显示了他的招牌“跳切”。电影《喜欢你》中,充满灵气和动感的剪辑手法非常适合《一点就到家》这样的青春创业片。
影片的色彩运用流光溢彩,夕阳西下的日式剪影,恐怖片中的绿光氛围,还有绿色乡村风,甚至一些漫画式画面,都体现了导演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辅以跳跃迅捷的剪辑,节奏流畅,顺滑无比。时不时杀出的港式无厘头喜剧元素,让影片给人一种神清气爽之感,惊喜连连,伏笔不断。
影片的英文名是Coffee or Tea?,咖啡或者茶叶。两个带有明显文化象征意义的物品,让故事背后充满了各种矛盾。
是选择电商还是集市,是走到大城市还是回到小家乡,其实都是传统生活与交际方式的冲突体现。对此,《一点就到家》采取的是一种乐观豁达的态度:选择现代并不是对抗传统。片尾,种了一辈子茶叶的父亲开始喝咖啡,而儿子却说“我想喝口茶”。
两代人的和解为影片划上了最动人的一笔,也为影片城市与农村互补的主题进行了闭合。不得不说,《一点就到家》是国庆档中,最接地气,表现形式最自然的主旋律影片。
但今年的内地电影市场与前几年不同,影院和资本上游都需要快速回血,甚至是拿到票房“保命”。高口碑、低热度的影片想要逆袭的难度其实变大了。
从今年国庆档的票房走势来看,观众已经完全回归影院,甚至出现了报复性观影,后续会肯定会出现票房超过20亿的爆款作品。
但在今年的大环境下,中小体量影片想靠口碑翻身,难度颇大; 影片需要有更加明确的类型元素才能获取关注度;另外票房走势出现了“头部效应”,大片通吃的现象。
对此,影片在营销方面更需要创造力,增强仪式感,完成线上和线下的联动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