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泡芙短视频app下载入口 泡芙短视频app

  

  记者发现,随着直播短视频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孩子被父母推到镜头前,从小就成为网络名人。   

  

  100年前,鲁迅在《狂人日记》中高喊:救救孩子,但100年后的今天,一些父母却成了“啃小家庭”,为了利益不惜透支孩子的生命。对此,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表示,家长应避免让短视频等成人生活赚钱太早介入孩子的童年。   

  

     

  

  新华社资料图   

  

  #怪象!   

  

  #宝贝在线名人跳舞吃饭。   

  

  “今天,我在小桥上唱了一首《万爱千恩》。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哥哥姐姐可以帮我点小红心。对了,用你那双有钱的手帮我关注一下。谢谢你!”今年6岁的甄珍在Aauto faster上拥有近74万粉丝,她将在每晚7: 30至9: 30直播娱乐节目。在滤镜中,她有着夸张的大眼睛和一张与年龄稍显格格不入的小尖脸。除了唱歌,她还会穿露脐装,跳跨岸扭臀舞、韩国街舞、恰恰舞等等。   

  

  在另一个平台上,不到3岁的小优戴上黄色围嘴,熟练地把半个包子放进嘴里,对着镜头吃馄饨,然后喝下一盒某品牌的牛奶。这段时长仅1分44秒的短视频,迅速在Tik Tok获得了2.6万赞和近3000条评论。“好大的碗。”“现在又要用碗吃馄饨了。”“再看再吃是一种高级的享受。”在评论区,网友们再次表达了对吃播的强烈热情。   

  

  同样因“美食”而受到追捧的是“王朵朵小吃货”。“吃面条让我害怕”“吃户外汉堡达到了新高度”“为什么不能吃这种肉?”―5岁的多多一边用相当成人化的语言在镜头前和观众聊天,一边用手往嘴里塞各种惊人的高热量食物,比如一大盒奶油泡芙、红豆夹心蛋糕、奶油冰淇淋、红烧肉等。   

  

  这些可爱的小宝宝们要么在镜头前吃饭,要么在镜头前广播,唱歌跳舞,要么聊天搞笑,这让很多观众大呼“太可爱了”。“8月Tik Tok萌娃十大火力榜”“Tik Tok萌娃十大KOL榜”的多家机构和营销号也发布了各种榜单,为童网的火爆做出了贡献。   

  

  #悲伤!   

  

  #平台推父母赚钱。   

  

  汉堡、炸鸡、可乐……在一段视频中,大人不断给3岁的佩吉添加食物。“别这样,别这样,别这样……”小佩吉再三恳求父母,父母答应把她刚吃过的菜都补上。近日,“一名3岁女孩被父母喂了70磅”的消息引发热议。很多网友指责女孩父母让孩子“吃播”赚钱,同时也关注“啃小众”这个词。   

  

  所谓“啃少数”,是指没有养老保险或养老保险,依靠子女赡养的老年人;另一方面,是指依靠孩子成为童星并获得高度关注的父母。看到已经长到70磅的佩吉,日常生活中受到严重影响,网友质疑佩吉的妈妈把孩子当成赚钱的工具。当佩吉的母亲被网友质疑时,她说:“这是因为佩吉的父亲不会赚钱。”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随着直播短视频平台的强势崛起,“短视频儿童领域”也迅速升温,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儿童领域是我们相当看好的投资领域。短视频具有制作流程简单、制作门槛低、参与性强的特点,非常适合作为商品的营销渠道。我们也在与一些厂商、直播平台和中小券商合作。”社交媒体营销投资者倪力表示。根据石英集团研究中心的数据,中国儿童消费市场规模接近4.5万亿元,其中儿童娱乐消费市场规模已超过4600亿元。   

  

  在短视频流量和商业利润的双重诱惑下,记者注意到,一些家长在直播短视频上晒娃,也与他们带来的商品有着强烈的捆绑,这与普通家长明显不同。再比如,这个短视频账号主要是由优优的妈妈运营的。现在已经有430多万粉丝,700多个短视频获得了9000多万点赞。今年32岁的妈妈把账号简介直接改成了带货相关。在账号首页上方的产品窗口中,展示了近200种在短视频中被食用和使用过的产品。   

  

  #担忧!   

  

  #儿童网红筋疲力尽。   

  

  “和儿童模特一样,孩子们偶尔也会在短视频里做吃的、播的、演的、唱的,这本身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我担心的是,身为监护人的父母,面对金钱和流量的诱惑,能否抵挡得住,而不是放纵自己的私欲,让孩子过度参与社交网络,甚至让身心俱疲的孩子‘被迫创业’,过早赚快钱。”可可的母亲告诉记者,她的女儿今年刚满5岁。   

  

  其实在3岁的佩吉被喂70公斤之前,妞妞也在全网引起了关于“童工”的热议。2018年4月,一段女孩被踢的视频在网上流传。视频显示,女孩突然被一位背对画面的白衣女士踢了一脚。网友认为涉嫌虐童。随后,女孩的童模身份被曝光,当时她只有3岁。女孩母亲的道歉声明称,她踢孩子是因为她拍了一天照片,发了脾气。   

  

  “‘童模圈’赚钱容易,赚钱难。一个孩子早上九点开始拍摄。如果有效率,他一天能拍100多套衣服,一天能赚五六千元。”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与“童模”相比,少儿网红的实现更加多元化,“钱景”也更令人印象深刻。“你可以吃、播、带货,让商家赞助,或者直播寻求奖励,一个月也能有很多钱。更重要的是,相比‘童模’,儿童网红更难让人直观感受到他们的工作强度。”   

  

  然而,一些细心的网友发现,这些过早接触网络的孩子所面临的身心健康问题。在一部近600万的剧中。   

短视频里,刚上幼儿园没多久的甜甜因发烧而嘴唇通红,却还在大人指引下对着镜头吃蛋黄派配一大杯饮料。记者看到,在4000多条评论里,有网友愤怒地表示:“能不能不要这样呀!”“一点当妈的样子都没有,孩子发烧还让她吃零食喝饮料。”

  

“小小年纪说的全是大人话,希望小朋友能健康成长。”在王朵朵的一条短视频下方,一位网友也无奈地提醒。在该视频里,王朵朵一边推荐着豆乳威化饼干、酸辣粉等食物,一边说着成人主播的语言。当有网友提出她日常饮食基本是主食和肉,要注意营养均衡时,她妈妈则简单以“她不爱吃蔬菜”一口回绝。

  

# ■专家说法

  

# 避免成人式生活过早介入孩子童年

  

儿童网红背后暗藏的孩子身心健康忧患,该如何解决?“3岁小佩琪”事件引发众怒后,涉事平台西瓜视频表示,已对其视频和账号进行了封禁。不过,记者注意到,目前很多直播、短视频平台在管理上仍存在明显漏洞:虽然抖音、快手等平台对主播年龄有着必须年满十八岁的设定,但通常这些账号的申请者均为成年人,镜头里实际出现的却是儿童网红,很难直接监管。

  

“父母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在家庭教育中承担主体责任,特别要注意保护孩子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和参与权。”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专家孙云晓表示,密集的短视频曝光会让孩子隐私过度暴露,孩子过早借直播短视频等参与商业活动也会造成价值观扭曲,形成“赚快钱”、“出名要趁早”等错误观念。

  

“父母一定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要为一己私利,让孩子过早利用网络进入商业活动。”孙云晓认为,孩子在未成年时期最需要的是学习、锻炼,为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孩子有孩子的生活方式、游戏方式、伙伴交往方式,不应该让成人式生活过早介入童年。为孩子营造一个相对安全、清净的环境,不让孩子过早卷入成人生活,是所有明智的父母应做的。”

  

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张雪梅建议,我国尽快出台专门立法,或在《未成年人保护法》等其他法律修订中,尽快对儿童参与商业活动进行立法规范。“一方面应对儿童参与商业活动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体现儿童利益最大化和儿童参与的原则,使儿童参与商业活动的行为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应当对家长和商家作出规定,要尊重儿童的意愿,加强对儿童人身、教育和财产权益的保护,以使儿童的权益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 * *

  

来源 北京晚报

  

记者 袁璐

  

流程编辑 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