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营销的目的是通过不断提高市场的抢占能力来获得综合竞争优势,从而在市场中取得优势地位。抢夺市场就是通过渠道分销力(响应市场的速度)和适应市场的能力(即产品力)两种方式抢夺市场。具体表现为有效出货;衡量有效出货的财务指标是利润率、产品周转率和资本利润率。
# 1.快速有效的装运。
提高应对市场变化的速度,基本思路和手段是控制库存(包括所有环节的库存);通过有效出货的手段,我们可以调整库存,抢占现有市场!有效出货就是让产品通过配送和终端工程师顺利快速进入终端用户的应用领域,从而实现最终消费。快速交货首先确保快速有效地到达终端工程师处;其次,取决于终端工程师的拉力。只有终端工程师的快速出货,才能拉动整个配送价值链,“产、供、销”才能共享整个价值链快速运转的好处。
# 1.切断中间不必要的配送环节。
搭建工业互联网,切断不必要的环节,直接控制终端工程师,提高配送效率,实现有效出货;切断不必要的配送环节有三层含义:切断的是不必要的配送环节而不是所有的中间环节;2、不一定要有一定的阶段性,不是一次性削减而是阶段性削减;3.不一定要有一定的区域,有的区域可以砍,有的区域不能砍;比如县城的终端工程客户可以直接去,但是省会和地级市往往需要一个批发环节。
# 2.打通产业链,实现数字化协同。
互联网时代,LED显示行业谁能到达C端,谁就有话语权,谁控制了R端,谁就控制了市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打通产业链并不难。全产业链数字化营销的技术路径是F2B2R2C。此外,在打通产业链的基础上,利用数字营销技术实现节点企业的协同效应,是产业链或生态链竞争力的源泉。
# 3.组织和完善全渠道分销网络。
完善分销网络的前提是构建统一的CDP(用户数据平台),通过CDP可以实现作为可共享的数字资产。只有实现统一的CDP(统一规划分配ID,统一产品ID,统一标签ID,统一服务标准),才能从业务中心检索应用;
说明:实现CDP作为可共享的数字资产;CDP不仅是意识的问题,更是技术的问题。(2)数据的形成成本高。只有数据共享并投入运行,才能形成效益。如果新基建在花钱,数字营销运营在赚钱。
# 4.授权和控制高质量的终端工程师。
为了控制终端工程师,首先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厂商端的信息共享;深化终端工程师之间的关系,实现一店一策;赋能终端工程师,让他们感受到价值;实现终端工程师双店战略,每个终端工程师有一个云店和一个实体店。
# 2.减少链接的库存。
减少库存是指减少制造商、分销商和终端工程师的库存,减少资金占用、实现库存的风险以及库存储存、运输和分配的费用。数字化营销模式的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库存管理”,即控制各环节“库存”、降低变现和缺货风险的能力;要实现“高周转打高库存,预售制打低价格”的竞争战略,需要做到以下七个方面。
# 1.加强市场竞争产品的信息反馈。
通过综合传播系统实现复合信息传播,获取线上信息,包括竞争产品信息的获取,是数字营销的基础。只有通过加强
从销售、市场,到运营、产品、用户调研,企业管理者要从各种复杂的数据中看到一些线索,获得对市场、产品、最终消费者的洞察。因此,有必要加强数据管理,提高海量数据处理效率。需要从两个方面加强数据管理。
第一、化数据管理和分析人员的两项基本能力
第一,基于数据挖掘的现实,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第二,我们可以发现隐藏在数据中的价值,并预测未来。数字营销、在线用户和数字形成本身并不是目标。数字化营销的基本表现是“一店一策”和“营销自动化”,以及依托互联网电商在营销上的新突破。数据的形成代价高昂,只有数据共享并投入运行,才能形成效益。
第二、建立数据分析和管理的可视化
通过可视化,我们可以及时调整我们的工作和决策。可视化可用于两个目的:一是实时掌握系统动力学;不仅可以看到生产动态,还可以实时看到一线业务员的销售排名,甚至可以看到发货技师的运动轨迹。二是及时掌握各环节上下游情况,及时做出调整和决策。例如,通过数字化营销系统,仓库经销商或分销商不仅可以快速抓取终端号码,还可以提前实现智能备货。上游厂商也可以随时看到自己的仓库库存,提前做好生产计划。
说明:视觉数字营销有两个核心点:一是实时更新;第二,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 3.改变计划的采购方式。
从以前的“按生产卖”“大宗采购货”,转变为采购订单和预售订单中商品的“碎片化”“零售化”;传统制造商和企业应:
想实现产销平衡需要严格的生产计划流程执行力和市场的管控力,造成经销商压货憋库结果的转仓假售的现象,最终造成各个环节库存节节上升,失去对市场的响应能力与抢夺能力;而在产业互联网时代就可以实现三种要货方式变化,实现以“预售制打击低价格”的竞争策略。第一、端最终消费者的低频高值工程
实现订单的零售化和预售化,工厂实现先接单后生产,或后仓代配实现送配一体直达终端工程最终消费者。
第二、终端最终消费者高频低值、高频高值工程
依托各地仓配商,由运营商指挥中央仓统仓统配;制造商同步收集全国碎片化订单实现后仓智能化调拨,以及根据数字化营销的预测数据进行提前备货与后仓。
第三、终端最终消费者低频低值工程
依托终端工程商或各地运营商前置仓实现云仓代配或库存式销售,制造商根据数据分析和安全库存汇总实现计划性生产。
# 4、改变产品仓配方式(三仓协配)
改变以前多层装卸存储的模式,实现三仓协配,降低产品的装、卸次数和存储周期,实现全国一盘棋,大家一个仓的目的;通过产品的高低频和高低价实现前置仓、中央仓和制造商后仓的三仓协配;降低库存,减少资金占压和产品变现的库存损失;实现以“高周转打击高(全备货)库存”的竞争策略。
# 5、实现数字化决策;权限前移到锋线小组决策
传统企业规模越大层级越多是典型“金三角”组织管理结构,存在反馈慢决策慢的弊端;而数字化营销就要实现决策功能前移,锋线小组决策的效果。
锋线小组是传统渠道与互联网结合的新组织形式;任正非曾强调,未来的战争,是班长的战争。即给基层指挥的权利,将传统的作战方式转变为班长的战争,依靠强大的信息网络,前方后方协同作战。这与数字化营销的组织变革方向不谋而合:小前台,大中台,让看见敌人的人指挥战争。
# 6、加强价格决策功能
根据产品的成本,市场定位确定产品的定价策略,以有效产品定价来强化终端出货,不要以价格倒挂的形式,失去了渠道出货或订货的决策职能;因此,要做到关注竞品信息,定期梳理产品组合,调整产品的价格。
# 7、加强渠道促销功能
对于已经形成库存的产品,要根据库存所在的环节,区域和渠道,制定适度的促销活动,发挥渠道促销的功能,恢复库存在合理的点位。
# 三、控制运营费用
有效出货所需要的费用开支尽可能低,尤其要关注成本主要驱动因素,如人工费用,存货造成的损耗、储运等费用开支,以及库存变现促销费用浪费。因此要强化以下几个要点
# 1、人工费用
在整个营销组织、业务流程、岗位编制设计中,要最大化地考虑“人均贡献系数”,优秀的公司最核心的指标就是“人均绩效”;因此,要尽量增加锋线人员的数量,减少内务人员的数量,要把人用到能产生结果的关键岗位上去。
# 2、促销活动数字化与费用管控
促销费用是营销费用中最大的一块费用,尤其是在渠道驱动模式下,促销活动更加频繁,形式更加多样,有人统计促销费用的60%都是给浪费掉了,因此,推进促销活动数字化形式的运用,与费用核销流程的数字化管控;具体到促销费用,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不做无目的促销活动
促销活动是营销策略落地和营销目的实现的工具,是围绕着营销目的而作的,在现实中很多促销活动的目的和营销目的不匹配,主要表现在:①、人情促销活动:因为业务人员、主管、经理跟某些市场、经销商或其他人员关系好,就批复一些促销活动,这些活动基本上是变成经销商的利润;②、以压货憋库存的促销活动:因为种种原因造成库存较大,未来消化库存,解决以前的遗留问题而退出的促销活动;③、仅仅为了业绩目标达成的促销活动,业务人员不是根据市场需要而是因为业绩没有完成就推动一次促销活动,④、为了促销而促销的活动,别人都做了咱也做一个。
第二、促销活动数字化转型,解决促销活动执行环节的费用浪费与过度促销问题
LED显示屏行业目标已经掉进了渠道驱动和过度促销的陷阱,呈现出“大促大销,小促小销,甚至促也不销”,这种情况的产生很多是因为促销过度,或者促销活动中促销费用浪费造成的,因此严格控制促销活动的执行,并作出每次促销活动的结案,对比促销活动中的问题。
第三、促销费用灰色核销问题
促销费用核销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费用浪费,甚至内外勾结多核销费用,贪污促销费用的情况,一般有如下手段:①、调整期初库存数量,造成费用多核销,②、多申请少使用,结余费用进行贪污,③、核销费用做假账,做假票据,④、冒充领导索贿等
# 3、降低库损费用
第一、库存变现费用
LED显示行业尤其是显示模组产品价格波动大,市场竞争激烈,以及尾数产品的行业特点,很多厂家都会给经销商或者下线客户进行降价补差,通过降价的形式把库存消化掉,这些费用就属于库存的变现费用。
说明:要防止库存弄虚作假,多核销费用
第二、库存资金占压产生的费用
很多企业库存滞销品过多,或者产品周转率过低都会造成费用过大,因此提升产品的周转率是降低库存资金占压产生费用根本。
# 4、提高适应市场的能力
提升适应市场的能力本质就是提高产品的竞争力,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就是做好产品组合策略和产品管理策略,具体体现在老产品的管理与新产品开发上来。具体经销商企业来说就是要做好以下两点:
# 第一、做好全过程商品管理
做好全过程商品管理:商品管理是渠道商企业的核心经营活动。它是指从分析顾客的需求入手,对商品组合、定价方法、促销活动,以及资金使用、库存商品和其它经营性指标做出全面的分析和计划,通过高效的运营系统,保证在最佳的时间、将最合适的数量、按正确的价格向顾客提供商品,同时达到既定的经济效益指标。
# 第二、坚持商品齐全和商品优选的原则
为了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商品管理应坚持商品齐全和商品优选的原则。商品齐全就是要保证顾客来店时能够买到日常必需的商品,因此,商品品种要齐全。具体要求是:商品的品牌要全,商品的大类、品种和规格之间的结构比例要合适。商品优选就是要选择主力商品,在经营中,实际上大部分的销售额只来自于一小部分商品,即80%的销售额是由20%的商品创造的,这些商品是企业获利高的商品,要作为商品管理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