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颤音弹法钢琴图解,钢琴颤音教学视频

  

  19世纪的浪漫主义音乐是一种自由奔放的音乐,强调个人的自我表现,充满了个性化和理想化,同时又是一种诗意的音乐,感性比理性更重要。它形式奔放,用豪放直率的抒情和描写,与自然紧密结合,表现出强烈的个性和民族性。   

  

  这一时期,钢琴制造业发展迅速,钢琴音乐领域扩大到七个半八度,从而大大增强了钢琴的表现力。当时钢琴的使用非常普遍,尤其是踏板的功能增加之后,更是为钢琴增添了新的魅力,展现出更加浪漫的氛围。从而吸引了众多作曲家和演奏家,使钢琴的技艺和演奏达到了顶峰。既是作曲家又是演奏家也是很常见的,尤其是李斯特、肖邦这样的钢琴大师。   

  

  103010的作曲家是波兰女作曲家、钢琴家Tekrabadachevska (1838-1862)。虽然没有接受过专门的音乐训练,只是一个业余的青年作曲家,但她在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35首钢琴曲,如《少女的祈祷》、《小茅屋的回忆》、《甜蜜的梦》等等,都是清纯优美的钢琴曲。然而这些作品大多被遗忘了,只有《友谊的回忆》成为了钢琴音乐中的一朵奇葩。在音乐史上,这首歌可以和贝多芬著名的钢琴曲《少女的祈祷》相提并论。   

  

  这首歌起初只在法国巴黎一家音乐杂志副刊上发表,但消息很快不胫而走,成为畅销名曲,不仅在欧洲传播,在美洲、亚洲、非洲也广为流传。   

  

  103010的乐谱,如今已有数百个版本,流传全球,成为每一位钢琴爱好者的必读曲目。本文希望通过分析这部作品的音乐结构和演奏来揭示其音乐内涵,给钢琴爱好者带来启发和帮助。   

  

  首先是音乐结构。   

  

  003010是用变体写的。   

  

  E大调,4/4拍,整首歌的和弦由主七和弦和主三和弦组成。   

  

  变奏曲是将原语句的主题和它的一系列变奏曲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组合而成的一种音乐形式,即以一个主题为主导,运用再现、循环、演唱等原则。并多次重复主题上的变奏,从而具有整体的层次感和逻辑性,而不是简单的无序堆积。   

  

  引言。   

  

  引子的4小节由装饰重音、八度降音阶和从和弦进行到从和弦组成。让人感觉教堂的钟声似乎在不停地敲响,钟声打破了清晨的寂静,后面出现的从和弦到从和弦还在意犹未尽,仿佛钟声还在耳边响起,同时也为引出主旋律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   

  

  (2)主题。   

  

  主题部分8中,右八度琶音演奏了一首优美的三胞胎主题,旋律上下起伏,左手始终是主三和弦,表现了少女听到教堂钟声后的天真无邪。我的内心开启了无限的遐想,同时又流露出淡淡的忧伤.   

  

  (3)变化1。   

  

  1-16小节的变化根据主题略有变化。以三胞胎为主的琶音贯穿始终,七、十个三胞胎同时穿插。装饰颤音和倚音的运用比主题更丰富,左手的和弦完全承担主题。我们仿佛看到一个穿着白色连衣裙的女孩走在通往教堂的林荫路上,路边开满了鲜花,鸟儿在树上为她歌唱,小溪丁零丁零地向前流淌,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美好,而女孩的心中也充满了希望。   

  

  (4)变化2。   

  

  变奏曲2、8小节,旋律音高集中在钢琴的中音区,音符不再是密集的十六音、三十二音,而是以八音为主,使得节奏缓慢,色彩明显暗淡,与欢快活泼的第一变奏曲形成鲜明对比。似乎在庄严的教堂里,少女开始了她虔诚的祈祷,她的心慢慢平静下来。   

  

  (5)变化3。   

  

  变奏3的16小节是变奏1的再现,但不是完全再现。每一个乐句开头都有一个颤音,说明这个美丽的女孩在祈祷后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和期待。似乎花儿更鲜艳了,鸟儿也改变了歌唱方式.   

  

  (6)变化4。   

  

  4-8小节上的变奏曲,具有结尾的性质,由许多连续的八度音程和三度音程组成,使音乐从活泼走向宁静,天真美丽的少女逐渐离开我们.   

  

  音乐的形象虽然简单,但却深刻质朴,手法简单,亲切感人。虽然略显伤感,却很有女人味,生动展现了一个清纯女孩的美好愿望,充满了青春活力。   

  

  她在祈祷什么?音乐充分揭示了女孩的心境,充满了梦想和遐想,洋溢着对美好和幸福的渴望。   

  

  第二,业绩分析。   

  

  整首歌没有调性转换,速度适中。   

  

  左手的伴奏和声没有太大变化,属于七和弦,以主三和弦为主要织体。演奏技巧上不是很难,主要是颤音、琶音、八度。   

  

  颤音   

  

  抖音是一种多方面使用的装饰音调,甚至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演奏方法。练习颤音时,每个手指要能独立颤抖,要快而均匀,不能快也不能慢。   

  

  第一次练习颤音时,两个交替的声音往往弹奏不均匀,主要是因为手指的独立性不强。   

  

  颤音的合理运用可以使音乐更加优美动听,提高艺术感染力。   

  

  003010在变奏曲1和3中使用了大量的颤音,让人仿佛听到鸟儿在树上歌唱。   

  

  练习时,无论快慢,速度都要一致,不能忽快忽慢。书中的指法是23指,但有时候24指更好。   

  

  (2)琶音。   

  

  琶音的练习是钢琴技术训练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要求手指在琴键上均匀、灵活、有弹性地“跑”。   

  

  琶音练习的关键在于掌握手指的灵活性和手指交叉的感觉,同时控制交叉。   

制手指的力度。

  

练习的时候,拇指的转换带动手腕的转动,同时提前做好准备,手腕始终紧更手指走。

  

弹奏琶音时手指跑动动作要小,力度到位,手腕要放松,拇指转换要快。

  

《少女的祈祷》中在变奏一和变奏三出现了大量的琶音,这些琶音要弹得向行云流水一般,一气呵成,不要弹成跳跃似的断奏。

  

(3)八度音

  

八度音练习也是钢琴技术训练中不可避免地,由于是一指和五指的伸张,会使手部及手腕肌肉有紧张感,因此一指和五指的支撑状态应当提前准备好,使整个手掌成为一个整体,并在弹奏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住,即使是在手腕抬起时也不应该松懈。

  

很多弹琴者在弹八度时总是抱怨手小,其实手小的演奏者,只要有正确的方法,都能获得八度的技巧。正如匈牙利钢琴家约瑟夫,迦特所说:“良好的八度技巧不一定要有大的手掌,手小的演奏者,只不过是要经历一个比较长时间的认真准备而已。”

  

《少女的祈祷》中引子、主题和尾声都有八度音的出现,特别是主题中有八度琶音,因此在演奏中始终要注意小指的状态及弹奏出来的声音,要富有弹性而又连贯,这需要演奏者多多练习。

  

> 十九世纪是一个欧洲音乐繁荣的时代,大师林立,苔克拉巴达切夫斯卡也许并不显赫,像一朵叫不名的小花,但她留下的这首钢琴曲,却是一朵永不凋谢的鲜花,永远绽放在世界音乐的百花园里。一百多年以来,凡接触过钢琴音乐的人,有谁不知l道这首名曲呢?每次听到这首曲子就觉得巴达切夫斯卡向我们徐徐走来,她正透过时空隧道向我们倾诉着一位波兰少女的青春梦想和憧憬……

  

视频加载中...

  

> 周广仁教授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