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是北上广”的白领中,速捷从未有过多少存在感。阿托快手的快手电丸(原名阿托快手游戏)没有存在感。很多人不知道,快手电丸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就达到了2亿毛钱的水平。即使这个数字来自腾讯,也值得官方宣传。
快手电丸
大约从2017年开始,大家对交通的恐慌就从未停止过。许多新的细分领域被大型工厂挖掘出来(用于国内市场),新的开采流程已经耗尽。比如手机游戏领域的吃鸡,微视频领域的Tik Tok,H5游戏领域的微信游戏。现在,你觉得比“你的创意被腾讯抄袭怎么办”更可怕的是,大厂是最早的开拓者吗?
在如此严峻的环境下,快手电丸出现了可怕的崛起。应用
商店社交榜最好成绩第4,排在微信、QQ、微博之后。这个结果一天可以在iOS中带来8万左右的新增量,但是现在的结果不如以前,新增量保持在7000左右。
找到'/
ASO100数据。
QuestMobile发布的2018年Q1报告显示,春节期间,快手电丸的MAU增长到1968万,DAU超过800万,比Tik Tok还快,位列全网APP。
MAUDAU增长率排名第一。
找到'/
在极光大数据、猎豹大数据、关彝千帆发布的春节报告中,快手电丸的增速在游戏类排名第一。
这种数据相当罕见,只不过全网其他细分领域都出现了争抢流量的强势玩家,不断消耗用户的时间。和快手电丸,同一个跑道上有QQ空间游戏和微信游戏。
不用说,微信游戏是2017年12月28日上线的。不到20天,官方宣布累计用户数达到3.1亿,其中人气最高的《跳一跳》 DAU突破1亿,成为游戏史上DAU最高的游戏。
QQ空间游戏已经发展了4年多。微信游戏上线前两个月,官方宣布MAU突破2亿。
腾讯的迷你游戏布局在更年轻的QQ端和更成熟、更城市化的微信端,理论上阻断了其他迷你游戏的生存空间(这里的阻断是从用户选择层面)。因此,腾讯投资Aauto的背景在这里并不矛盾。在这种环境下,2018年1月上线的快手电丸,有这样的上升趋势,就显得尤为令人惊讶了。
快手电丸?是什么样的APP
官方标榜其为社交APP。
快手电丸:只有三个子页面
找到'/
能和他一起玩游戏的聊天-聊天,你可以在比赛中说话。游戏结束后,你需要双方同意添加好友后才能说话。
找人玩-Dianwan会帮你随机匹配一个玩家。确认玩家后,双方会选择玩哪个游戏。
找到'/
如果不喜欢随机匹配,电丸也给出条件匹配。玩家只有两个选择:性别和年龄,年龄分割也没那么明确。这个设置可能是为了防止社交变成p软件。
找到'/
如果不行,可以找熟人自己玩,支持微信、Aauto Quicker、朋友圈、QQ空间找朋友。
发现
――和“找人玩”相反,“发现”是先自己选定一个想玩的游戏,电丸再给你匹配玩家。电丸里的游戏不多,一共是37个2-4人的组队游戏和一个多人匹配的《画和猜》游戏。已经有人抱怨游戏太少了,不过首次入坑的选择困难症患者来说,刚刚好。
在游戏中连麦聊天用的很普遍。这也算是电丸用力加强社交属性的一个方式吧。
快手电丸里,新知君觉得最有意思的是聊天框的系统表情包制作功能。
聊天输入时,输入框右边会提醒你,是否需要将文字转变为GIF。系统会根据你所打的文字配置好动图,整个过程非常流畅快速,表情包配得很到位。
匹配非常快,只需要几秒。
既然标榜为社交APP,电丸有模有样的把每一款游戏都设置为匹配游戏。这个时候就非常考验用户量。
新知君玩了两天的时间,95%以上的对局匹配都在2秒内可以完成,反正《王者荣耀》快。
实时数据显示,每款游戏都有超过1.5万对玩家在玩。(截图时间5月28日23:50)
游戏玩法很普通,胜在包装得有趣。
快手电丸能够冲破围攻,会不会是因为它的小游戏特别好玩呢?
不见得。
微信小游戏里,大家最熟悉的是《跳一跳》。下图是快手电丸的《跳一跳》,和前者没有什么区别,跳到特殊格子会加分的设定也一样。如果非要说有什么不同,那就是打社交旗号的快手电丸里,玩家要匹配对手进行PK,所以会和其他玩家同框。
《容嬷嬷来了》:这款小游戏听名字就很特别,玩家操控容嬷嬷向格格扎针。其实和曾风靡全球的《见缝插针aa》玩法是一样的。抖音上也有一款很火的同类APP游戏――《飞到打击》。
《大圣来了》:孙悟空操控金箍棒的长度,帮助自己搭桥过关,成功之后就能够得到蟠桃。这款游戏的玩法在《围住神经猫》H5游戏大火的时候,新知君就体验过。
《男左女右》:玩家负责把排队上厕所的男女拉到对的方向去。新知君玩的时候,感觉回到幼儿园一样。不知道是不是意在帮助小玩家提升性别认知?
《动物塔》:操控动物在方向和掉落位置,成功放在石板上的动物数量越多、分数越高。
《过马路》:和游道易发行那款《天天过马路》没什么区别。
此外,快手电丸还有《2048》《连连看》《连点之间》《女神来了》《娃娃机》等游戏。大家听名字应该也就知道玩法并没有什么特别。
前面提到了电丸中所有的游戏都是需要匹配对手一起玩的,有些游戏并不像《跳一跳》和《过马路》可以将PK直接体现在同一屏幕中,快手电丸就用数字提示的方式展现。
是不是有点强行PK了。
屏幕中只展示玩家自己的操作过程,只用屏幕上方数字来提示双方进展
这样玩法并不出奇的小游戏集合能够做到MAU2000万。新知君也把周末的时间都给了快手电丸。为什么呢?
游戏玩法并不新颖,但比QQ空间小游戏,卖相要来得舒服。基本上都是大家熟悉的玩法,来点题材上的变换。但这个变化,玩游戏的心情就变了。容嬷嬷扎针和大圣来了,都有了更多情绪在里面。
相比微信小游戏,社交性和PK又更强烈。这点在玩的时候,感触会比较深。
玩微信《跳一跳》时,新知君一般死个两三次就会放弃继续。但在快手电丸里,对手几乎观看了你的整个操作过程。难免会带着“刚才我手误,这次我要来真的了”的心情,和对手死拼。
谈谈快手电丸的用户
在电丸中,用户的快手属性也特别突出。
匹配到的对手的头像,可能是一个探着头的10岁小孩,也可能是一个搂着女儿肩膀的阿姨。
在游戏开麦的时候,匹配到的玩家可能会把其他玩家都点评一遍。“看1号,一看就是个小孩。那个3号的头像有点猥琐,6号我就看不出来了”。
游戏过程中如果有玩家操作时间比较长,你可能会听到,“你是傻X吗?不会就滚回家,别浪费老子时间。”
同一个游戏,你可能会发现在微信上玩和电丸上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大家可以不约而同的把规则跑偏。
如果你觉得不可思议,或许应该跳出北上广,重新审视一下“绝大部分”的玩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