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大背头解说西瓜视频我的世界,大背头解说我的世界个人频道

  

  差评人写了那么多科技相关的文章,相信看了我文章的穷朋友们,大部分还是喜欢科技的,一定是涉猎过科幻作品。   

  

  自科幻作品发展以来,出现了许多不同的风格和设定。我相信大多数穷朋友也知道一些熟悉的风格和常见的视觉元素.   

  

  比如赛博朋克,以及无人机、霓虹灯广告牌、高层建筑等常见作品。   

  

     

  

  或者是蒸汽朋克主题下的维多利亚式欧洲都市风格、大齿轮、空船等有趣的科幻产品。   

  

     

  

  但是,今天差评君想和大家聊的不是赛博朋克,也不是蒸汽朋克,而是另一个人们经常看到相关元素却很少具体讨论的科幻题材:   

  

  Cassette Futurism —磁带未来主义。   

  

  什么是磁带未来主义?先看图,心中有个大概的印象。   

  

     

  

  当我们谈论磁带未来主义时,其中包含的元素主要是七八十年代的电子产品。   

  

  事实上,随着现在电子产品的设计越来越同质化,网上有不少艺术家开始重新发掘当年电子产品上的设计美学,大家也开始重新审视当年的科技。   

  

  当时的电子产品有什么特点?   

  

  电子外壳,一般为灰色或白色,如苹果早期产品Apple II。   

  

     

  

  当这样的产品大量堆放时,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亮晶晶的机房。   

  

     

  

  当时的显示器都是基于显像管技术生产图片,显示的色彩极少,刷新率感人( 因而很少显示动态画面),打开的机器经常在黑色背景上显示绿色字符(这不是绝对的。   

  

  ),最重要的是:它们都很厚!.   

  

     

  

  当时,计算机处于一个相当特殊的位置,个人电脑也有,但不那么容易使用。   

  

  我们目前的操作系统实际上简化了许多工作,并将大多数计算机操作与键盘和鼠标统一起来。   

  

  同时,由于显示屏技术相对落后,目前的触控显示在当时可能连概念都没有,人们甚至可能无法想象当时的触控交互。   

  

  那么有什么互动呢?   

  

  按钮,旋钮,拉杆啊!   

  

  一些旧的控制室已经使用了几十年,当它们跑进来的时候会有这种味道。   

  

     

  

  当时,操作系统不能覆盖一切,许多人机交互依赖于大量的按钮,旋钮等物理操作实现.   

  

  ,开灯转按钮,关灯转按钮,收发电台转按钮,调节频道转旋钮,无论大小都不用有按钮。   

  

  想想看,在这样的技术背景下,人们对未来技术的幻想是什么?   

  

  ——“未来。一定有很多技术。”   

  

  \-“那是必须的。”   

  

  \-“那不可能全是纽扣吧?”   

  

  ——“那是必须的!”   

large/pgc-image/56810f9f2ca54f279797ab91e65cc2d8' alt='在70、80年代,未来是磁带做的' />

  

当时的科技产品电子化处于新生阶段,受限于采样率也好,能发声的设备有限也好,人们用电子乐刻画出那个年代的科技感也别有一番风味,还顺便带起了“ 合成器浪潮 ”

  

差评君找了一首参照当时的风格的曲子,给大家感受一下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漏掉了一点最重要的东西?

  

没错,就是 “ 磁带未来主义 ”里的 “ 磁带 ” 二字。

  

为什么是磁带?

  

因为在 70、80 年代,磁带是非常流行的存储介质,大部分音乐设备都用的是磁带。

  

索尼的 TPS-L2▼

  

  

飞利浦 N4450 ▼

  

  

不仅仅是听歌,计算机存储也有用磁带的。( 其实现在也有数据磁带,但不是主流 )

  

看到下面这张图里大大的圆盘了吗?就是转磁带的。

  

  

为什么磁带未来主义风格最近很受追捧?

  

原因其实之前也有提及,电子产品设计趋于同质化。

  

拿现在我们普通消费者常见的,最经常更新的电子消费品 —— 智能手机来举例。

  

  

哪怕是功能如此多的一个电子产品,都长得一样。

  

而磁带未来主义风格下的电子产品,哪怕是汽车主控台这种功能及其有限的电子系统,都风格迥异。

  

  

  

  

说直白点,屏幕交互为主的情况下,留个屏幕就完事儿了,哪有什么按钮布局,旋钮风格,示意图画风这些有的没的。

  

这不是说现在的电子产品相似度太高这件事儿不对,事实上 越是成熟的方案越是容易流行起来

  

手机变成这个样子只能说明这可能确实是现有技术下,对手机产品的设计最优解。

  

但人是感性的动物,哪怕是讨论科学技术这种理性事物的时候,有时候骨子里的浪漫精神就是挥发不去。

  

  

磁带未来主义风格其实本身就脱胎于现实,所以有时候生活中经常能见到一个场景,一下子把你 “ 吸入那个科幻设定里 ” 。

  

在网上人们也乐于分享这个瞬间。

  

可能是一张老照片。

  

  

可能是正在当下的一节火车车厢的配色风格。

  

  

还有的科技爱好者,则会捞一些老设备,攒一台非常复古的电脑。

  

  

磁带未来主义很少像蒸汽朋克或者赛博朋克那样被广泛讨论的原因,差评君觉得是它还是缺少足够的代表作品,以及除了科技设定以外的文学精神。

  

例如蒸汽朋克的故事我们能想到浪漫主义,探险精神。

  

赛博朋克我们能想到高科技,低生活,反乌托邦。

  

但磁带未来主义更多就是靠元素和设计美学来体现,你很难围绕着它来创作故事。

  

不过我们还是有幸能在很多其他科幻作品里见到这个风格,尤其是晚一些的赛博朋克作品里,例如《 银翼杀手》 里飞行器的控制面板。

  

  

而为什么会发展成这样呢?蒸汽朋克,赛博朋克,磁带未来主义都是怎么产生的呢?

  

因为科技时代背景不光会影响当时的产品,也会影响当时人们的幻想。

  

  

例如蒸汽朋克的幻想就是人类发明了蒸汽机,而没有内燃机,因此那个年代的建筑风格就是维多利亚时期风格,科技产品万物皆是齿轮。

  

  

柴油朋克背景下,则是有了内燃机,但没有电子化产品,再结合当时的年代背景,你能看到 70 年以前人们的衣着打扮,看到飞在天上的老式汽车。

  

  

而磁带未来主义,则是 人们刚刚有了电子化技术,但存储介质落后,计算机系统、显示设备落后 ,所以有了裸露的电线,大背头显示器,磁带。

  

有句话总结的非常妙:曾经,未来是存储在 200KB 里的。

  

为什么人们喜爱这些各色 “ 朋克 ” 和 “ 未来主义 ” 呢?

  

差评君之前其实也说了,人本质上是感性的动物。

  

哪怕科技发展是个理性过程,人们对它的幻想难免是感性的,浪漫的,只要人不停止想象,科技就不是冰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