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下午,日本女演员文木雅琪结婚的消息迅速风靡荧屏。5月20日上午,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卸任CEO,冲上热搜。网友调侃:“没想到阿拉卡基玉伊的婚姻对张一鸣打击这么大”。
当然是开玩笑。作为发展势头最强的互联网新贵掌门人,张一鸣在宣布辞去CEO职务的内部信中表示,要抛开日常管理工作,专注于长期战略、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等长期重要的事情。
巧合的是。10个月前,拼多多创始人黄征也卸任CEO,表示会花更多时间和董事会一起制定公司中长期战略。三个月前,黄征从董事长的职位上退休,转向食品科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
黄征出生于1980年,张一鸣出生于1983年。作为80后企业家的代表,他们创立的公司和产品,更早地在BAT三座大山的统治下开辟了一片天地。尤其是张一鸣,一个看起来帅气、瘦弱、害羞的福建小伙子,一直在搜索、制作短视频、玩游戏、攻击电商。
商业战场,字节猛。目前,张一鸣和黄征有不同的选择。他对字节跳动有更高的期望。
他现在的辞任,从早先言论与事例中有迹可循。而这种看上去属于退一步的动作,很可能是为了更好的进攻。
# 01.张一鸣将永远退休。
5月20日上午,张一鸣发了一封内部信,宣布辞去字节跳动CEO一职。
毫无疑问,字节跳动是目前发展势头最强的互联网新贵。此前,曾邀请小米前高级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周加盟,有传言称将上市,估值近4000亿美元。
(周有资助)
张一鸣的辞职引起了广泛关注。他在内部信中表示,字节跳动有幸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在基于机器学习技术的移动和视频方面进行了创新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他也意识到,在未来,字节跳动能否止步于此,变得更有创造力和意义,持续的深度思考和大胆的想象是实现创新成果的基础。
对张一鸣来说,他喜欢思考理论上可能存在但现实中尚未发生的事情。在过去的几年里,因为工作繁忙,“很多事情在现实中已经发生,但我并不知道。”.
如果不能对外界信息保持敏锐的感觉,显然会错失很多机会。从这个角度来看,张一鸣离职的选择是可以追溯的。
2018年11月17日,今日头条召开活力大会,两个变化引起外界关注。一是正式推出小程序。还有一个就是CEO从张一鸣换成了陈林。
人事变动来得突然。在公众眼中,字节跳动早就相当于今天的头条新闻。事实上,2016年9月,Tik Tok上线;2017年5月,抖音国际抖音启动;2017年6月,头条视频升级为西瓜视频,品牌独立。
字节跳动的版图正在逐渐扩大,如果只受今日头条管理业务的束缚,显然不利于集团的发展。当时,有分析人士指出,张一鸣选择下台的战略考虑是希望新一届领导班子为今日头条带来新的良性发展。
事实证明,张一鸣的选择是前瞻性的。根据易观千帆的数据,2017年7月,今日头条MAU(月活跃用户)达到2亿,2019年9月突破3亿。截至2020年7月,今日头条MAU已达3.28亿,在所有非游戏应用中排名第17位。
与此同时,字节跳动的Tik Tok、西瓜视频等产品发展迅速,尤其是Tik Tok,逐渐成为短视频领域最具全国应用优势的国家。
目前,卸任字节跳动CEO是张一鸣对自己状态的调整。他说,这可以专注于学习知识,系统思考,研究新事物,用手尝试和体验。
早些时候,张一鸣做过商业分享。在他看来,无论在互联网还是其他领域,都没有一成不变的产品,但核心是能够持续掌握真实的用户需求并进化出产品。
没有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创业者要对外界的信息保持敏感。
回看张一鸣的演讲和创业分享,“学习”是一个高频词汇。他曾经举过一个例子,“比尔盖茨20年前是一个优秀的建筑师。20多年过去了,他仍然要用自己的想法来指导整个大型项目,他的作用非常有限。”
事实上,字节跳动的成功也得益于张一鸣超越常人的强大学习能力和理性态度。
了解张一鸣的性格可以更好地理解他辞去字节跳动CEO的逻辑。
# 02、理性创业,循序渐进。
1983年,张一鸣出生在福建龙岩。美团创始人王兴和雪球创始人方三文是张一鸣老乡。
>王兴曾评价张一鸣:学习能力超强,而且超级理性。(王兴)
一家大企业的发展历程,常常被描绘出充满戏剧性的故事。随着字节跳动逐步壮大,这家企业的成长故事也受到关注。不过,早先接受采访,对方希望张一鸣分享点曲折故事的时候,张一鸣的答复往往是:没什么特别的。
这种反应源于他的个性与认知观念。“在我看来, 大部分事情,都是有原因、有道理的,没有特别难以解释或者特别不寻常的部分。 ”
理性渗透在张一鸣的生活方方面面,比如选学校。
高考完后,张一鸣用5分钟搞定了志愿选择。因为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他在筛选学校时候直接设定了四个维度:首先,必须是一所著名的综合性大学。其次,必须要靠海。第三,不能离家近。第四,冬天会下雪。
综合性大学男女比例均衡,便于找女朋友。靠海,是因为张一鸣喜欢吃海鲜。不想出现父母突然跑学校来找自己的情况,所以不能离家近。至于要下雪,是因为确实是没见过,真的很想玩。
这样下来,只有一个解:南开大学。
今日头条的发展也与这种理性思考密不可分。2011年,还在读书的张一鸣留意到地铁上看报的人在消失,而看手机的人在增加。当年,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此前三年的总和。
张一鸣意识到,这是信息传播介质的变革,手机很可能会取代纸媒成为信息传播的最主要载体。又
因为人和手机的对应关系,手机随身携带,个性化推荐的需求一定会增加 ,这促成了他创办今日头条。
2012年8月,今日头条第一个版本发布,当时业内已经有5家传统互联网门户从事移动资讯客户端的业务,看起来一片红海。但张一鸣依靠对信息分发更深入的理解,用完全不同的技术方式代替人工编辑实现了逆袭。
以前的传播方式是人找信息,今日头条则是信息找人,大大提升了信息流通的效率。
张一鸣的理性也体现在对风险的感知上。5年前的字节跳动远不如现在这般强大,但张一鸣已经意识到自省与自制的重要:公司规模扩大了,CEO角色也很容易就会陷入到一个不利的局面里――公司周围很少有人能够给自己提有效的要求和批评。
而他早先曾发布这么一条微博: 对于一名CEO而言,最艰难的事可能就是抵制住想自己解决问题的欲望。
你曾身经百战,你也许是最有经验,最有资格去解决问题的人。但是这样一来,却无法建立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
(张一鸣)
更进一步,理性态度影响张一鸣的情绪管理。在他看来,创业者很容易会滋生出不自觉的满足感,这种满足感会像病毒一样影响、侵入我们的深入思考能力,而这个时候引入适当、可管理的沮丧,能让人保持清醒。
对张一鸣来说,人的最佳情绪状态其实是在轻度喜悦和轻度沮丧之间,没有大喜,也没有大悲。
张一鸣对延迟满足感的推崇广为人知。这可能来源于他喜欢精准掌控生活的状态。
5年前的夏天,创办今日头条三年的张一鸣到电影院看了一场电影《万物生长》。电影里的人喝酒、约架,对他来说是种新鲜体验。上学时候,他主要在写代码与读书中度日。别人打扑克,最多在旁边看10分钟就走。
回想起来,相对单调的生活有遗憾。但比较而言,张一鸣不愿意浪费时间。他似乎总有某种目标感, 愿意把人生当作修炼,将自己当产品 。
26岁那年,张一鸣曾问老乡王兴,有没有人同时做成两家世界500强公司,被推荐了日本实业家稻盛和夫。
后来,张一鸣在地摊上买了一本稻盛和夫的《活法》,书中提到,努力工作、精进是一种修炼方式。
张一鸣对此由衷认同。
# 03、字节跳动何方
张一鸣卸任的消息出来后,很快登上微博热搜。据统计,相关话题词在微博热搜榜最高排名第二,累计上榜时间超过4小时。
其实,在张一鸣这位创始人引起大众关注前,还有关于字节跳动的一个动态在互联网圈引起了热议,那就是字节的工牌――“我有字节工牌,你有吗?”
玩梗的背后,是字节影响力的扩大。自去年开始,不断有字节跳动将要上市的消息传出,而这类消息会直接带动字节跳动概念股的股价变化。
从具体产品来看,根据字节官方报告,截至2020年,抖音的日活跃用户数超过6亿,抖音日均视频搜索量突破4亿。在头条方面,有1566万新用户首次在头条发布内容,头条创作者2020全年发布的多种体裁内容达到6.5亿条。
更直观的数据在收入上。据Tech星球报道, 在2020年,字节跳动广告营收将达到1750亿元。相比之下,百度在2020年的整体营收为1071亿元。
早先互联网行业将BAT并称为三座大山,贾跃亭在乐视的高光期曾调侃,这三座山“让无数创业公司暗无天日”。在这种背景下,字节跳动的崛起值得每一个创业者思考:除了短视频和内容资讯,它的触角还涉及教育、网文、游戏、电商……
当前,字节跳动的边界还在扩大,但新的问题也随之到来。已经估值数千亿美元,成长压力相应增加。今日头条和抖音的成功,很难复制到其他新领域中。
可以预期,一个更加强大的字节将会诞生,但是目前很难想象,它可以在电商颠覆阿里、京东和拼多多,在游戏和社交战胜腾讯。而反过来看
,随着字节触角的延伸,它所面临的压力会更大。
此次辞任CEO的内部信中,张一鸣又提到《爱丽丝梦游仙境》中的一个句子―― “有时候早餐前,我已经相信六件看似不可能的事会发生了” 。
或许现在的他,已经对字节的未来有所设想。
(作者丨李楠,编辑丨李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