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徐大伟。
首发:微信官方账号梁师傅(ID:liang_da_shi)。
梁大爷的个人微信号:梁漱溟(不聊天)。
这两天在广州参加了一个短视频的沙龙培训。今天,我将谈谈我的感受。
来说说我为什么参加这样的沙龙吧。
梁叔叔从人类发展的许多阶段中发现了这样一个规律:文化传播的趋势,将越来越迎合人类的惰性.
我读过关于佛教历史的书。起初,佛教的规章制度太多,大多数人都无法实践。仅仅因为你必须抛弃你的妻子和孩子,独自生活,这不是大多数人能做到的。
但是这么高的门槛不利于广泛传播,所以佛教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迎合了大众的惯性。
比如你可以在家修炼,这叫居士。
原始佛教的倡导必须逐步培养,才能取得积极的效果。
然而,这太慢了,人们等不及了,所以在禅宗时代,就有了“顿悟”的说法。
也就是说,不管你的路有多深,你都可能突然获得一些能量,获得一条路。
这种说法虽然充满了不确定性,但显然符合大众的口味,仿佛打开了一扇秘密之门。
是的,文化传播和群众教育是相互的。
就像《娱乐至死》这本书揭示的趋势一样,如果有电视,看书的人就会少,因为这是人的本能,图像信号总是大于文本信号。
因为它会消耗更少的能量,这也是人类惯性造成的。
因此,可以想象,当流量变得更便宜,视频变得更小、更精致时,人们付出的金钱和时间会更少,这为短视频的流行奠定了核心基础。
从数据来看,也是如此。
2019年数据显示,同期在短视频上花费的时间增长了12.3%,排在手机游戏、在线视频、数字阅读、手机音乐、出行服务之前。
还有,你知道Tik Tok用户的平均使用时间吗?
78分钟!
平均来说,一个用户每天花一个多小时刷Tik Tok,这真的很令人惊讶。
难怪有人会说:“Tik Tok刷的时候,天就亮了……”
当然,短视频不仅限于Tik Tok,还有35个主流平台,如Aauto Quicker、火焰山等。
而且,在刚刚结束的腾讯内部会议上,已经决定把发展短视频作为战略目标。
这一切都在宣告着短视频时代的到来。
在这次沙龙中,我的另一个感受是:专业不如业余,短视频越来越呈现接地气的趋势。
据说有一个团队,都是专业的摄影器材,导演和演员也都是经过培训的。他们在Tik Tok已经订婚3个月了,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搞过什么名堂。
不如用手机拍摄的短视频《毛毛姐姐》,播放量上亿。
最后,这个专业团队,令人沮丧地分手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冰火两重天的情况?没有人能给出准确的答案,但也许这是一个“怕魅力”的时代。
那些气势恢宏的东西太遥远了,人们都不喜欢。
相反,只有那些触手可及的场景才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其实这是好事,可以大大降低网络名人的门槛,给普通大众一个腾飞的机会。
据说在Tik Tok每天增加2000万个视频,在Aauto faster每天增加1500万个视频。或许这种“草根红利”已经被很多人认可,所以才会如此受欢迎。
最后我想说,这个时代属于善于学习的学习者。
和一个Tik Tok团队的领导交流后,我意识到这个哥们早在BBS时代就作为新媒体出来了。
经历过论坛,博客,微博,微信官方账号,现在短视频。
现在他的微信官方账号矩阵有500万用户,Tik Tok有3000万用户,是新媒体的超级玩家。
他告诉梁叔叔的一个教训是
例如,Tik Tok的交通分布是智能控制的,没有人能确切地说出依赖什么规则。为什么质量相似的视频会有截然不同的观点?
他们在团队的斗争中找到了一些规则。
比如新Tik Tok、Tik Tok的前五个视频会匹配更高的分发量,所以一定不能浪费;
例如,Tik Tok的推荐是分层的,先推给数百人。数据好的话,Tik Tok智能会判断推荐给上千人,以此类推。
因此,Tik Tok的推荐逻辑是爆炸逻辑。一个视频着火的时候,往往是几千万或者上亿的页面浏览量,这是由这个机制决定的。
总之,这位领导和他的团队真的令人钦佩。他们之前没有拍摄视频的经验,只靠自己的嗅觉,而且。
超强的学习能力,就盘踞新媒体的头部。这就是对善学者的回报吧。
今天沙龙搞了一天,良叔收获很多,也借此分享给你,关于短视频,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
-END-
广州两日游。 ――摄于2019年5月25日
良叔畅销书上架 ,点击 了解更多 ,跟良叔学多维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