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商业计划是什么?天使投资人的商业计划应该是什么样的?有什么好的模板推荐吗?有什么有用的工具吗?这些都是企业家经常问我们的问题。
之前我们在知乎上回答了这些问题,得到了知乎编辑的特别推荐。今天,我们做了一些优化和更新,希望能帮助你制定商业计划。文章很长,建议收藏!
一、商业计划书是什么?
商业计划书已有近70年的历史,无法验证是谁提出了第一份商业计划书。但很明显,这与整个新经济、新技术浪潮以及风险投资行业的上升趋势基本一致。经过多年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一套聚合的业务语言。(可以看到,包括财务分析、市场分析、商业模式分析等。),以及许多变体形式(如精益画布、单页BP、摘要等)。)也得到了衍生。
随着创业者层出不穷,面对面的交流耗费了投资者大量的时间。商业计划书可以帮助投资者“预理解、预沟通”,做出初步判断,已经成为呈现商业信息的最佳载体。
国内创投行业从一批优秀海归回国开始,投资了大量回报光明的项目。随后,国内基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开始快速发展。当然,风险投资也有一个特殊的背景。随着风险投资行业的普及,“送我一份BP/商业计划书”已经成为投资者常用的行话。
它不仅是与投资者沟通的工具,也是帮助你理清商业思路的蓝图。如果你连项目都没有想清楚,沟通的时候逻辑混乱,你还指望谁投资你?
二、天使投资人看什么?
作为投资者,除了一些为了“感受”而投资项目的目的,这些可以忽略经济效应,只关注能否满足自己的“感受”;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他们的投资者也要对他们的股东负责(所谓的LP,有限合伙人)。你可以理解为一些高净值个人或者有投资能力的机构)。这是一种商业活动。
天使阶段的项目大部分都不是那么完美。虽然安琪的投入比较小,但是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可以增加团队的士气(有人认可你的方向),另一方面给模型一定的验证时间。资金主要用于团队建设、产品原型制作和初期简单操作。由于天使投资人在项目最早阶段进入,面临着各种不确定性和失败风险,但一旦成功,收益将是可观的。这也是早期VC或者天使投资人能够获得更好估值条件的原因。
对于一个市场未知、产品没有、团队初创的项目,天使投资人看项目主要关注四个方面:
1.团队背景:创始团队的背景,团队的互补程度,以及是否全职?创始人的认知能力如何?
2.市场:行业有前景吗,市场有多大,是不是虚假需求?
3.产品/行业方向:所谓“赛道”行业的天花板够高吗,未来的想象力够大吗?
4.壁垒:项目与其他竞争对手相比有什么优势,行业是否有准入门槛,这是未来竞争和盈利的前提。
我们创业者需要展示的内容归纳为:
三、给天使投资人看的商业计划书需要包含哪些?
在与大量一线投资者沟通交谈后,我们总结了十位天使投资人必看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梳理了他们的逻辑。我们认为,这也是构成业务计划核心的逻辑结构:
1直接告诉投资人你在做什么(痛点分析/需求分析)
每一个创业者在创业之前总有一颗初心,这是你创业的动力。根据我们的观察,它们大致分为以下几点:
答:
缺乏:行业内没有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商,导致行业内缺乏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商,大部分产品质量较低,或者根本没有相关产品,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比如在手工洗衣时代,洗衣机的出现已经很好地满足了手洗客户的需求。
B.低效率:企业家找到自己的解决方案。
案能够提供更高的效率,以及更低的成本,比如提供B2B、SAAS等服务的公司。c、成本较高:传统的一些材料、一些模式成本居高不下,创业者可以通过新材料、以及网络化的方式集中降低成本。
用几句话阐述你发现目前市场中有什么空白,或者存在什么问题,这个问题有多严重,效率有多么低下、供给有多么缺乏。
2.说明你的产品或解决方案(解决方案)
提出了问题就要匹配相应的解决方案,但是在创业环境中,针对一个问题往往可能有一百种解决方案,一定要阐述你的解决方法的合理性,以及你的产品是什么?有什么功能?是怎么解决问题的?为什么你觉得这种解决方案是最好的?
3.产品简介(产品介绍、用户画像)
痛点和解决方案的最终落脚点是产品,你的产品要如何体现出自己的解决方案,又是通过什么功能来解决相应的问题的。
你也可以告诉投资人清晰、明确的产品图景,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而非全部混在一起。
4.用数据说明市场的规模(市场概况)
论证整体的市场规模有多大,你是如何推算出的,这个市场未来将如何发展?论证的过程中最忌讳的就是长篇累牍,简洁地说明你推算的依据和基础数据来源即可。如果是对口的投资人,相比创业者他们对于市场的情况了解更多,因此不需要过多的阐述,如果有独特的见解最好。
注意几点:
A、 市场有万亿,与你的关系也未必会很大,你要做的事情就是测算你在这个具体细分市场下,预计能够拥有多少的市场占有率。
B、 市场分析要跟你的项目直接相关:如果你是做一个基因分析的市场,去将一个亚健康管理的市场那就是牛头不对马嘴,会让投资人觉得你的思路很有问题。
C、
善于利用数据图,在市场分析中,结构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一个市场里,不同的玩家他们的方向,占据了多少的市场,你切入的是哪一块?这个对于投资人做分析和判断是比较有价值的信息。
5.商业模式
听起来非常玄乎的商业模式究竟是什么?我们更认同一个观点即“商业模式”包含了你的产品模式、用户模式、财务模式、以及盈利模式。所谓产品模式即产品是怎么样来获取用户的,有什么独到之处,这些用户来了之后,你能够做什么?最终设计一个怎么样的模式让他们为止付费或者产生价值?多大的规模能够产生多大的价值?
6.说明目前运营情况(运营数据)
对于早期项目来说,是很难有数据的。但对于一些有MVP(最小化可行性产品)的创业者来说,你就可以介绍下你在小规模测试中的一些数据。这是关于你产品的很好证明,不过要注意在设计数据的结构上,要尽量精细,达到能够解决问题的效果。
与此同时,早期创业者在创业的时候,一定要留意做数据分析,哪怕现在暂时无法通过技术手段解决。我们在看很多项目的时候,他们的BP呈现给投资人的数据颗粒度都非常大,很难说明真正的问题。有一句话说的好“你如果现在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挣钱的,那未来也还是不知道。”
你应该根据不同的项目情况去说明你的核心数据的现状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变化,现状体现了现有的产品和商业模式验证的程度,数据的趋势体现了在资金的驱动下,核心数据将会到什么样的程度。
不同项目的核心数据,应该做出一些区分,关注你真正关注的数据,而非一些虚荣指标(该名词最早出于《精益创业》)如果你是一家社交公司,关注增长、关注留存,关注用户使用时长是对的。而如果你是一个B2B公司,你可能更应该关注企业数,成交金额,成交单价,成交时间等等。
数据是投资人对项目的解决方案和产品做初步检验和判断的依据,它证明了你的解决方案是否合理,是否经得起推敲,产品方向是否靠谱。今后数据会成为融资中越来越重要的部分。
7.展示出你做这件事情的优势(竞争对手、竞争优势)
说明目前市场上有多少团队在做同样的事情,相比你的竞争对手你做这件事有什么优势?你和他们有什么区别?
当然,很多创业者面对的挑战是,早期项目基本上是没有任何优势和门槛的,因此,开发速度快、产品理念好、有特殊的资源就能够构成一些综合的门槛,去说服投资人你值得投资。
8.融资需求(股权结构、融资计划)
告诉投资人公司目前的股权如何分配,你需要多少钱,这些资金的用途是什么,分别占多大的比例。
很多创业者在这里会头痛,早期项目的估值究竟怎么做才好?这里我们要为早期融资做个祛魅,其实很多项目在早期,是毫无估值可言,也无法用正常的估值计算方式来进行。你能做的就是估算自己在1.5年-2年里大致需要达成的目标,以及需要的金额,出让10%-20%(根据谈判的结果而定)来确定你的估值,我们建议你更关注自己究竟需要多少的钱合理,而不去关注估值的大小。
9.详细介绍自己的团队。(团队介绍)
这里的详细是指团队成员的学历背景、工作经历和创业经历等,除了经历外,还需要列出一些主要成就,重点是让人相信你的团队有做成这件事情的认知和能力。毕竟“见过”和“做过”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
10.联系方式。(联系方式)
一般包含创始人的姓名、电话、邮箱、地址。
上述的逻辑可以根据投资融资阶段的差异、以及投资对象的差异可以做出一些调整。
四、商业计划书的表达和展示
语言部分:
(1)避免密密麻麻的文字,文字要短、用词要精准,多用有标识作用的图示和有可靠来源的图表代替大段的文字。
(2)不要说大话、空话,例如认为没有竞争对手、一年内实现10亿的利润、万亿级市场,投资人对这种表述都比较反感。
设计部分:
(1)封面简洁大方,我们认为 产品名称+logo+slogan 足矣。
(2)颜色搭配和谐,即使你梦想着有一天能大红大紫,你也不要用红配紫的方式在BP里展示。
(3)页面的布局和设计尽量美观,有逻辑性更好。
格式部分:
格式方面,常用的是ppt和pdf两种,建议创业者优先选择pdf,避免格式错乱和其他问题。
文件命名的方式:
文件的命名,我们收到的商业计划书中,各种命名都有,xxx对外版,xxx路演,xxx机构,还有的采用slogan,我们认为命名至少应该包括项目或产品的名称以及“商业计划书”字样。
如果是邮件发给投资人的商业计划书,还应该注意邮件的标题和正文的内容,注意不要给投资人群发邮件,因为这样显得非常没有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