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服务于中国广大创业者为己任,立志于做最好的创业网站。

标签云创业博客联系我们

导航菜单

抖音里歌词怎么弄 抖音视频怎么制作歌词

  

     

  

  一首歌从0到几亿甚至几十亿次播放需要多长时间?让我们先看几组数据:   

  

  103010已发布5个多月,站内提交量207万,播放量42亿;   

  

  103010发布一个多月,站内提交量64万,播放量14亿;   

  

  103010发布不到一个月,站内提交量30万,播放量20亿,网易云指数飙升668%。   

  

  103010已经发布了2个多月,站内提交量10.3万,播放量10亿。QQ音乐人气指数已经上榜22天了。   

  

  随着人们意识到歌曲中短视频强大的流量制造能力,这样的数据可能不会像2018年那样让行业感到惊讶。   

  

  同样,这背后真正吸引我们关注的,是上述爆款歌曲从0到上亿播放,只用了不到半年甚至不到30天的幕后“推手”——Tik Tok发起的音乐推广计划“发声行动”。   

  

  如今,短视频在音乐发布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这已经被多项数据所证实。然而,在音乐行业,大量爆款歌曲诞生背后的内在一致性逻辑,即本质,尚未浮出水面。   

  

  那么,对于这一本质的探索,Tik Tok开展发声行动不到半年,能给行业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呢?   

  

  01 宣发中心点:从“人”到“人+曲”   

  

  总结过去多年使用的传统宣歌方式,可以发现行业的运营思路更倾向于以“人”为核心。   

  

  首先,大部分知名大牌歌手几乎不需要担心新歌的公布。原因是个人人气不仅可以作为他们作品的平台,媒体甚至会主动报道他们的最新动态。同时,对于新歌手来说,获得著名歌手的支持也是最快获得关注的方式之一。所以当时很多公司安排新人同台或者和前辈互动,增加曝光度。   

  

     

  

  众所周知,从在酒吧唱歌到成为天后,阿美最初得益于张汤姆的支持。1996年,在邀请阿美出酒吧加入风华唱片后,汤姆张在正式录制个人专辑前安排了两人合唱,并带她参加综艺节目,为她出道之初铺平了道路。如今华语乐坛顶级的周杰伦,从默默无闻到家喻户晓,也离不开早年被“台省主持兄弟”吴宗宪赞赏为“伯乐音乐”。   

  

  其次,在渠道方面,过去大多是以艺人为主角召开媒体发布会,安排专题采访,宣传电视节目。这些自上而下传播、相对封闭的媒体渠道,在鲜有人愿意关注一个陌生新歌手作品的背景下,对著名歌手也更加友好。   

  

  后来,随着便捷的视听互联网平台的推出,用户接收音乐的方式发生了变化,这一切都改变了。   

  

  音乐流媒体平台使人们能够在手机等移动设备上听音乐。此外,随着平台上私人FM和各种推荐位的引入,不知名歌手的音乐以比以往更精准、更便捷的方式呈现给观众。   

  

  后期短视频平台则是将音乐进一步可视化,具有APP一打开,音乐和视频就会自动同步播放,并在下一刷和下一刷之间切换的产品特性。由此,音乐触达受众的方式的主动性和丰富性进一步加强,用户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大量短视频音乐的听众和传播者。   

  

  诚然,比起让大众把粉转到艺人身上,被一首歌吸引所需的时间显然更短更容易,尤其是短视频,只需要将歌曲合唱的15秒与相应的视频内容结合起来就能抓住观众。从用户角度来看,相比关注艺人,他们在短视频平台上的娱乐消费行为明显更倾向于听音乐、传播音乐。   

  

  同时也是音乐用户的数亿短视频用户的参与,反过来决定了短视频时代音乐公告的特点——公告   

  

  发声动作的项目人员告诉小露娇音乐财经:“创作爆款歌曲之前,了解音乐本身是基本要求。”   

  

     

  

   《他只是经过》部分用户提交视频。   

  

  以《心恋》为例,根据这首歌的强烈节奏,发声动作通过正式推出模板、创建话题、触发大量用户提交自己的投稿等一系列运营策划的组合拳,让这首歌变成了一场爆炸。   

  

  其中站内#莘县宿舍挑战话题数超3.7亿,投稿数1.3万。#充满正能量的潜力股反击之路获得1.1亿播放量,辐射当天微博热搜。在一系列话题的发酵下,《我很好》播放歌曲数突破42亿,网易的云热歌连续3周上榜。音乐家本身也实现了粉丝数量的五倍增长。   

  

  面对情歌《星空剪影》,发声动作聚焦“甜蜜”,邀请甜美艺人,引入可爱。   

道具与话题,拉动用户参与,积累歌曲热度。

  

艺人赵露思使用“魔性的双马尾”道具和《心恋》拍视频后,当日拉动歌曲相关投稿超3万;此外,官方邀请杨超越使用万圣节主推道具“可爱黑眼圈”发布的手势舞视频也收获了81万赞。最终数据显示,歌曲《心恋》播放量14亿+,音乐人阎其儿的抖音粉丝量在歌曲推广前后,也实现了双倍增长,已突破269万。

  

  

显然,在造音行动以“曲”为核心的宣发模式下,尽管演唱者h3R3&Felix;

  

Bennett、阎其儿都是新人,但《他只是经过》与新版《心恋》这两首作品,都在短短数月内快速在全网走红。

  

> 02 组合式方法论:抓 嗨点 +高定式

  

不论是从内容生态的打造层面,还是音乐宣发层面,UGC内容对于短视频平台而言都十分重要。但实际上,想要调动受众参与,借数亿用户之手传播歌曲,并非易事。

  

短视频平台的内容传播性极强,并且与社交媒体平台用户喜欢转发分享进而炒热社交话题一样,短视频是以拍视频参与的形式,引发用户的模仿欲,最终不自觉地制造热点。

  

因此,从音乐宣发角度来看,在运作一首歌之前,“选歌”是能否打造热点的地基。

  

就造音行动而言,其项目人员表示,为了选好歌,运营团队会定期举办听歌脑暴会,从站内听感较好的潜力音乐人歌曲、合作方输送的歌曲以及报名参加造音行动的音乐人投稿作品中,筛选出潜力歌曲后,进行一轮市场试水,用数据来决定歌曲是否能够进入下一轮推广流程。

  

歌曲经过初步考验,意味着具备成为爆款的潜力。由此,接下来如何以四两拨千斤的方式,找到可行的营销点,便成为重中之重。

  

观察以“你的音乐,全民赋能”

  

为Slogan的造音行动后发现,从内在逻辑来看,造音行动是依靠运营策划,通过“抓住用户嗨点+根据歌曲内容推出高定营销方案”的组合式策略,来加强受众参与,为音乐赋能,打造爆款歌曲。

  

《抖音音乐:2020抖音音乐生态数据报告》显示,2020上半年,萌宠类与亲子类内容,属于抖音用户使用BGM创造视频内容的TOP5场景。

  

  

同样以《心恋》为例,基于上述对抖音用户需求的洞察,结合歌曲俏皮的质感,造音行动预判定制出了“凭可爱出道”的萌宠萌娃策略。首先,预埋母婴萌宠类达人使用音乐投稿,打造出数个点赞破百万的PUGC爆款;其次,将视频定向推送至母婴宠物类用户,批量带动UGC产出。

  

数据显示,伴随话题#萌宠出道计划累计155亿次播放,#家有萌猫累计10亿次播放,歌曲热度也不断飙升,不仅达到抖音站内A级爆款级别,也在QQ音乐热歌榜在榜1周,登上网易云新歌榜12次。

  

对于蓝心羽演唱的《星空剪影》,造音行动借势于时下热播剧与“双向暗恋”梗,将影视画面与歌曲结合,打造成情侣Vlog首选BGM之一,助推歌曲热度指数型上升。截至目前,音乐人抖音粉丝量超过683万,相较歌曲推广前增长了近15万。

  

“醉里挑灯看剑妾舞阑珊,垓下一曲离乱,楚歌声四方……”《虞兮叹》是一首国风歌曲,而抖音在国风方面,除了助推《芒种》等国风作品成为爆款,也曾推出《国韵潮声》专辑,由此营造了一定的国风氛围。助推《虞兮叹》走红过程中,造音行动将歌曲作为站内活动#国风合伙人的主题曲,并邀请陈立农等明星参与挑战,带动热度话题累计播放量破70亿。

  

  

此外,民谣歌曲《我很好》是在demo时期便被造音行动运营所选中,随后经过翻唱达人推出《我很好》男生美妆版本、学生齐唱版本,歌曲在网易云音乐的飙升指数达668%;作品《谈恋爱》则也得益于所衍生出的“好想恋爱舞”模仿潮,热度持续处在热点榜前列。

  

新的传播环境孕育出新的传播策略,在造音行动上述组合式宣发玩法背后,可以看出,其在洞察短视频平台特性与用户习惯的基础上,采用高定式音乐宣发方案,是对“全民赋能”的诠释,也是通过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最终反哺了音乐本身,打造出一个又一个爆款。

  

> 03 爆款音乐法则,从量变迎来质变

  

在行业意识到短视频平台有能力也有潜力打造爆款音乐之初,一位音乐公司从业者曾向小鹿角音乐财经表示:“爆款歌曲一旦走红后收益的确十分可观,但事实上,打造出一个爆款要靠‘撞运气’,也许一百首里面能够出来一首(爆款),也许一首都没有。”

  

与此同时,有效的音乐宣发策略对短视频平台角度来说,一方面,直接影响着面向音乐人、音乐作品、音乐公司的合作吸引力,关乎平台音乐内容生态与影响力;另一方面,宣发能力的强弱反过来也代表着平台对与用户的吸引力以及用户创作内容的活跃度。

  

因此,平台也一直在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爆款音乐打造路径。以抖音为例,自2018年开始,其开始落地一系列相关探索。

  

在通过挖掘与扶持音乐人盘活平台内循环、集中流量打造头部IP方面,抖音在2018年推出的抖音看见音乐计划,如今已进行到了第三年。

  

2020年,伴随抖音音乐正式品牌化,看见音乐计划在流量倾斜的基础上推出亿元补贴计划,以“流量+收入”两大维度支持音乐人的发展,并助推《飞鸟和蝉》《卡哇伊》《我要》等歌曲获得数亿播放量。

  

  

此外,正如2019年《你的答案》《芒种》等歌曲通过可视化宣推路径走红一样,今年,抖音也打造出了《旧梦一场》等爆款歌曲。在“创意站内特效+舞蹈模仿潮+结合影视剧剧情与情感的沉浸式表达+抖音百万千万级达人带动”的立体化宣推下,《旧梦一场》成为抖音平台用户使用率最高的BGM之一,在抖音平台站内投稿超990万次,播放量也在6月就已突破78亿次。

  

值得注意的是,抖音在上线之初的冷启动时期,就曾凭借推出手指舞等各类简单有趣的模仿挑战赛,收获了第一批忠实的年轻用户。

  

再到今天,从造音行动所取得的成效、音乐计划覆盖更多音乐流派、音乐人与内容战略不断丰富、流量池运营方式更多元可以看出,经过探索和积累,抖音音乐在打造爆款音乐方面已逐渐迎来质变,摸索出了一套更清晰的路径。

  

而这一突破所将带来的影响,显然是多方所乐见的。

  

抖音充分利用平台的用户与流量优势,持续在可挖掘潜力庞大的音乐宣发领域进行垂直深耕,意味着更精准地对接用户需求与音乐内容,进一步提升自身平台影响力。

  

这在音乐行业看来,一方面,宣发效率提高,内容合作方将获得更高效的宣发服务,运营成本随之降低;另一方面,无论是不是在抖音生态内成长起来的音乐人,造音行动深谙用户消费需求的高度定制化策略,都向他们提供了更好的出圈机会。

  

伴随数字音乐时代与短视频时代的相继到来,不论对用户还是对行业而言,最明显感知到的都是宣发模式的改变。因此,如何进行音乐宣发成为行业最经常探讨也最常关注的话题之一。

  

如今,在短视频改变传统音乐宣发链路的基础上,伴随抖音推出全网首个短视频歌曲宣推计划造音行动,对音乐宣发模式再次带来革新,其最大的跨行业意义也就已然凸显:打造爆款歌曲因此从之前的“押注”阶段,开始进入到“指哪打哪”的阶段。而在此背景下,未来,流量所具备的意义与价值,或许也将因此而被正确地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