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随着近几年短视频的爆发,很多人似乎看到了“一夜成名”的好机会,于是纷纷投身于短视频行业。虽然短视频门槛低,拍摄剪辑可以用手机制作,但随着行业日益拥挤,加上MCN抢占头部资源,通过短视频创业越来越难,甚至比微信官方账号的创建还难。
自从微信官方账号诞生以来,很多普通人都是靠做自媒体赚钱的。而个人品牌意识也逐渐加强,到目前为止,已经注册了3000多万个微信官方账号。
无论是区域自媒体、个人自媒体还是企业营销号,都涌现出了很多tuba和matrix tubas。一开始,一篇原本随便创作、随便处理的文章,开工率轻松破50%。即使只有二三万粉丝,阅读量也很有可能是10W。
现在微信官方账号越来越难,文章开通率一度下降。5%是理想状态,千分之几是正常状态。此外,近年来,随着西瓜、Tik Tok、Aauto faster、哔哩哔哩的崛起,一夜之间可以诞生一个千万大小的,直播交易可以超过1亿元,所以微信官方账号一度被很多人传唱。
# 1.赌短视频的四种人。
自然,这吸引了很多人开始押注短视频。我简单地将它们分为以下四类:
## 1\.短视频原住民。
从未在微信官方账号注册过,也从未通过微信官方账号开展过内容业务的短视频原住民。随着Tik Tok、Aauto faster等短视频平台的出现,他们一直玩到现在,有些人收效甚微。
## 2\.从头开始变白。
第二类不仅是微信官方账号的用户,还有短视频的用户,但他们之前从未深入过这个领域。
## 3\.那些没能成为微信官方账号的。
今年是微信官方账号诞生的第9年,最好的时间是2013-2016年。以后进入微信官方账号创业的人应该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送货贵,线下机粉质量差。
## 4\.通过微信官方账号赚钱。
第四类其实是短视频创业者的主力军,他们前期通过做微信官方账号积累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内容制作经验。现在我们转型做短视频和直播带货,但这类群体目前主要的现状是靠微信官方账号的收入来支持短视频团队。
村长的一位资深新媒体朋友介绍,100位短视频从业者中,亏损70位,硬亏平衡20位,微利6位,1000万IP孵化赚来的钱4位。
去年初,微信视频号诞生了。截至目前,用户数已超过2亿。再加上微信8.0版本的不断优化,短视频的赛道再次变得火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染指对方,打算进军短视频和中视频。
第二,短视频创业很难!
但站在村长的角度,我觉得用短视频创业其实挺难的。尤其是靠内容创业,而不是那些单纯做经典电影和热门事件,拿官方补贴的账号,更是严重。
# # 1 \ .18万粉丝年收入不足4万。
去年认识了一个头条短视频创作者,主要分享一些与自媒体和用户相关的干货。看到他去年从8万粉丝增长到18万粉丝,说实话,我其实挺羡慕他的,我也觉得他的收入肯定很不错。
年底的时候,所有的博主都在数自己的年终收入。我以为他至少有20万元。但他亲口告诉我,去年头条播放的短视频只有600多万,收入不到4万元。还有一个6万的小号爱好者,年收入1.8万。
唯一的好消息是,每万部剧的单价更高,因为内容足够垂直。但如果你在微信官方账号上拥有超过18万的真实和垂直粉丝,只要操作得当,你的收入绝对会远远超过这个。
## 2\.数以百万计的V站是常态。
我记得在2018年,我的
如果你不是一个极度垂直的账号,100万粉丝的账号可能收不到广告。比如在Tik Tok,10万元以上的小号收广告是正常的,收广告是不正常的。即使有广告,也可能只报几百元。
另外,如果你在Tik Tok或者快手发一个剧本不到一万的内容,一百个都赞不完,几乎没有商业价值。但如果你在微信官方账号上能阅读一万条,收到广告也不算太难。至少按照这个阅读标准,发一条几千块钱的推文是肯定的,尤其是个人IP账号。
所以,在Tik Tok、Aauto Quicker和头条,都有很多上千万的大V停站,因为实际收入不够球队的支出。也可以关注一些自媒体账户交易平台。Tik Tok、亚图快手等账号粉丝单价在0.01-0.5元不等。
微信官方账号粉丝单价一般在0.5-5元不等。账号越准,粉丝价格越高,两者差别非常明显。
所以,这只是从大处着手。
家最关心的收入角度来说的。# 三、公众号更适合普通人内容创业
接着,村长再从另外四个方面和大家聊聊,为什么公众号更适合我们普通的个人。
## 1\. 短视频创作门槛高
1)内容创作要求高
内容的创造本身就是有门槛的,但是相对于短视频来说,公众号的创造门槛是很低的。公众号你写200个文字、500个文字,对于许多人来说,还是比较简单。但你让一个人对着镜头说30秒,60秒的,是很困难的。
如果再加上各种表情、剧情的话,更是难上加难。之所以有这样的体验,也正是因为我拍了100个视频之后的真实感受。这也意味着,对于非才艺、非表现欲望的普通的用户来说,短视频并非标配。而是一些人的自我表达的升级版,更适合专业团队。
2)团队设备投入多
另外,写公众号你只要一台电脑就足够了。但你如果拍短视频的话,想要收音、画质、剪辑更好的话,那就不是一台好的手机就能搞定的。
因为对于很多普通人来说,还没有到靠一步手机就能制作精良视频的程度。手机、支架、电脑、无线领夹麦克风等等,随随便便就是万元的投入。
如果你想再更专业一点,还需要配专业的拍摄、剪辑、内容策划的同学。所以,无论是从设备、人力的投入,还是对于内容创作本身的能力,做短视频的难度远远大于公众号。
## 2\. 团队稳定性差
1)公众号:认号不认人
所有的公众号只是一个符号而已,只要你不定期出境,在用户的眼里,真正是谁写的内容没关系。重要的是不是这个号发出来的,所以公众号编辑一定离职率的情况下,对账号本身来说,影响不是特别大。
除非编辑、主笔的内容创作能力极其优秀,否则从用户的角度,其实是很难感知的。用户更不会在意,这个账号背后的人员流失,而选择取关。
2)短视频:认人不认号
其实短视频账号的人设重要性远高于公众号,因为短视频需要真实的、有记忆的人物出境。各位去看看那些真正有变现价值的短视频号,是不是都是一个个个性鲜明、有血有肉的人。
这自然也就带来了一些潜在的风险,如果博主不干了怎么办?
之前就有一些企业做一些姐弟号、情侣号、夫妻号,终于就遇到情侣分手、家庭问题等突发的情况,导致账号作废。这也是为什么,许多头部的短视频账号,都是IP属性极强的个人号,因为他们自己就是创业者。
而且这个问题,是无法解决的。哪怕公司和达人之间有一些违约条款,但是有些突发就是无法弥补的。
## 3\. 流量的获取不稳定
如果要说做快手、抖音短视频,有什么好处的话。我觉得应该是基础流量包+官方助推。
1)基础流量
包指的是你只要发布了短视频内容,就一定能够获得播放量,哪怕只有几十个,不管你有没有粉丝,新号可能还有额外的扶持。
但公众号不同,在你发问之后,如果你自己不转发,你几乎没有任何的阅读,哪怕你写的再完美。
2)官方助推
短视频平台的推荐逻辑是阶梯流量池,就是你发出作品之后,先把你推给100个人看,如果这100个人中有很多人都看了你的视频且愿意分享,那么它会把你推到500、1000以及更多的人面前。
这套看起来公平的推荐算法,反而对于一些大号来说是极其不利的。因为就算你有两三百万粉丝,也可能有的视频播放量还不到1万。这也是为什么许多百万账号开播,直播间却只有几十个人而已。
而且短视频平台的内容其实是有人为干预的,比如一些平台签约作者,近期重点扶持的某个频道。
比如前几年重点扶持三农领域的时候,你就很难看到其他类型的题材涌现。而去年,平台在大力扶持知识、教育相关创造者的时候,其他账号的播放量也明显受到影响。
但反观公众号,尽管文章的打开率一再下降,但如果你真有百万粉丝,只要标题取好,内容标准化,阅读量不至于如此难堪。而且公众号直到现在,也没有所谓的官方扶持概念,虽然它针对某些账号在权限上做了一些倾斜,但从流量的角度还是较为公平的。
3)短视频强调发现
短视频流量的不确定极强,最重要的一点差别在于:公众号强调的是关注,短视频账号强调的是推荐。你再感受一下两者的阅读体验,短视频强调是发现,你只要通过滑动手指就可以看下一个段子。
而公众号强调的沉浸,不喜欢,你需要退出当前的页面才可以。为了挽留你,公众号还推出了浮窗的功能。所以从阅读、粉丝的价值上来说,公众号的更有意义。
## 4\. 私域转化无障碍
我们一直在强调私域流量运营,你会发现那些在抖音、快手甚至是知乎上的大号,都得想办法把粉丝导流到个人微信号。
因为,在抖音快手,不仅账号不安全,更重要的是这些用户也无法随时链接,无法产生更大的价值。但在公众号里面,你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视频进行引导,也可以通过红包、优惠券等进行福利引导。
博主生产内容,吸引粉丝关注和分享,再引导粉丝进群。然后又通过群、朋友圈进行维护和引导,以及促成交易。这一切在微信里面都是一件极其普遍且无障碍的事情,所以村长个人更喜欢公众号这种创作表达以及经营的方式。
如果你作为一个普通的内容创作者,我也建议你先从公众号开始做起。
当然,最后我还要强调两点:
1. 图文是最常见、最经典的表达方式。他不会因为技术、设备的更新迭代,而过时甚至消亡,图文创业永远有机会;
2. 视频阅读一定是大趋势,随着智能设备、全息投影等技术发展,视频内容会越来越普及。
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放弃对视频内容创作的摸索,因为下一代视频原住民,会比更适应,更需要。
## #专栏作家#
十里村,微信公众号:十里村(ID:shilipxl),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偶尔分享生活,关注电商、科技,新事物。
本文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