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任二(2)班语文老师的时候,对班里的学习成绩有“思想准备”。我安慰自己,学习成绩不代表学生的综合素质,初中生的关键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但是问题的严重性超出了我的想象:很多学生连横写竖写都不会,班里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从来没有读过《格林童话》 《安徒生童话》。家里的书房就更不用说了,书柜也不多。
我忍住焦虑,问学生们读过什么书。一个学生说“读《列那狐的故事》”。我很惊讶,所以我赶紧请他谈谈这件事,但他摇了摇头。我又问了一遍其他的学生,但是他们都没有读过这本书。我迅速调整思路,回忆起“莲娜狐狸偷鱼”的故事。我调动了自己的表情、手势和肢体动作,一边说话一边投入其中。突然,我发现我越生动,我的课就变得越安静。从早上进教室到下午第三节课,我发现学生们第一次这么专注。直到故事讲完,学生们都目不转睛地盯着我,眼里流露出渴望和憧憬。过了一会儿,这些小家伙清醒过来,又开始“碎碎念”了:“老师,再给我讲一个”“老师,Lenna Fox还做了什么”……我突然恍然大悟,讲故事!爱讲故事是孩子们的天性。我可以用故事唤醒他们的灵性,带领他们走进阅读的殿堂,从而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主动性。
我决定每天给我的学生讲一个故事。于是,我和学生们的“故事之旅”开始了:2月《列那狐的故事》,3月“童话之旅”,4月“阅读故事之旅”,5月“名人故事之旅”,6月“励志故事之旅”……同时,还会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教学内容随时添加不同的故事。每次讲完一个故事,我都会和同学们交流收获和感悟,启发他们思考和探索,然后抛出我深思熟虑的“旅途感想”。
比如我讲完《一根鱼竿和一篓鲜鱼》故事后,给同学们讲了“旅途中的感想”:这个故事验证了一句老话“团结就是力量”。被长辈奖励的前两个人不懂得团结合作。一个只关心现在,死了没有后续供应。另一个只关注长远,却因为忽视当下而死。后两人因为合作实现了资源的最大化,最终过上了幸福健康的生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们应该团结互助,善待他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更多的朋友,更多的帮助,更多的幸福和更多的收获。
《故事之旅》不仅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还感染和陶冶了学生的道德教育。虽然每周寻找故事很辛苦,每天讲故事很渴,每一次“旅途思考”都让我苦不堪言,但同学们的表现让我真切感受到“行动会带来收获,坚持会带来奇迹”,同学们在旅途中也逐渐从“跟随者”变成了“同伴”。
刚开始的时候,我很难过我的学生连“孔融做梨”都不知道,现在却可以讲“上下五千年”,在课堂上学习“赵”字,有的学生马上就讲赵,然后讲“纸上谈兵”,提到“讲和”。当初,我为那些连“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都不知道的学生着急。现在他们背诵《饮湖上初晴后雨》《想把西湖比作西方》,马上想到“闭月羞花,沉鱼落雁”和美女Xi石焕沙的故事;刚开始的时候,我很生气学生家里没有《十万个为什么》。现在他们家里都有自己的读书角,有的学生甚至定下了“读万卷”的目标.
三年级时,老师和学生在同一个舞台上讲故事;四年级,学生完整地讲故事;五年级时,学生们自己写剧本,分组表演故事。如今,小军这个最擅长表演故事的学生,二年级还张口结舌,但他是一个爱读书的学生,所以我不断地表扬鼓励他。三年级时,小军能够流畅地讲一个小故事。四年级读书月,我邀请小军和他爸爸讲一个故事。故事内容是小军自己创作的童话《白鸽》。小军自信满满,出口成章,加上大量的肢体语言,让我看到了他的表演天赋。小军的父亲激动地对我说:“是读书,是讲故事,这让小军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也让他焕发了进取的动力!”
(作者系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实验小学)
003010第7版,2021年4月14日。
作者: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