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莱斯利。
编辑:江悦
阿里因反垄断被罚款180亿元,但姚劲波利用这个话题快速“小报告”,指责贝壳二选一,还被罚款40亿元。结尾我还留下了一句敬业的台词,“58安居客今年以挑战者的身份全面进入新房交易领域”。
很多人认为姚劲波没有资格起诉别人。最大的原因是58同城,一个神奇的网站,本身就有很多问题。这个成立15年的涉密信息网站,在如今的互联网格局中,并不性感,缺乏想象力,平台信息也是鱼龙混杂。而且去年已经退市了,就像“前浪”一样。
企业的气质与其创始人息息相关,58同城的低存在感很大程度上源于掌舵人姚劲波的个人特质。这位经历了PC互联网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两个周期的企业家,在漫长的15年创业期里,有着暗淡的光芒。
_01_
风清气爽,神力“独九剑”。武功高,藏得深,不是为了炫耀。金庸笔下的这个战士,曾经感染过杭州的马云,也曾经打动过刚从青大走出来的姚劲波。
千禧年前后,姚劲波持有计算机应用和化学双学位,并将目光投向了处于互联网萌芽阶段的中国。他的知识让他热血沸腾。然而,在实际操作方面,他完全没有想法。他隐约觉得自己与隐藏的武林奇才有些联系,便给自己取了个网名“冯”,决心带着这把剑走向世界。
直到他建立了58城,姚劲波一直隐藏着。他从市场上挖来的“副官”陈晓华评论说,他是一个害羞的人,社交时只会打招呼。只有在为陈晓华挖掘的时候,姚劲波才显示出曾经企业家的光辉。
早年,陈晓华在市场上做搜索引擎优化。姚劲波觉得对手家里有这样的人物,他很想要,所以一直给陈晓华打电话。陈晓华挂断了姚的手机号码,姚开始拨打座机。
在市场楼下,姚劲波蹲在陈晓华。“我已经到了楼下。你不下来,我只能上去。”后来,陈晓华成为市场上第一个让姚劲波挣扎的人。第二个是杨浩涌,但另当别论。
最早的时候,姚劲波申请参加综艺节目《非你莫属》时已经三十多岁了,但他也正值壮年。然而,他输给了聚美的陈欧、百合网的慕岩和嘉园的刘惠璞。这些人年轻又健谈。姚劲波吃了很多苦,没有机会,所以他别无选择,只能开始研究陈欧。他也想为自己说话,考虑上镜效果。
他拿出数据分析的研究逻辑,琢磨着给自己加戏,努力帮助别人,得到了满意的结果——在一位帅气的女求职者面前,姚劲波无私而自信地说:“第一,这是一份错别字很多的简历;第二,你考的是很一般的大学还是专科?”他抛开了在金庸小说里看到的激情,想要更多的镜头。
姚劲波的努力没有白费。
多年后,在一次采访中,他悲伤地回忆道:“牺牲自己,一切都是为了企业。”
姚劲波坐飞机看书,强调实用主义。他几乎没有看Tik Tok,也没有让他的女儿读它。我女儿偷偷下载了Tik Tok,并把它深藏在文件夹里。姚劲波发现后,严厉批评。他买了一整套金庸小说,送给11岁的女儿,就像继承衣钵一样。
“金庸的小说对我很有帮助,有一颗侠义之心。”姚劲波把心中的武林交给了女儿。
_02_
2005年在同城创业的过程中,姚劲波逐渐丢掉了武侠小说中英雄的包袱,转而“盯梢”。
那年对陈晓华的调查让姚劲波意识到跟踪的有效性。他只是用它来对付杨浩涌。
在2000年01赛道的寡头局面出现之前,58和市场之间的战斗是漫长而代价高昂的。正如陈晓华所说,当只有两个人的时候,是最残酷的,每一个举动都是针对对方的。
58和交易会开启了古典互联网时代最后一场烧钱大战,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们之间的广告大战。市场邀请广告神棍叶茂中,邀请微博女王陈瑶代言。1年前01春节前,姚劲波听到风声,说市场要花2亿元搞一波线下促销,广告铺天盖地。
那时,他们俩都没有演过电视广告。58在这里想的是201应该准备一年内实现营收,想着IPO,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没想到,过年一回家,姚劲波就在电视上看到陈瑶骑着毛驴大喊:“去市场,你什么都有!”
市场的流量迅速上升,公司内部开始出现挫败的声音。“对手是老板,是不是?我们该怎么办?”姚劲波迅速下令增加线上投资,58%的报复性投资直接反映在百度的季度财务报告中。李彦宏给百度高管发了一封邮件,问“为什么有人投票这么努力?”
线下,58,也迅速跟进。至于发言人,姚劲波计算了数据。虽然数据最好的陈瑶是被他的对手,微博转发量最高的杨幂拿下的,根据这位明星的粉丝量,如果有人说58不好,只是杨幂的粉丝量可以通过吐槽吐槽淹没他。当时没有“一神”。
奇的网站”一说,58的广告词里面曝光最高的是“不找中介租房子”。姚劲波顾此失彼,中介行业不高兴了,为了要求58同城道歉,平台上的中介们闹了三个月。当时营销大佬杜子建曾说过的一席话,起到了抚慰作用,他说“有人骂你才好,没人骂我,我还不习惯呢。”
姚劲波开始思考,被骂是种福分。
两家的针锋相对,正形成不断的消耗。仅仅在2014年,两家广告投放总和就超过15亿元。姚劲波开始谋求合作。在7月份赶集网拿到2亿美元融资的时候,姚劲波给杨浩涌发了一条祝贺的短信,“浩涌。人生苦短,咱们聊聊?”
随后的半年,姚劲波不断给杨浩涌发短信,每次的主题都是,“聊聊”。同时,姚劲波开始约见赶集的投资人,每个人至少约了两次,每次至少聊两个小时。最后,除了杨浩涌,投资人全被姚劲波说服了。赶集网背后的老虎基金采取了最极端的方式,他们把自己持有的股份卖了58同城,同时也在说服其他投资人出售股份给姚劲波。
杨浩涌最终不得不接受姚劲波的邀请,在谈判中,杨浩涌最后提出了一个要求,提出多增加4亿美元,姚劲波回忆:“我当时手上有一个酒杯,差点就扔出去了。”
旷日持久的寡头大战结束,杨浩涌辞职,接手姚劲波手里的瓜子二手车,得到的承诺是这个项目由杨浩涌控股。
这一历史桥段,后来被吴晓波记录在自己的《激荡十年,水大鱼大》里,在姚劲波的一次出差参加电视访谈的飞行途中,他看完这本书,节目上,他把这本书当做礼物,送给了主持人。
书中的第508页,记录着他降服杨浩涌的故事。
_ 03_
姚劲波并不是和每个对手都这么和气,对曾经盛况一时的雕爷,姚劲波的态度是,“我不跟他对话”。两人的交锋出现在O2O概念火爆的时候,最早出现在2014年,雕爷的美甲业务与58撞车,但在他看来,58是低端信息平台,美甲师这类专业人才都超出了58的受众范畴,“58是著名的低端同城信息网站,所囊括的人群一直以来是十分精准的,突然脑筋发热,觉得自己能往上‘迈进’了。”
58收购的嘟嘟美甲,和雕爷的河狸家形成进一步的正面竞争。雕爷对58同城的炮轰中,更多是蔑视的态度。
当时雕爷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有的友商号称融了几个亿美元,但是分到20几个行业,在美业方面其实没投什么钱,在美甲O2O领域,我拿着望远镜也找不到对手。”随即,雕爷再次发文,炮轰58到家“死于模式”。讽刺58到家上面阿姨少,多数都是僵尸,“命运跃然纸上”。
姚劲波在2016年参加第一财经的《波士堂》中,放出狠话,“不惜一切干掉雕爷”。
这是两者的最后一次呛声,在O2O热潮退去以后,河狸家的经营一度陷入低潮,直到去年,阿里巴巴入股河狸家,后者成为阿里VIP会员权益的一部分;纳入支付宝会员等级特权;入驻阿里本地生活平台饿了么和口碑。而姚劲波当时手中的58到家,如今已改名天鹅到家,这项目早在2014年就已经拿到阿里投资。
当年的对手,如今都已经是阿里阵营的一员。
但这也不代表能捂得住姚劲波的嘴巴。58同城背后派系林立,既有阿里,也有腾讯。同为腾讯阵营,近日姚劲波炮轰贝壳“二选一”,可见他虽然用脚站队,但嘴巴却是独立的。
自去年58同城退市后,姚劲波开始以控股集团的打法,相继把手里的业务分拆出来,独立出安居客、转转、天鹅到家、车好多、58同镇、斗米兼职、58同城大学七个独立业务,
其中有5项业务的估值已突破10亿美金。
把单拆出来的这些公司分别上市,远比58同城整体上市更有好看的估值空间。房产业务安居客在近日递交招股书,将是姚劲波分拆上市大计中打头阵的选手。
安居客曾在2009年、2014、2019年三度计划IPO,但均以失败告终。2014年,安居客还未易手姚劲波之际,上市失利的原因是其试图通过涨价向中介行业开刀,但受到包括中原地产、链家地产等在内的房产中介的联合抵制,导致上市计划搁浅。
最终安居客在2015年时以2.67亿美元卖给了58同城,创始人梁伟平退出。
姚劲波带着安居客重新冲刺IPO。重组后的安居客,由姚劲波直接持股13.5%,58同城持股45.3%,后者由姚劲波持股54%。但安居客的IPO消息,关注度稀薄。姚劲波在阿里巴巴受反垄断处罚之际,借势控诉贝壳,也被外界解读为一种公关行为。
贝壳的左晖和姚劲波是老对手,在2018年的时候,两人就在朋友圈里阴阳怪气的隔空对话。当时贝壳横空出世,姚劲波为了制衡左晖的线上地产业务,在北京牵头全国房产中介机构召开“全行业真房源誓约大会”,其中包括我爱我家、中原地产、21世纪不动产、麦田房产、万科朴邻等国内房产中介机构。
为了稳定军心,姚劲波在会上还信誓旦旦地宣布,58集团将坚守平台定位,永不自营。
“永不自营”的承诺意味着这不是一场普通的大会,而是一场宣战,战争的对手是行业领头羊、正从自营走向平台、贝壳背后的链家。2017年,房产业务占58集团总营收的比重超过40%,是58旗下规模最大的业务板块,是姚劲波重要的战略腹地。贝壳对他来说是巨大的威胁。
就在这一天,左晖在朋友圈发文感叹:“此时的北京,乌云密布。有会解天象的吗?”
姚劲波回复:“相由心生,我看到的是阳光明媚。”
贝壳于去年上市,而安居客近期已递交招股书,从营收规模来看,安居客与贝壳相距甚远,2020年安居客营收80.5亿元,约为贝壳同年营收705亿元的11.4%。从业绩表现来看,姚劲波的安居与贝壳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
但这并不阻碍求得关注的目的。
多年来,姚劲波在荧幕上经历大量训练,从早年的求职节目,到前几年在北京卫视和深圳卫视的路演节目, 他早已弄清在什么时候,说什么样的话,能引起舆论关注。
借阿里受罚一事借题发挥,推一把自己的安居客,就是姚劲波多年训练的成果。贝壳的所谓“二选一”到底情节有多严重,或者该不该罚他40亿,这些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姚劲波需要被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