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朋友小度生气地说:“你说他要是生病了,我就摔断腿住院。他在国外,但一点帮助也没有;孩子只能我爸妈接。他们年纪大了,身体不好。我已经够委屈的了,就问他想不想让孩子继续上舞蹈课。他很好。他在电话那头骂我,说我当妈妈什么都做不了,连孩子的舞蹈课都搞不定。你说我不想再和他说话了。”
在你的生活中,你是否经常在三句话不认同另一半的时候做事,然后没有人会关注任何人,或者以分手或者离婚来威胁对方,从而让他们妥协,最后让双方的关系越来越差?
在《爱的五种能力》一书中,赵永久分享了亲密关系中应该具备的五种能力,这对改善婚姻关系大有帮助。这些能力都是作者通过参加自我成长课程来探索解决与妻子相处的问题。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是同理心。
为什么移情在亲密关系中如此重要?记得我20多岁的时候,总有热心的姐姐们给我介绍人。我问的第一句话是:你想找什么样的人?我的回答是我性格好,能理解我。总之,希望另一半能感同身受。人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个时候,人们希望有一个能养活自己,能理解别人的爱人。
以我最好的朋友小杜为例。她打电话给她丈夫。她真的不知道孩子们是否应该上舞蹈课吗?其实我想让老公看看她生病的时候一个人照顾孩子有多辛苦,希望对方能表扬她。这个时候,如果老公能感同身受,老婆,我上班不在家,你在家处理一切,那就难了。孩子的舞蹈课由你来照顾。这样,小杜的需求得到了满足,也就是他得到了理解和共情,那么他和丈夫的关系发展自然会好起来。
仔细想想。如果在亲密关系中双方都能达到共情,生活会不会顺畅很多?比如,丈夫可以在孕期对自己任性无理的妻子产生共情,理解女人在孕期很辛苦,会有一些退行的状态,这样她就不会觉得自己无理取闹,可以满足她需要的部分;相对应的,如果妻子能在工作中对失意的丈夫感同身受,就会明白他的才华暂时没有被看到,这样就不会觉得他无能,说一些伤害对方的话。总之,只要夫妻能够感同身受,每一次沟通都会有意义。
然而,这不是一项容易的任务。以小杜的丈夫为例。他斥责小杜:“怎么当妈妈,你什么都做不了,连孩子上舞蹈课都做不了。”这就是同理心的典型表现。要达到共情,首先要关注对方的情绪。只有合理接纳对方的情绪,才能解决问题。并不是小杜的老公不关心小杜,而是不关注她的情绪,看不到她的需求。这就需要提高关注对方感受的能力。你可以试着随时观察记录对方的情绪,问他们对不对。比如小杜的老公可以向小杜要证明:你是不是受委屈了?以至于萧感受到了他的关心。也就是说,学会感知对方的情绪,准确表达对方的内心感受,往往可以消除另一半的负面情绪;让他们感受到被理解和被关心,从而拉近彼此的心。
总而言之,我们不怕亲密关系中的问题,只要能不断锻炼自己的共情能力,学会理解和接纳另一半;你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拥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