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广州日报
如果大学里有一堂恋爱课摆在你面前,你会选择吗?近日,有媒体就此话题对全国1028名大学生展开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8.23%的大学生支持在高校开设恋爱课。
说到爱情课,我想起了我的第一堂大学课。其实这是一堂推心置腹的课,老师让一个同学用古诗来形容自己的爱情观。我还记得这位同学一脸茫然地站起来,苦苦思索了很久,才说:“如果爱情持续很久,还会像从前一样吗?”事后,这位同学回忆说,她从来没有想过爱情的概念,因为在中学,老师和家长都把爱情视为洪水猛兽。没想到,她一上大学,老师就鼓励她谈恋爱,这让她的内心受到了巨大的冲击。
时代变了,但我同学描述的情况依然存在。在大学阶段,学生需要完成向社会人的转变,这自然包括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越来越多的高校也在正视这一需求。据媒体报道,全国很多高校都开设了恋爱课。以天津大学为例,2016年将《恋爱学理论与实践》投入课堂,因“学以致用,上交对象,酌情满分”而引发热议。在这些爱情课堂中,有人找到了告白的“药方”,有人找到了与恋人相处的“药方”,有人找到了治愈失恋的“药方”.就像一位教爱情心理学的老师说的,爱情课就像百货公司的药房。“每个人走进这家百货公司都有不同的目的,但最终他们都在这个阶层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在高校开设恋爱课程时,要注意不要本末倒置。无论是告白的“药方”,还是与恋人相处的“药方”,都是爱情课“药房”开出的“治标方法”,而爱情课更重要的是教会“根本大法”——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这就要求高校在教学方法和课程内容上更加注重,不仅要教会学生爱情知识,帮助他们解决爱情问题,还要引导学生更深刻地认识自己和责任,帮助他们理性面对感情,更好地承担责任,为未来的婚姻家庭生活做好准备。当然,爱情课不是万能的,爱情理论也不能代替爱情实践。爱情的关键是用真心换真心。只有这样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人。
(胡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