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很LOW,但吃起来是真的香”
外国朋友来重庆,心里会有一点疑惑:“重庆怎么到处都有山寨快餐?”
这句话通常有点轻蔑,有点不解。
村基地,重庆本地快餐品牌。正如重庆火锅是香菇火锅、番茄火锅进入重庆市场的天然屏障,任何一个轻餐品牌想要进入重庆,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在重庆遍地开花的中式快餐“乡村基地”。
村基地的名字很容易让人误解。很多人认为它和华莱士一样,是从事炸薯条、鸡腿和可乐的生意。其实村基地做的是正宗的中式快餐。
官网配料:国家基地泡椒牛肉饭
村基的创始人说,“肯德基开到哪里,乡村基也就开到哪里”,我们不禁要说,这种语言包含了对潜在消费群体的清晰理解。
截至2019年底,国基在重庆有171家门店,而肯德基只有53家门店。可以说这种“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是对的,至少在重庆地区,可以说是大获成功。
村庄基地分布其实不止地图。
毕竟同样的价格,谁会去外国快餐吃半冷的西葫芦片、刚解冻的酸菜、蛋花汤拌粉,而不是荤素搭配得当、面条和馅料不限的套餐呢?
但就是这样一家有潜力的餐厅,90%的店铺都在重庆和四川。离开巴山蜀水,在全国市场都那么难。为什么呢?
“吃起来真香,但看起来也是真的LOW”
在网上搜索农村地区的美食评论,好评如潮。但总是在“好吃”之前,后面跟着几个字,也就是“没想到”和“没想到”
“没想到村基地这么好吃!”
“没想到村里的基地上菜这么快!”
村基地一角
“没想到村里的基地竟然条件不好。挺干净的。”
“没想到村里的基地这么实惠”
一方面,这些评论表明,村基地的质量做得很好,可以留住客户。但另一方面,这是否也意味着他们做了一些糟糕的营销?
环顾四周,有多少有名有姓的餐厅用如此卑微的身家慢慢赚到口碑?
在信息爆炸的网络时代,村基过于淳朴、平淡、落后。
在线名人奶茶店sevenbus
在村基地前,一个额外的障碍是名字。只要肯德基的名字还在,村基里小屋的牌匾就拆不掉。
光是这个名字就能阻止很多其他地方的食客。不要责怪他们带着嘲讽的微笑错过了这家餐厅。
“山寨快餐”的固有印象需要逐一纠正。但是,农村怎么会有这么多机会呢?
佛性的重庆人
有句话说,重庆人善于经商,但不善于拓展业务。我猜这句话其实挺有道理的。与此并行的还有一句话:重庆人善于让城市建设变美,却不善于让人们为这种美付出更多。
华新街拍摄的年轻人
村基地是一个缩影,从中可以看到整个重庆:
洪亚东、朝天门、长江索道、李子坝、重庆小面、酸辣粉火锅,甚至前段时间大火的重庆宏鼎大厦,如果不是被外媒发现和披露,都还会保持如此的默默无闻。
它们存在的所有价值似乎都是为了让人们在上下班的路上能不经意地看一眼。
是因为城市和市民都是佛教徒吗?比起游客涌入城市带来的好处和混乱,每个人都宁愿过安静悠闲的生活。大家关心的是:
“表把小面跟火锅吃贵了哈”
有时候,光是看着遍布全国的沙县小吃和兰州拉面,听着游客谈论杭州的各种名胜古迹和云南风光,就觉得:重庆有这一切。
所有这些历史的、精彩的、美丽的、美味的东西在重庆都有。
如果能被人知道,那将是当地人的一种骄傲,也是游客的一大幸福。
是.应该是,如果他们能被知道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