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的省会城市,因位于太行山西部而得名。简称“金”,又称“三金”。山西东部以太行山为界,西部和南部以吕梁山和黄河为界,北部以长城为界。它以河北、河南、陕西、内蒙古等省区为界。柳宗元称之为“外有山川”。山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着三千年的文字历史,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摇篮”。目前,山西省辖11个地级市。其中,就县级霍州市而言,是唯一以“州”命名的县级市。霍州市总人口接近30万,有800多年的历史。
首先,霍州市属于临汾。地理上,县级霍州市位于山西中南部,临汾盆地和晋中盆地的交界处。它横跨东经111 43,北纬36 34,总面积765平方公里。太岳山以东,毗邻沁源县、古县;西跨汾河,与汾西县接壤;北临韩信岭,与灵石县接壤,南临白墙关,与洪洞县相连。霍州市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早在旧石器时代,今天的霍州市就有人类活动。4000多年前,大禹把世界划分为古九州,也就是冀州之地。
西周在周武王建立后,他的兄弟和叔叔被命名为霍国。对于诸侯国霍国来说,都城位于今霍州市汾河西岸白龙镇陈村。春秋时期,晋国消灭了霍国,现在霍州城成为晋国的领土,称为霍邑。战国时期,晋国分为魏、韩、赵三国。如今,霍州市周边地区先归魏,后归韩国。秦汉时期,今天的霍州城区属于河东县。三国时期,这一地区属于魏国永安县。公元598年,隋文帝文帝建立隋朝后,永安县改为霍邑县。公元643年,唐太宗在位时,将霍邑县划归锦州。北宋建立后,锦州改为平阳府,属霍邑县。
最后,公元1215年,晋国占领中原后,开始设立霍州,领霍邑、赵城、汾西、灵石诸县。由此可见,霍州地名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元朝建立后,霍州属于晋宁路,通往霍邑、赵城、灵石三县。公元1772年,清乾隆在位时,霍州升为直隶州,领赵城、灵石两县。公元1912年,即清朝灭亡后,霍州改为霍县,属山西省河东路。1990年,霍县撤县设市,成为县级霍州市。如今,霍州市作为临汾下辖的县级市,总人口约29万。
文本/情感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