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沉寂了半年的“红黄蓝”,因为备受争议的特许公园事件,再次进入了大众的视野。
8月28日,红黄蓝教育公司发布了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财务报告。财务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红黄蓝三色幼儿园入园人数增加6人,亲子园入园人数增加83人。
早在2017年11月,“红黄蓝虐童事件”曝光后,红黄蓝教育集团就宣布整改,包括2017年底暂停拓展特许经营业务。
显然,红、黄、蓝违背了这个承诺。
一季度净亏损270万美元 ,毛利减少83.1%
今年5月中旬,红黄蓝交出了2018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财务报告显示,一季度红黄蓝净营收2880万美元,同比增长8.4%;但归属于红、黄、蓝股东的调整后净利润亏损100万美元;毛利为60万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83.1%。红黄蓝教育CFO魏萍解释,由于中国传统春节和寒假的影响,一季度通常是行业淡季。
其实亏损的原因与成本增加、毛利率大幅下降密切相关。
虐童事件后,提高学前教育入学门槛和员工福利成为红、黄、蓝三色回应舆论诉求的主要方式。红黄蓝官网信息显示,自2017年9月起,红黄蓝对一线教师薪资福利进行了两次调整。此外,虐童事件暴露出的幼儿园安全管理缺陷也迫使红黄蓝加大投入。官网信息显示,红、黄、蓝三地已提前批复2000万元升级安全监督管理体系,计划投资3500万元。针对毛利下降,红黄蓝也解释说,这主要是因为直营园区员工工资上涨。
此外,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3月31日,红、黄、蓝三色幼儿园和亲子公园数量分别为212所和966所。与2017年底的数据相比,今年前三个月,红黄蓝增加了2所入园幼儿园和20所入园亲子园。
虐童风暴渐平息 ,红黄蓝业绩回暖 加盟园卷土重来
随着虐童风波逐渐平息,红、黄、蓝三色的表现有所回升。
8月28日,红黄蓝教育公司发布了截至2018年6月30日的第二季度财务报告。财务报告显示,红黄蓝净收入为4750万美元,同比增长25.6%;毛利1590万美元,同比增长69.1%。
对于这一成绩,红黄蓝联合创始人、董事兼CEO石燕来表示:“2018年第二季度的净收入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她表示,红、黄、蓝三色净收入的增加主要是幼儿园入园率的稳步增长和特许经营费收入的增加带动的。截至2018年6月30日,红黄蓝直接运营的幼儿园注册学生人数为23526人,同比增长15%。经营中的持牌亲子公园和幼稚园数目分别为1,029个和216个。
同时,二季度财报显示,红、黄、蓝并未完全停止加盟业务,并于今年6月正式宣布恢复加盟。
财务报告显示,2018年上半年,红黄蓝三色幼儿园入园人数增加6家,亲子园入园人数增加83家,目前已超过1000家。前三年,红、黄、蓝三色幼儿园入园人数平均每年增加45人以上,亲子园入园人数平均每年增加100人以上。
可以看出,今年以来,红、黄、蓝确实放缓了加盟业务的扩张,但与当初官方“暂停加盟”的说法并不一致。
起底红黄蓝:顶着舆论压力重启加盟业务为哪般?
加盟模式饱受诟病。红黄蓝为什么敢在舆论压力下重启?
它是底部
资产较轻的加盟模式在动作快速灵活方面有优势,但运营商的控制力有限。尤其是当运营商的管理能力无法完全覆盖加盟商时,快速扩张带来的问题随时可能导致积累多年的品牌遭受重大损失。有业内人士表示:“只有品牌输出,但实际管理不会说话,品牌可能会越来越差。”
管理难度的增加也大大降低了特许经营园区的安全等级。此前,许多红、黄、蓝三色的特许公园都有虐童和跑步事件。据媒体报道,山东、天津、河南、四川等地不少红黄蓝公园突然宣布停课,公园负责人失去联系,导致家长交的几万学费无法退还。
加盟模式虽然存在很多问题,但加盟是红、黄、蓝三色的重要利润来源,也是快速拓展业务版图的一种方式。红黄蓝教育创始人石燕来在第二季度财报中也提到,净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直营幼儿园招生规模稳步增长,特许经营费收入增加。
红黄蓝特许公园的回归似乎早有规划。
文/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