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快报
“取鸡胸肉,细细剁碎,打成泥。然后,用蛋清搅拌至成为一个整体,几乎没有浮渣,在温暖的油锅里铺成薄片。切片要大而薄,薄而不碎,熟而不焦。锅中加入几茎嫩豆芽,以其绿色为点缀。如果撒几滴鸡油,也很好。”
这是梁实秋在散文集《雅舍谈吃》中提到的一个鸡胸肉做法。
现在的年轻人忙于日常工作和琐事,可能没有这样的心情去做一个芙蓉鸡片。但大家对效率和健康饮食的追求,正在带来一批新的消费品。
超市和食品市场常见的鸡胸肉就是其中之一。又干又木,曾经奶奶不喜欢,妈妈也不喜欢,只在健身圈里受追捧,现在却以低脂高蛋白的优势抓住了很多年轻人的心。除了块状即食鸡胸肉,它还被制成各种形式,如丝、棒、松和丸。
资本遵循“肉香”。创业公司和新消费品牌都在做,上游养鸡的头部企业也来搅局。深耕鸡肉产品20年的春雪食品周五开始认购新股。
饿了馋了来袋鸡胸肉
昨天午饭时间,在杭州中山北路,一个穿工作服的女孩推开familymart的门,径直走向冰柜。她拿起咖喱鸡排和蛋包饭,看了眼热量表。10秒钟后,她换成了全麦三明治美式咖啡,买了一袋原味鸡胸肉当晚餐。
在她后面等结账的小艺俯下身子说:“下次可以试试XXX,味道可能会更好。”
对于鸡胸肉,小艺觉得自己有发言权。27岁的她几乎每年都要给自己安排几个月的瘦身时间。今年元宵节过后,她家冰箱里的各种鸡胸肉从来没有断过,有时候还用鸡球和鸡肉蛋白棒换换口味。
“以前,我在超市买过冰鲜鸡胸肉。如果我想吃,就从冰箱里拿出来解冻。我喜欢直接炒,或者和梅干菜一起煮。”直到两年前,小艺才发现了即食鸡胸肉的存在。
目前除了电商平台,超市和便利店都能看到各种品牌的即食鸡胸肉,如优香、泰森、吉野、圣农4、华农、伊藤、薄荷健康、Sharkfeit.具有极其丰富的风味,如烧烤味、黑胡椒味、法式黑松露味、奥尔良味、海藻味、乌龙肉桂味、紫苏味等。60 g、80 g、100 g袋装,打开后即可食用,也可搭配果蔬、全麦面包使用,免费畅玩。
超市外卖平台上的即食鸡胸肉品种
“带去吃饭,或者带去公司当零食,吃个包。”吃一大口肉很方便,但不会给身体增加太多负担。小艺认为瞬间鸡胸肉暂时帮她找到了平衡点。
她给我看了一个品牌的鸡胸肉和羊角面包的营养成分表,同样重量100克:前者热量121千卡,蛋白质24.2克,脂肪1.4克,碳水化合物1.7克(钠629毫克,有点高);后者含有378卡路里、8.4克蛋白质、14.3克脂肪和55克碳水化合物。
微博五、营养师顾中一曾进行科普:“去骨去皮的鸡胸肉含有近30%的蛋白质,可以说是鸡全身蛋白质含量最高的部位之一,鸡胸肉中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例高于鸡腿;它几乎不含碳水化合物,脂肪含量极低。在少数脂肪中,对心血管系统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占大多数。鸡肉还富含磷钾和B族维生素等矿物质,也是抗氧化硒的良好来源。”
新消费品牌乱入
传统肉鸡企业也来搅局
中国营养学会去年底发布的《2020年中国人群轻食消费行为白皮书》显示,在被调查人群(19-45岁人群占87.6%)中,94.9%的人每周至少食用1次清淡食物,55.7%的人每周食用2-4次清淡食物。普通员工和大学生占比最大,一般都有本科以上学历。
饮食需求变化的核心是觉醒
薄荷、Keep等健康管理互联网平台自然将用户变成了即食鸡胸肉的消费者;新消费品牌如袁琪、三只松鼠、香草味等。纷纷入市,没有放过任何一个爆款品类;至于像Sharkfeit这样专注于鸡胸肉的创业公司,则是资本助推的玩家——年初完成了由字节跳动牵头的1亿元B轮融资,半年多时间已经完成了4轮融资。
传统的国内肉鸡制造商已经看到了迹象,正在努力生产鸡胸肉产品。去年在港交所上市的鸡肉产品巨头凤翔,长期为肯德基、麦当劳、7-11、罗森、全佳等连锁集团提供相关产品。
根据凤翔股份2021年半年报,其优兴品牌1-6月实现营收2.38亿元,同比增长195%,超过了优兴2020年的销售总收入。其中,仅鸡胸肉一项就居首,同比增长209.1%,占凤翔新零售总收入的51.4%。
另一家养殖企业春雪食品也将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本周五开始新股认购(发行价11.8元/股),渠道布局与养鸡行业龙头圣农类似。
一阵风还是会沉淀为消费习惯?
万茜等著名艺术家拍摄鸡胸肉形象广告,长期在各种户外媒体曝光;在各大平台的直播间,频繁出现的鸡胸肉被卖成了爆款。早在4月,优兴就宣布其即食鸡胸肉产品累计销量已突破1亿袋;鲨鱼费特曾透露,天猫店已经运营了26个月,超过了月销售额2000万。
元大关……所以,即食鸡胸肉已经成为一种消费习惯了吗?
似乎还早。
中金公司9月初发布的研报称,中国即食鸡胸肉食品行业尚处早期起步阶段,对比国外,鸡肉消费仍有较大空间。鸡肉占肉类总消费量比例偏低,2020年为23%,而全球平均为39%;鸡肉年人均消费量偏低,2020年为10.8千克/人,全球平均为18.4千克/人。
另据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测算数据,预计2025年深加工鸡肉食品市场规模达704亿元,增长驱动源自消费健康意识提高、食用便捷趋势增强,以及品牌溢价提升。
而对消费者来说,眼下各种即食鸡胸肉亟需提升的地方,可能依然是口感。它虽然被做成了各种口味,但距离真正的“好吃”还有一定距离。在社交媒体上,吐槽鸡胸肉产品的网友评论,大多集中在“口感太柴”“味道太咸”“还是吃得出腥味”等。
“我都减肥了,还在乎难不难吃吗?”或许有人会问。
可减肥也要对自己好一点啊,不然怎么坚持得下去。你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