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奶的价格更像是一场竞争,靠的是“市场表现”的玄学。因为酸奶研发简单,成本固定,对标对同行来说是最容易的方法,这也是市面上同类酸奶品类和价格非常相似的原因。如果某款酸奶的“市场表现”还不错,那么价格可以再提高一点。如果还不错,会更高。但分析师宋亮表示,那些因价格上涨而被市场淘汰的产品“以前从未遇到过”。
文 |饶通方言
编辑 |金堂
运营 |英英
#正在失去的“酸奶自由”
近日,游倩收到涨价通知。她订了7年的瓶装酸奶送货上门,这个单子上说最近涨价的产品有9种,每种都涨价了0.3元。3354其实,以性价比和便利性取胜的家庭点酸奶,是针对价格敏感人群的,即使涨价几毛钱,也要谨慎。
虽然只有三毛钱,但游倩还是觉得“涨了不少”。她记得第一次点这个酸奶的时候只有两块,这次已经卖到了4元。不过她上班爱喝Blueglass,这家店可以算是酸奶中的“价格领跑者”。一杯“100%比利时黑桥植物椰子大麦乳业燕麦串珠酸奶”的价格是42元,而“100%比利时黑桥植物椰子胶原蛋白透明质酸串珠酸奶”的价格略便宜,一杯36元。
Blueglass的两杯酸奶售价高达80,食材也很有名。照片/照片由受访者提供
但在4元到42元之间,游倩和一群酸奶爱好者却觉得酸奶的价格一路飙升:在尚超的酸奶柜里,一组产品的价格普遍跃过10元大关。随意走进路边便利店。一份零脂原味酸奶16元,一份桃味发酵乳18元8元,两份与“高蛋白”相关的酸奶,都在15元左右。
高价始于2015年6月。当时,与哈根达斯同属一个集团的酸奶品牌优诺第二次登陆中国大陆市场,并在上海设立了第一个入驻城市。为了吸引“优质”消费者,优诺不仅喊出了100%纯牛奶的口号,还将价格定在了135 ml 8元左右。结果,仅仅半年时间,优诺在上海就获得了10%的市场份额。
Uno的好成绩震惊了酸奶行业。乳业分析师宋亮表示:“优诺是高端酸奶的开创者,市场表现太好,给竞争企业带来了很大的冲击。”随后,各大乳业纷纷开始对标。比如当时7.5元的光明味黄油牛奶价格,就是光明乳业在2016年推出的争夺华东市场的新产品之一。
高端酸奶异军突起,名字和格局不断刷新。如今,乳制品行业的领导者正在疯狂传播高端路线。即使是伊利和蒙牛稍微便宜一点的高端线室温酸奶,价格也在5-10元左右。网上名人品牌甚至敢把价格定高。根据某电商网站9月11日的价格显示,一杯稀有酸奶的价格为11.9元,北海牧场LP28糖脂新习惯酸奶的价格为45.8元,6杯简爱无糖椰子酸奶,6杯69元,乐纯希腊酸奶,也就是6杯,卖到了92元.
越来越难找到一杯便宜的酸奶。无论是尚超还是电商平台,粉丝们都在想酸奶什么时候会变贵。我的酸奶自由呢?
廉价酸奶似乎不再常见。图/视觉中国
#东西少了,价格更贵?
和价格一样大的,还有酸奶品类。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的徐一凡,是一位多年的酸奶爱好者。同事喝奶茶。他喝酸奶,也喜欢买一堆酸奶然后推荐给身边的朋友。
另一个评价,徐一凡拿了两个不同价格的酸奶,习惯性的对比了成分表:两个酸奶也是来自羊绒,一个加了嘉雅籽酱、乳清蛋白粉、浓缩乳蛋白、白糖、各种菌种等。又卖了7块,而另一块叫0脂0蔗糖,只有原奶和各种菌种,而且价格是17元。他的想法和困惑:为什么会有
徐一凡仔细看了一下主要原料,都是原奶,菌种完全一样,都是常见的保加利亚乳酸菌和嗜热链球菌。在口感上,高价酸奶的入口会更柔和一点,更细腻一点,但他感觉不到10块钱的差价。许一凡很好奇。17元一杯的酸奶是原材料的额外成本,还是只是因为额外的概念而溢价?
近两年来,酸奶的品类越来越多,尤其是健康酸奶。随着时代焦虑成为主流,几乎每个新品牌都有“零添加”酸奶,而且大多承担了品牌的高价角色。比如袁琪森林下北海牧场的0蔗糖甜味发酵乳,135 ml,9.8元起售;卡什的碎糖日记,130克的价格是9.9元。此外,两大网络名人品牌——如实和简爱的0蔗糖酸奶,价格略低,但也在8-9元之间。简爱新推出的“父爱配方”酸奶在包装上强调“生牛乳、乳清蛋白粉、乳酸菌,其他什么都不要”,多加一种成分对她自己的酸奶来说是一大损失。
>
▲ 以“父爱陪伴”为主打的简爱酸奶。图 / 视觉中国
对此,分析师宋亮的解答更斩钉截铁一些:“东西越少,在生产工艺层面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也许原材料会好点儿,有时也会用一些过滤技术,但是这块的成本相对来说没那么高。”
比如说,为了让酸奶的口感更加浓稠,低价酸奶会加入明胶,高端酸奶则会加入乳清蛋白粉,前者的成本在每吨3000元左右,后者每吨至少需要15000元。不过,这个以“吨”为单位的价格,折合到每瓶酸奶的实际成本中,无非也就是从几毛钱增加到一块钱。
“占大头的是营销费用。”宋亮以为。这些以低脂、无糖、健康为噱头的酸奶,广告铺天盖地,吸引了一批“喝酸奶不一定要舔盖”的高消费人群,他们会看成分表,较高的定价也在承受范围之类。但由于这类产品尚属小众领域,销量不会太高,规模效益没有形成。
“有些产品宣传出来,就是糊弄人的。”宋亮说。除了零添加这个备受推崇的附加概念,还有各种各样带着“外国title”的酸奶,虽然分类方式看得消费者们眼花缭乱,但成分来来回回就是那些东西。
比如,俄罗斯风味炭烧酸奶,成分表没有一个和俄罗斯有关,只是在更长时间的杀菌加热过程中产生了美拉德反应,酸奶变成褐色;好利来的丹麦式酸奶倒跟丹麦有一点儿关系——使用的乳清蛋白粉是从丹麦进口的。
除了低温酸奶,常温酸奶界的两个爆款单品在玩转title上也是不遑多让:安慕希希腊风味酸奶,并没有用到希腊酸奶所强调的“乳清过滤”工艺,只是在食品添加剂的帮助下,让口感更浓稠,达到“有那味儿了”的标准;还有国内大多数冰岛风味酸奶,如芭蒂欧系列,只是用了从冰岛来的嗜热链球菌,但本质尚不属于浓缩式酸奶。
可这些“套路”确实让酸奶价格涨了不少,也给企业带来了利润。里斯咨询显示,早在2018年上半年,中国酸奶的销量虽然同比下降,但销售额却还在增长,最大的贡献者就是高端酸奶——数据说明,每升价格高于23元的酸奶带来了近七成的总销售额。
看起来欣欣向荣的酸奶市场,正因资本的大范围入场,竞争愈发激烈。甚至,酸奶的场景正在不断延伸,背后的附加值也越来越高。尤倩印象里,自己最常去的那家位于朝阳区温特莱中心的Blueglass,旁边就是星巴克,有不少人会在这两家店里谈工作或者约会。而就在今年7月,Blueglass酸奶获得了B轮融资,融资金额超两亿。再早些的3月,简爱酸奶完成了总计8亿元的B轮融资。
但品牌的增加并没有带来销量的增长,宋亮说:“事实上,整个酸奶市场的增速都在放缓。所以各大乳业在不断地推细分,如‘零添加’,目的正是在这个小众领域也抢救一些份额。”
▲ 琳琅满目的酸奶,和单独开辟的无添加酸奶区。图 / 饶桐语
# 酸奶内卷,价格上卷
显然,原材料成本不是酸奶价格火箭式提升的关键。宋亮透露,像优诺这样的高端酸奶,哪怕是13到14元的定价,成本也不会超过4元钱,净利润至少是普通酸奶的2到3倍。
酸奶,尤其是低温酸奶,保质期短,属于快消品,各区域经销商承担的风险较高。因为如今各个乳业公司仍普遍采用经销商体系,让经销商保持盈利成为维护这一体系运作的关键。
小陈是某大型乳业的员工,当被问及为啥高端酸奶的定价到了如今的地步,小陈很直接:“我们把一些产品做出来,就是让经销商去赚钱的。”毕竟只有高端酸奶的毛利才高,同样的道理,还适用于冰柜里价格水涨船高的一众雪糕。
在宋亮眼里,酸奶的定价更像一场比赛,依靠的是“市场表现”这一玄学。由于酸奶研发简单、成本固定,对标同行是最简单的方法,这也是市面上酸奶品类和价格都十分雷同的原因。如果某款酸奶“市场表现”还不错,那就可以把价格再抬高一点,还不错,就再高一点儿。因为定价走高而被市场淘汰的,“在过去都没遇到过”,宋亮说。
某乳业的营销员工刘凯斯,是最能感受到酸奶竞争加剧的人。刚刚过去的整个夏天,刘凯斯天天跑到各大超市检查柜台,再用公司配发的手机给酸奶柜的陈列情况拍特写,偶尔还得跟超市老板称兄道弟地拉关系。——毕竟,夏天的酸奶总是好卖一些,公司发到各个商超的补贴也少一些,要多刷刷脸,才能保住“地位”。
随着竞争对手的增多,容量有限的酸奶柜也卷了起来,“情况夸张到,超市货架陈列位置的输或者赢,已经成为公司考核我们个人工作成绩的重要指标”,刘凯斯说,尤其是公司主打的高端产品,要让站在酸奶柜前的顾客一眼就看到,“酸奶一般是按每竖排架给租金,高端酸奶毛利高,我们必须把最好的位置留给它”,至于包装简陋、颜值落后的平价酸奶,就只能等待人们从边边角角扒拉出来了。
换句话说,柜子里的酸奶不是越来越贵,而是出现在消费者面前,更显眼位置的酸奶越来越贵。
▲ 放久的酸奶最终成为了促销商品。图 / 视觉中国 ▲ 放久的酸奶最终成为了促销商品。图 / 视觉中国
为了保证自家酸奶够显眼,有“抢占市场”的良好势头,刘凯斯头都愁秃了:一线的铺货量是用高额租金堆出来的。光这个费用,就占据了营销费用的20%,而对于进入高端商超的高端酸奶来说,这个数字则更大。他算了算,“高端商超的营销铺货费用甚至是普通超市的10倍”。这使得高端酸奶营销成本大大增加,之后羊毛出在羊身上,酸奶的价格不断上卷。
目前,刘凯斯公司主推的也是走高端路线的零添加酸奶,从口味和销量上看,尚不是时代的主流。哪怕是最先走“极简风”的简爱,创始人夏海通也不得不承认,自家产品依旧处在5%的市场份额之中,5元以下的酸奶还是会占据市场份额的大头。
相比起来,高定价更像是酸奶厂家在激烈市场中的营销手段。夏海通在某次主题交流中曾表示:“如果100克卖2-3元,起步会比较容易,但是可能很快就到天花板了,后来决定还是离主流价位带远一点。”
压力又到了营销人员这边。刘凯斯说:“无糖酸奶价格贵、味道酸,在大家还不太接受这个东西的时候要去强推,给我们的压力非常大,因为销量呈现的结果就是不受欢迎。”一开始,商家看到这类新品还会首批进店,现在发现不好卖,越来越不愿意订了。为了达到考核目标,刘凯斯得先仔细盘算一番自己和老板积累下的私人感情,再用更高的租金、更多的补贴,来保证高端酸奶们被消费者们一眼相中。
只是如今,八联排酸奶依旧是大多数消费者的性价比之选。虽然自己跟商家们“吹”得神乎其神,但当刘凯斯自己要购买酸奶时,动辄10元、20元一杯的高端酸奶,也并不在他的选择范围之内。
酸奶越来越高端,定价越来越上卷,宋亮的态度是担忧大过欣喜:“酸奶毕竟还是快消品,面向的是80%的大众群体,如果所有产品都高端化,消费者干脆就不喝了,最终导致整个行业萎缩,顶端的5%销售额高有什么用?”
不过,不管多高端的酸奶,都会有临近过期的一天——对此,乳业公司员工小陈给出的“业内建议”是:只要沉得住气,总能享受到买二送一的优惠价。
▲ 图 / 视觉中国
_(尤倩、许一帆、刘凯斯为化名。)_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侵权必究。